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兩岸“軍事互信”勢在必行

          時間:2010-04-01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31日電 香港《大公報》31日刊出署名文章《兩岸“軍事互信”勢在必行》。文章說,近兩年來,由于兩岸共同努力,兩岸關系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不斷減弱軍事對峙態勢,關系有了很大緩和改善。在此種情況下,兩岸很有必要正式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勢在必行。

            文章摘編如下:

            國家主席胡錦濤早在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講話中明確指出:“為有利于穩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我們再次呼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

            今年3月16日,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在接受“立委”質詢時提出兩岸軍事互信談判“兩大前提”:一是“確保臺灣安全”,二是循序漸進。這實際上是對大陸關于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的回應。

            馬英九上臺后,由于兩岸共同努力,兩岸關系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不斷減弱兩岸軍事對峙態勢,兩岸關系有了很大緩和改善。在此種情況下,兩岸很有必要正式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勢在必行:

            結束敵對狀態

            一、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于“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何謂“軍事互信機制”?有關研究人士指出:“建立信任措施”,其主要功能在于消除雙方軍事活動中的秘密以降低彼此的敵意與威脅。其主要理念是透過軍事交流、信息互換與例行查證等規定,讓雙方增加彼此決策機制與戰略意圖的了解,避免因誤判對方意圖而造成意外的戰爭。冷戰后,建立軍事互信也逐漸成為某些國家保證內戰停火,結束國內敵對狀態和實現內部和平的重要手段。

            近十年來,隨著兩岸關系發展演變,軍事互信機制也在兩岸政策探討中越來越多地提及和運用。兩岸都表現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愿望和要求,都不愿意兩岸同胞再次出現像內戰時期中的兵戎相見。

            2004年以前,大陸多次呼吁兩岸可以先就結束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之后,大陸在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的立場更為明確,國臺辦針對兩岸關系發表“五·一七”聲明,提出“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好處甚多,應該重視和施行。

            破解政治難題

            二、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于開展政治對話,促進落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解決臺灣問題的核心是反對“臺獨”,實現祖國統一,根本目的是維護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追求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也是兩岸軍事對話的實質內涵和根本要求。

            兩岸政治對話是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基礎,而軍事又是政治的繼續和延伸。在軍事對峙狀態下,政治對話很難獲得實質性突破,或者根本不可能進行,政治對話和軍事互信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影響和作用。為此,我們應該通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消除敵對狀態,促進兩岸政治對話。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對臺工作為根本方針,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求安全、求發展、促合作的潮流。

            為此,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推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應該把堅持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把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斗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為促進落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根本方針添磚加瓦。

            實際上,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為兩岸進行政治對話、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上政治對話談判桌。

            三、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于建立“大國防”戰略,排除外部勢力的干預。

            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種同源,血濃于水。最近馬英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兩岸人民都屬中華民族,這是我們一貫的看法,而且這也是事實”。

            我們應該把臺灣和大陸看成一個大整體,樹立“大國防”戰略觀念,同呼吸共命運,實現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徹底摒棄“依外護臺”、“護獨”,切實排除外部勢力干預。

            減少軍備競賽

            四、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于停止或減少軍備競賽,促進兩岸經濟發展。

            從島外購買的武器裝備,多數已經是不堪使用,不僅未能提高臺軍實力,反而花了人民的血汗錢,影響了民生和經濟發展。如果兩岸能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一方面危機感和不安全感大大減少,臺海爆發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臺灣又可大大減少購買武器開支,用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五、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于塑造和平發展民意,預防軍事沖突,共同堅持兩岸關系走和平發展之路。

            臺島內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馬英九上臺后,在兩岸共同努力下,堅持兩岸關系走和平發展之路,深得人心民意,深受兩岸同胞歡迎,應該繼續堅持。

            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根本目的是,在兩岸建立軍事互信基礎上,共同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可以增加兩岸軍事活動透明度,防止和減少因為誤解、誤判和誤會而產生不必要的軍事沖突,進而維護臺海和平與安全,促進亞太地區的安全和穩定。(海洋)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jizz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妞干网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欧美国产日韩911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a理论片|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夫妇当面交换中文字幕小说|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日本高清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第四色播日韩第一页|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看老司机|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1啦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电影院| kink系列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欧美人与动牲高清|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米兰厉云封免费阅读完结| 国产99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