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探索推廣全膜雙壟栽培技術獲成效

          時間:2010-02-22 16:16   來源:經濟參考網

            ■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打破了青海省淺山地區傳統農業的固定模式,為旱作農業發展找到了一條突圍之路。

            ■2009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這個省將全膜雙壟栽培技術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積極采取措施,加大資金整合力度。

            ■進一步加大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力度,更好地發揮這一技術的綜合效益,掀起青海高原旱作農業發展新革命。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自然條件嚴酷,農業基礎薄弱,66%的耕地為無灌溉條件的山旱地,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約高原農業發展的“瓶頸”。3年來,這個省立足省情,趨利避害,積極探索推廣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有力地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推進山區旱作農業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專家認為,全膜雙壟栽培技術在青海高原極具推廣價值!

            “國家投入3千萬,農民收獲3個億”

            青海省海東地區地處河湟谷地,是青海省重要的農業區和“糧倉”,其面積不足全省的2%,糧食產量卻占全省的40%。2009年這個區推廣全膜雙壟栽培技術19.2萬畝,占全省的93.7%,其中馬鈴薯14.4萬畝,玉米4.8萬畝。

            海東地區農業局局長韓光忠說,由于去年政策好,天幫忙、人努力,這個區的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栽培技術全面落實,馬鈴薯和玉米長勢喜人,部分地區的長勢要好于臨近的淺山和川水對照田,呈現出全面豐收的景象。全膜玉米預計總產量達到3千多萬公斤,總產值達5千多萬元;全膜馬鈴薯預計總產量達到3.7億多公斤,總產值達2.8億多元。

            韓光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政府部門推廣這項技術每畝地投入150元,海東地區近20萬畝地共投入近3千萬元,而全膜玉米和馬鈴薯預計總產值高達3億多元。“國家投入3千萬,農民收獲3個億,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效果很好!”他說。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一個典型的淺山地區,全縣耕地面積64萬畝,其中淺山面積為42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65%,干旱山區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90%,當地流傳著“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說法,農民種田辛辛苦苦一年忙活下來,除去各種生產成本,往往收入甚微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土地撂荒現象相當普遍。

            2007年,青海省在民和縣5個鄉開展馬鈴薯和玉米全膜雙壟栽培技術試點,效益可觀,大獲成功。李二堡鄉李家村村民李承軍看到新技術帶來的實效后,于2008年重拾外出務工而撂荒的6畝土地進行鋪膜,實現了大豐收。去年,44歲的李承軍種糧的積極性更高了,還與兄弟合伙花費9000多元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用來農業生產,他家里總共10畝地都種植了全膜玉米,農業收成已成為李家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民和縣農業局局長朱進成說:“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打破了青海省淺山地區傳統農業的固定模式,為旱作農業發展找到了一條突圍之路。目前,民和縣已經確立‘打造全省最大的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示范區’的近期規劃和‘打造全省最好的農牧聯動區’的遠景目標,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努力改善民生條件!

            因地制宜探索推廣全膜雙壟栽培技術

            從全國農業區劃分來看,青海省屬于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農業區,是一個農牧業相結合的省份,天然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只有250-450毫米,而且水資源分布很不均衡,農業缺水問題嚴重,俗有“十年九旱”之說,春夏秋三季連旱現象也時有發生。

            青海省現有耕地面積813萬畝,其中有灌溉條件的水澆地只占34%,無灌溉條件的山旱地占總耕地面積的66%。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這個省經濟和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導致該省山區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糧油畝產量徘徊在100-180公斤之間,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靠天吃飯”的困境從根本上無法改變。

            特殊的省情,決定了青海省必須趨利避害,把大力發展旱作農業作為干旱山區農業的首要任務,以及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選擇。2007年,青海省從甘肅省引進全膜雙壟栽培技術,并在該省民和、樂都等縣淺山地區進行試驗與示范。

            2008年,這項技術推廣到民和、樂都、平安、互助、湟中等5縣,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探索出了一條變被動抗旱為主動抗旱、變單一技術為綜合技術、變傳統技術為現代技術的旱作農業新路子,為淺山地區農民增產增收創出了新模式,展現了巨大的推廣前景。

            2009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這個省將全膜雙壟栽培技術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積極采取措施,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狠抓面積落實,全省共落實全膜雙壟栽培技術20.5萬畝,全膜馬鈴薯和玉米長勢良好,預計全膜馬鈴薯平均畝產能夠達到2000-2500公斤,較傳統種植馬鈴薯畝均增產500公斤以上;全膜玉米平均畝產能夠達到450-500公斤,較原先種植春小麥畝均增產300公斤左右。

            青海省農牧廳廳長曹宏說,通過3年的努力探索,這項技術已成為青海省加快干旱山區旱作農業發展的主要措施,成為全省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和新的希望,將為這一地區廣大農民的脫貧致富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技術在青海高原極具推廣價值

            青海省農牧廳廳長曹宏、省農牧廳糧油處副處長張元、海東地區農業局局長韓光忠等人指出,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抗旱增產效果顯著,得到青海省各級領導干部的認同,深受廣大干旱山區群眾的歡迎,要進一步加大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力度,更好地發揮這一技術的綜合效益,掀起青海高原旱作農業發展新革命。

            他們同時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補貼標準。由于新技術推廣地區是青海省相對落后的貧困干旱山區,農業基礎薄弱,地方財力有限,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建議中央政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其次,科學規劃,加快推廣步伐。2010年,這項新技術在青海省計劃推廣面積為60萬畝。然而,青海高原真正適宜推廣這一技術的土地面積到底有多少,以及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等問題,目前還尚不清楚。緊密結合當地實際編制具有科學性、超前性、指導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新技術實施規劃迫在眉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給予支持。

            另外,要發展生態農業,減少白色污染。推廣全膜覆蓋技術可能造成一定的白色污染,為此建議與各地白色廢物回收企業加強聯系,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使白色污染物“變廢為寶”,同時組織群眾對當年所產生的白色廢物進行清理回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白色污染,走可持續生態農業發展之路。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二页| 羞羞漫画喷水漫画yy视|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xxxwww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高清| 美国十次精彩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成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一个人看日本www| 日本一本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污到下面流水的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你懂的免费视频| 美女毛片免费看|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无翼乌全彩里番蛇姬本子| 久久精品韩国三级|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