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境外資金炒高香港樓價,房協首次以“港人買港樓”作為賣點,推售新盤深水埗喜雅,反應甚為理想。有研究香港樓市的專家指出,該措施有助穩定樓市,建議日后政府在售賣土地時加上條款,規定發展商日后推出新樓盤時,只能賣給港人。
房協在網上公布售價及發售安排,項目首批60個單位全部位于第2座,并以中低層單位為主,面積由567至777方呎,入場費貼近400萬元。
房協為買家設有限制,包括只接受持有香港身份證之香港居民(但毋須為永久性居民)、只接受私人名義購買、每人限購一伙,但早前房協聲稱研究加入五年禁售期,則未包括在內。買家買入單位后亦可自由轉售。
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表示,這項措施對于落實“港人港地”是好的開始,措施規定第一手買家必須是港人,雖然并未設有禁售期,港人仍可以將樓轉售給內地買家,但中間已涉及印花稅、律師費、轉名費等手續費,可以減低炒賣意欲。
香港理工大學建筑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限制只準持有香港身份證人士買樓,令外地客及內地客需求大減,需求減少,樓價自然可以平穩下來,對遏抑樓價產生間接作用。
據悉,新一屆政府擬提出“港人港地”的想法,建議當市場過熱時土地興建單位后只可售予港人。潘永祥表示,未來政府推出土地拍賣時,可以在地契中列明條款,規定日后樓盤推售時,只能售予本地居民,由于規定不會追溯至已售出的土地,相信對樓市沖擊不大,而推行初期,也可以按一定比例實施。(記者 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