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以及長安信托也已獲批股指期貨業務資格,加上此前公開的華寶、外貿、華潤、興業和平安信托,目前共有8家信托公司獲準進入股指期貨市場。信托公司試水股指期貨的隊伍規模正在不斷壯大。
據一家已獲批股指期貨業務資格的信托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旗下已有一款產品在中金所完成開戶,近期就會開始正式交易。另外該公司明年還準備了幾只新的量化對沖產品,每個產品募資規模預計會在6000萬元左右。記者注意到,第一批獲批股指期貨業務資格的幾家信托公司旗下都已有不少產品進入期指市場。如華寶信托推出了“申毅對沖1號”、“社潤一期”等近10只產品,均采用股指期貨進行套保或套利交易,對沖現貨市場的風險;華潤信托目前已有十幾只股指期貨產品開戶交易,其中的4—5只產品為取得業務資格后新推出的產品。
信托分析師張宏表示,股指期貨對信托的意義在于增加了套期保值和套利的策略,使證券投資類信托(陽光私募)多了一種避險的工具,股指期貨不是一個盈利工具,而是一種風控工具,并減少了杠桿率和總額資產配置,有利于信托不去冒很大的風險,從而提升產品凈值。加之目前信托設計股指期貨產品多以保本型為主,兼帶一些對風險偏好大的人資金獲取暴利,因此這類產品比一般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的風險更低。但投資者的收益完全取決于運作業績的情況,股指期貨產品有可能賺很多,也有可能賠很多。如早前某信托公司推出一款股指期貨產品,該信托計劃為浮動收益型產品,但截至目前該產品業績表現平淡,收益率僅為2.76%。所以這類產品仍適合適合風險承受力很強的投資者,同時,投資該產品的資金不應超過個人總資金量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