專家建議
年終獎發不發,發多少,又怎么花,已經成為近期各大網站論壇、貼吧的熱門話題。但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比起年終獎的“突擊式”理財,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平日里如何細水長流、日積月累。日前,記者咨詢了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的理財團隊,專業理財師建議,不管是日常的理財還是年終“突擊”式理財,都要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日常開支等不同因素制定不同的理財方案。
同時,一定要在滿足個人日常開支的前提下,再根據個人財務目標搭配長、中、短期理財產品。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主要以1-3個月,3-6個月及6個月以上的固定期限產品和不固定期限的開放式產品為主。在制定自己的理財計劃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流動性需求考慮,應配置日常月開支的3倍金額作為備用金。假設日常月開支為5000元,則應配置1.5萬元用于投資安全性高、收益穩定、流動性高的現金管理型理財產品,如中銀日計月累日計劃、收益累進等產品。
二、可根據收入的實際情況選擇理財產品。一般理財產品的投資起點為5萬元,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如月收入在1萬元以內,應以滿足流動性需求的財務目標為主。如有5萬元以上的定期儲蓄,可轉投風險較低的短期理財產品。
三、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根據資金投資去向,理財產品可分為極低風險、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五個級別。建議月收入5000元以內的居民以投資穩健型理財產品為主,該類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為極低風險、低風險和部分中等風險產品。該類產品一般投資于國債、貨幣市場、信用級別較高的企業債。
四、巧妙利用現金管理型理財產品實現個人資產最大化。例如,喜歡炒股的居民,可以利用現金管理型理財產品,提高閑置資金收益。再如,喜歡信用卡透支的居民,可利用50天的免息還款期將消費還貸的資金投資于現金管理型理財產品,實現收益最大化。
最后,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選購理財產品要注重風險的考量。常識告訴我們“高收益、高風險”,當投資者在市場中遇見超過正常收益水平的理財產品時,需更多地關注其中所涉及的風險因素,按正常的市場規則,越高收益的產品,其隱含的風險也會越高,建議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