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印象:故事館·民俗文物館·漁村展示館

          時間:2012-12-11 09:36   來源:福建日報

            圖為馬祖日報社長宋志富(左一)向參觀者介紹傳統的報紙鉛印歷史。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到馬祖,看什么?除了聲名在外的北海坑道、八八坑道、芹壁聚落,不為人知的場館也值得一看:馬祖故事館、馬祖民俗文物館、橋仔漁村展示館。因為,這里有馬祖的歷史源流、文化履痕和情感記憶。

            報社里的“馬祖故事館”

            記者隨媒體采風團一到馬祖,第一站安排的不是景點而是馬祖日報社。一進報社,并不是聽介紹、座談,社長宋志富先把大家領進了“馬祖故事館”。2007年,他提出修建馬祖故事館構想,2010年9月完成建設,同年11月對外開放。

            故事館一樓展示了傳統鉛印廠房設備、器材及報紙印刷過程,擺設了數百個很多年輕人從未見識過的鉛字,讓人頗感新奇。同時,還有影像設備不定時播放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的風貌,斑斑駁駁的影像,讓觀者有恍若隔世之感。二樓展館通過資料介紹、票證實物和老照片,展現了1949年至1992年43年間馬祖各個時期的生活風貌,其中不少實物和照片都是注重收藏的宋志富提供的。

            談及為何要辦馬祖故事館,宋志富說:“我就是想通過歷史記錄、新舊對比,留住馬祖獨特的故事、人文歷史,因為這里有和臺灣不一樣的味道。大家以后來馬祖觀光旅游,可以從馬祖故事館出發,從故事出發。”

            走出故事館,赫然發現墻上的標語:“今日的馬祖日報,明日的馬祖歷史”。記者走訪過、了解到的大陸媒體,雖很多設有展示館,但較多的是展示報社自身的歷史,像馬祖日報這樣專門設立故事館,珍藏報社自身及所在地的歷史和文化,似乎還不多見。

            民俗文物館里的“歸去來”

            如果想要深度認識馬祖的人文歷史,最好的選擇是走一趟馬祖民俗文物館。這個館位于南竿島清水村,于2002年整建完成,馬祖的歷史淵源、人文風情、民俗生活等都有生動的呈現。

            展館整體采用閩東聚落建筑樣式,利用起伏地形,沿山而建,前低后高,高低錯落自成聚落風貌,仿佛自然成長于環境之中。文物館外面立有代表馬祖神話之鳥的燕鷗雕刻,戶外廣場還有趣味盎然的十二生肖石雕。

            馬祖民俗文物館共有四個樓層,一樓定調為印象館,內有一塊巨大的“鹽碑”,刻著含有閩浙總督告示的“清末馬祖配鹽碑記”全文,它原本矗立在北竿島塘歧村,如今成了鎮館之寶。二樓區為淵源館、建筑館、生活館和產業館,在此可了解馬祖歷史和聚落發展、建筑風格、生活風貌,如航海使用的帆船、漁具和釀酒過程;三樓則有禮俗館、戲曲民樂館、閩東學館、宗教信仰館和工藝館。

            在這里,可以觸摸歷史。近年來考古學家在東引、北竿和南竿島發現,距今約6000年前馬祖便有人類居住,所發掘出土的文物與福州曇石山文化遺址的一樣,均屬于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當時人過著漁獵和采集生活。馬祖一些聚落還以青蛙、蛇為氏族圖騰,如北竿芹壁村的路燈最頂端就是青蛙造型。

            在這里,可以傳承文化。這個館除了有福州習俗介紹,還不定期有閩劇展演,閩東學館里還有福州民謠學習等互動體驗項目。一間小小的課堂,每張木桌都有個觸控顯示器,里面有數十首福州民謠,如《搓(米時)擠搓搓》《一粒橄欖扔進溪》《老鴉咬田》等,可以跟著學習。“城里兩種塔,白塔和烏塔……一漲一落連江水,一磚一石閩東情。”導游在一旁輕唱,完全的福州味道。

            小漁村也有別樣展示館

            如果說馬祖民俗文物館是“應該有的”,那么,一個小漁村也建起一個歷史和民俗展示館,也許算很新奇了吧?這個就是位于北竿島的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是北竿第一大村,位居山谷間,雨水長期沖刷形成溝壑,處處搭有小橋,因福州話中“仔”為“小”之意,因此得名“橋仔”。它也是馬祖距離大陸最近的聚落,傳統依靠漁業為生。這里也是馬祖廟宇最多的地方,有“廟村”之稱。上世紀70年代開始,傳統漁業漸漸式微,村內人口大量外遷,現在只有100多人常駐,因而,造成“神明比人多”的奇特現象。

            為留住本村的歷史,橋仔人決定興建一座展示館。2006年底,展示館重裝開館,轟動了整個馬祖。館內陳列了傳統漁具,并展示介紹了漁業作業方式,以及馬祖當地風俗習慣,如服飾、飲食等。

            因為這個小小的展示館,橋仔人的歷史和情感可以回味。比如捕蝦、制作蝦皮是早期馬祖人最主要的生計來源,這里就展示了其演變過程。當地導游林家君介紹,以前馬祖姑娘出嫁時,有唱“妹啊妹,做別人的媳婦要聽話,一只蝦皮咬兩口”,意思是生活不容易,新媳婦到了婆家要勤儉持家。“因為現在制作蝦皮已經沒有了,但在這里我們可以體驗到這個過程和生活的艱辛。”

            戀戀橋仔,風華再現,這樣一種對傳統歷史、情感記憶的留存方式,值得贊賞。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惩罚憋尿花蒂揉搓震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99re热久久资源最新获取| 扒开内裤直接进|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激情综合网五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看| yw193龙物视频永不失联|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污视频免费网站|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z0z0z0女人极品另类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小帅男同志chinesecouple|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欧美XXXXXBBBB|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www.99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波霸女的湮欲生活mp4|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