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的直接呈現(xiàn)——評《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
作者:劉榮剛(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張?zhí)淌谛伦鳌吨袊伯a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一書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專著遵循了黨的歷史決議的基本精神,匯集了近年來作者黨史研究的一些成果,從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總結了黨百年的成功方法,以一個別樣的視角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直接呈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積累的歷史智慧,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一部可供參考的作品。
角度新穎。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fā)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近些年出版的大量黨史著作,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習黨史提供了有益讀物。但也顯見,很多著作多著重介紹反映黨的奮斗歷程、輝煌成就、成功經驗等內容,闡述研究黨的歷史智慧、實踐啟迪、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成果少之又少。張?zhí)淌诙嗄陱氖曼h校黨史教學與研究,他從黨員領導干部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著眼于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總結研究黨的百年成功之道,推出了這部精品力作。
該書共有九章,分別從思想引領、以史論世、人民至上、上下左右、民主集中、出主意、用干部、干工作、自我革命等九個方面,總結介紹了黨的理論創(chuàng)造、戰(zhàn)略思維、價值形塑、制度建構、權力運作、決策藝術、用人智慧、做事方略、內在活力,涵蓋了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主要內容。
思想方法是人們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認識問題的途徑與方式,工作方法是人們改造世界、社會實踐和處理事務的路徑與手段。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黨在百年奮斗中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困難曲折的重要因素,對黨團結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意義重大。
該書總結的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的具體運用,體現(xiàn)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的特點,是對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的較為全面的概括,必將為新時代新征程的領導干部和社會各方面的奮斗者提供有益啟迪。
善用史料。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廣泛收集、研究、運用史料,才能使書寫歷史更加接近客觀歷史,實現(xiàn)主觀與客觀相一致。張?zhí)淌谠邳h史研究與教學中十分重視史料的收集和運用。這本著作從黨的文獻、檔案資料、年譜傳記、口述回憶、報紙雜志、研究專著等文獻中挖掘出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體現(xiàn)了作者扎實的史學功底。
比如,在闡述毛澤東同志重視總結經驗時,引述了毛澤東1965年會見李宗仁時與其秘書程思遠的問答。毛澤東問程思遠:“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飯嗎?”他接著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這些細節(jié)生動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重要秘訣。在闡明如何處理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時,引用了《之江新語》一書中的形象比喻。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由于人們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個人閱歷和知識結構不一,認識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不盡相同,在討論問題、作出決策時自然會見仁見智,發(fā)出“多種聲音”。要善于把“多種聲音”協(xié)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盡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躍然紙上。
這些文獻資料,增添了歷史的細節(jié),使歷史更加鮮活,也增強了歷史研究的吸引力和說服力,有助于人們深化對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重要作用的認識。
新意迭見。歷史研究成果有歷史敘事和歷史闡釋兩種主要形式。好的歷史研究成果重在把歷史敘事和歷史闡釋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胡喬木在評價《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時說:它力求既實事求是地講出歷史的本然,又實事求是地講出歷史的所以然,夾敘夾議,有質有文,陳言大去,新意迭見,很少沉悶之感。這也成為衡量評價黨史研究成果的重要標準。
張?zhí)淌诘倪@部著作從總結黨百年成功的歷史經驗的角度,打通歷史、現(xiàn)實、未來的聯(lián)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得出許多有啟發(fā)意義的觀點。比如,關于黨的重要領導方法,該書認為,開會是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開會是黨的日常工作機制,亦是權力行使和運作的平臺。無論是民主還是集中,無論是“多謀”還是“善斷”,都十分鮮明地體現(xiàn)在開會之中。
關于黨的領導工作,該書指出,出主意、用干部、干工作是黨的領導工作的三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領導方法與藝術,領導活動就是三者不斷循環(huán)往復。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和干工作都是為了落實主意。干部、人才是領導活動的載體,領導之所以稱為“領導”,既“領”且“導”,主要表現(xiàn)在對干部的發(fā)現(xiàn)、任用、管理和帶領上。在一定的時候,干工作是目標,出主意和用干部都是為了干好工作。出主意最終需要的是決策力,用干部最需要的是影響力,干工作需要的是執(zhí)行力,三者結合起來,就會形成領導力。
這些觀點從歷史敘事中得出,又與歷史闡釋融為一體,突出了思想和理論的偉力,令人耳目一新,讀后深受啟迪和啟發(fā),有助于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總之,《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功的方法論》是一部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的黨史著作,對黨員干部和社會大眾學習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對追求理想目標實現(xiàn)的奮斗者,都具有閱讀和參考價值。如果說,讀史是智慧之事,那么,學習掌握歷史上的成功方法,便是對智慧的直接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