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體育邁向新輝煌
作者:侯珂珂
東京奧運會重回金牌榜第二位、北京冬奧會創造冬奧歷史最佳戰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競技體育實現了無數突破,不斷攀越高峰。隨著競技體育、群眾體育以及體育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體育事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被賦予著更多精神內涵和時代特征。北京冬奧精神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跳脫“唯金牌論”,建立更多元的價值理念;中國田徑、網球、冰雪、賽車等項目突破瓶頸,大步走向世界先進水平;廣場舞走紅神州,人人都找到自己的舞臺……這些都昭示著以體育為窗口所展示的社會審美與健康觀念進一步提升。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關乎人民幸福、民族未來。在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奮發進取的征程中,新時代體育領域的成就光彩奪目。2020年9月22日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重要”概括了新時代體育的新內涵:“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
從全民健身到健康中國,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夯實了體育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深刻闡釋了兩大國家戰略之間的清晰邏輯和實現路徑。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建設體育強國——中國體育取得的輝煌,激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強音中。
十年間,中國競技體育確立發展方向、找準全新定位。“要創新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要堅決推進反興奮劑斗爭,強化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干凈的金牌意識,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出現’‘零容忍’”。站上賽場,就要爭金奪銀,這是由競技體育的本質決定的;但同時,即使沒有摘金得銀,只要勇于突破自我、挑戰極限,一樣是競技場上的英雄。從“女排精神”到“北京冬奧精神”,競技體育為體育強國建設注入巨大精神力量。體育健兒們創造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豐富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激發著全國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內化為中華民族凝心聚氣的強大正能量。在體育領域,競技體育從來都應該是引領者,如今,這份責任和定位正被越來越多的體育人所接受和理解。
十年間,體育文化潤物無聲。“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要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實現體育強國夢,需要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營造人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積極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身的綜合社會功能被充分開掘,成為幸福工程、民生工程。全齡友好,終身運動。體育文化,早已沁潤至國家、社會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正以健康快樂的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十年間,中國體育產業呈現出喜人的增長態勢。“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要加快推進體育改革創新步伐,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過去十年,體育產業規模實現新跨越、結構優化取得新進展、主體激發新活力、平臺形成新示范、基礎邁上新臺階、治理發揮新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促進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的文件政策不斷出臺,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參與辦體育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體育產業成為助力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轉型、拉動就業消費的重要引擎。體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時期,要科學研判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創新,不斷開創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拼搏成就夢想,奮斗創造未來。在新的起點上,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斷發展體育事業,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中國體育正向著更高遠的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