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社科院臺研所:洽簽CECA是臺灣的理性選擇

          時間:2009-03-23 13: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溫家寶總理在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主張推動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CECA”是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的簡稱。目前,臺灣朝野正為“兩岸是否洽簽CECA”這一議題爭論不休,民進黨甚至將這一關乎臺灣經濟民生的公共政策硬扯到意識形態領域。就此,福建日報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福建省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陳萍。

           

            以下為訪問內容:


            促因:東盟10+1迫在眉睫

            記者:CECA端上政策臺面的背景是什么?

            陳萍:長期以來,兩岸經貿投資在本質上仍然是遵從市場法則但又以民間、單向的方式展開。去年,雖然通過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簽訂六項協議,基本上解決了兩岸“大三通”的問題,但兩岸經貿關系的正常化或有序化,終究必須落實到某種程度的制度性架構內。

            記者:最直接的推動因素為何?

            陳萍:其中最重要的動因就是,臺灣經濟經不起“10+1”與“10+3”區域經濟協定生效后的沖擊。目前,雖然臺灣各界正為抗擊全球金融海嘯而努力,但就出口占GDP逾70%的臺灣經濟而言,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要突破2010年“10+1”上路以及2012年“10+3”啟動后,臺灣企業面臨生死淘汰,以及臺灣經濟邊緣化的危機與壓力。目前,大陸(包括香港)市場已占臺灣出口的40%,東盟占臺灣出口逾10%,若臺灣被排除在“10+1”區域整合之外,意味著臺灣超過一半的出口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是“10+3”,則超過六成多的出口將受到沖擊。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則從沖擊面進行論證:如果臺灣無法加入任何區域經貿組織,“10+1”完全實施后,將使臺灣的實質GDP減少新臺幣460億元;若是“10+3”生效,臺灣的經濟損失將高達新臺幣1600億元,恐將有11萬人失業。

            記者:CECA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陳萍:一是大陸與臺灣關稅減讓,二是投資門檻降低,三是90%貨物出口獲得減稅。

            利好:兩岸經貿正常化 臺灣防止邊緣化

            記者:請分析一下臺灣所面臨的國際貿易處境。

            陳萍:目前,與臺灣已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的有中美洲5國,僅占臺灣出口總額的0.187%,而受限于國際政治現實,對于占臺灣出口比重高達88.7%的亞洲、歐洲及北美等市場,臺灣均無法簽署任何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可以想見,臺灣廠商面臨極為不利的國際競爭環境。在東亞加速經濟整合的趨勢下,兩岸簽署CECA對臺灣經濟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兩岸簽訂CECA,臺灣可以借此搭上東亞、東南亞等區域整合的末班車,使臺灣經濟免于被全球經濟體系邊緣化的危險。

            記者:臺灣目前的經濟情況如何?

            陳萍:截至2009年1月之前的12個月,臺灣出口跌幅創下破紀錄的44%,直接影響島內消費,失業率創下6年新高;2月18日,臺灣“主計處”發布最新經濟預測,預估今年臺灣GDP為-2.97%。外資更是普遍看衰臺灣經濟,甚至將GDP下調為-6%。這些數據已經證明,臺灣當局迄今尚未找到擺脫金融危機的“特效藥”。

            記者:如果沒有抓住CECA,能否列舉幾個產業所受到的影響。

            陳萍:大陸已是臺灣石化、機械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區,也是汽車及零組件深具潛力的市場。以臺灣泛石化產業為例,從煉化、塑化、塑膠、下游石化、紡織、橡膠等上下游產業,2007年的產值高達新臺幣4萬億元,占臺灣制造業生產總值的30%左右,約51萬就業者靠此生存。隨著2010年,大陸與東盟彼此間進口關稅率在10%以下項目全部零關稅,而臺灣的石化原料、機械等大宗產品出口大陸卻仍要課6.5%以上的關稅,對島內業者無疑是“致命一擊”。

            記者:簽訂CECA將對兩岸經貿往來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陳萍:祖國大陸經濟保持逆勢前行,今年確定8%經濟增長的目標令世人鼓舞,對臺灣經濟而言,同樣起到支撐作用。雖然大陸也受到金融海嘯的沖擊,尤其是依賴加工出口的貿易結構已難以為繼。但由于大陸市場的基體大,內需空間廣,抗風險能力強,2008年底大陸已及時調整經濟政策,把過去偏重發展出口轉向內需和產業技術進步,出臺了超過人民幣4萬億元的投資措施,刺激內需來彌補出口減少所帶來的損失,并提出了鋼鐵、汽車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也受益于內地大市場和出口平臺所帶來的機會,對臺灣經濟必將起到很大的幫助。簽訂CECA,兩岸經貿交流趨于正常化,有利于臺商在產品研發、人才流動等方面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重新進行產業布局與分工。

            瓶頸:島內政治角力

            記者:臺灣島內對CECA持何態度?

            陳萍:可以說,除非臺灣各界能夠尋找到其他上乘的策略,否則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就是臺灣擺脫這一波經濟衰退困境的最佳抉擇。

            在這和時間賽跑的重要時刻,臺灣工商業界都在大聲疾呼:兩岸簽訂CECA是“救臺灣而非賣臺灣”,朝野政黨責無旁貸,必須正視并完成這一重要的歷史使命。

            2月21日,馬英九召集財經高層會議,將推動CECA正式端上政策臺面,以掃除工商界疑慮。但以民進黨為代表的泛綠陣營卻將CECA“污名化”、“妖魔化”,認為“兩岸若簽署CECA,臺灣將徹底香港化”。民進黨“立院”黨團稱,CECA將加速臺灣產業外移,使島內產業“空洞化”。由于民進黨的“主權流失論”在島內仍有一定的市場,而且民進黨中央已將“社會發展部”更名為“社會運動部”,2009年被定位為“社會運動年”。民進黨如何將兩岸洽簽CECA作為反馬的新攻擊點,值得關注。

            相關閱讀:

            “10+1”和“10+3”:指的是東盟10國和中日韓3國以及東盟10國分別與中日韓3國(即3個“10+1”)合作機制的簡稱。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東盟國家逐步認識到啟動新的合作層次、構筑全方位合作關系的重要性,并決定開展“外向型”經濟合作。“10+3”和“10+1”合作機制應運而生。近年來,“10+3”和“10+1”已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被認為是亞洲地區的發展方向和振興的重要標志。

            2010年1月起,大陸與東盟間進口關稅率在10%以下項目將有望隨著一體化而全部降至零。2012年,臺灣地區出口的兩個最大對手日本與韓國,也有望納入這一框架之中,全面享受關稅日漸歸零的好處,而臺灣的相關產品,卻可能還要被課以至少6%以上的關稅。這無疑會令臺灣產品的競爭力大大下降,使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 色老头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japanese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www.亚洲日本| 成年午夜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伊人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版|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好看的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在第10页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北条麻妃|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jizz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www.nxgx| 成人a视频片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男人j桶女人p免费视频| 八戒八戒www观看在线| 美女露100%胸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国产在线一卡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