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聘請書”引出的臺胞歸鄉故事

          時間:2014-01-02 08: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最近我整理幾十年來的百多張獎狀和榮譽證書時,發現了48年前收藏的一張“聘請書”。由它引出的臺胞歸鄉故事,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1958年,我中專畢業后,在山東省昌樂縣一個縣直部門工作,業余學寫了一些新聞稿件,先后在山東《大眾日報》和《昌濰大眾報》(當時的地級報)發表了一些較重要的稿件,成了全縣小有名氣的通訊員。1965年4月的一天,縣人民武裝部的一位負責同志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小王同志,我們已經考察過,你政治上可靠,工作上積極,又有一定的寫作能力,經縣委負責同志研究、推薦,你已被聘請為昌濰地區對臺宣傳通訊員。”說完,他將一張聘請書遞給了我。這張帶著紅邊的聘請書,長約25厘米,寬約20厘米,上寫著:“聘請書:茲聘請王松山同志為昌濰區對臺宣傳通訊員。中共昌濰地委對臺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九六五年四月十三日。” 落款處蓋著昌濰地委宣傳部的公章,并寫著一個“代”字。接著,他向我講了許多對臺宣傳的政策、有關規定、注意事項、發稿程序等,并勉勵我干好工作,當好對臺宣傳通訊員。

            在那階級斗爭不放松,對敵斗爭“弦”更緊的年代,能當上地區級對臺宣傳通訊員,這是很高的榮耀。是黨組織的高度信任和重托。我倍受鼓舞,也覺得擔子很沉重。從此,我就積極地挑起了這副光榮重擔。

            由于歷史原因,昌樂1950年由青島去臺灣人員比較多,而且絕大多數在臺灣軍界服役,許多人逐漸當了營團長,有的人還是少將。我充分發揮本縣去臺人員多、宣傳對象廣的優勢,寫了不少對臺宣傳稿件,經過層層審查(縣、地、省、中央)后,有些稿件先后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福建前線臺廣播了。據“回音”,我只知道有些稿件被采用了,但播出后的效果如何,我這個基層通訊員是不可能知道的。直至1989年夏,我陪新華社一位記者在采訪由臺灣回故鄉定居的李(中信)先生時,才真真切切地知道了我寫的對臺宣傳稿件的效果。從一定意義上講,他是從廣播上聽了我的對臺宣傳稿件以后,才打消疑念,下決心回鄉定居的。

            在大半天的交談中,李先生向我們詳細談了他的親身經歷。他說:“我小學畢業后,在村里當小學教員,后來在國民黨地方部隊里當‘軍需’,又于1948年離開家鄉去青島參加了國民黨海軍,1950年春到了臺灣,長期住在高雄港。我在國民黨海軍司令部做事,職務是‘士官長’(軍隊文職官員),拿中校薪金。我離開家鄉時25歲,已結婚,并已生一兒一女,兒子4歲,女兒1歲。去臺后,我時時思念家鄉的父母和妻子兒女,但無法得知家鄉的一點消息。為此,我們這些中下層軍人,大都在宿舍里放著兩臺收音機。晚上,兩臺收音機同時開,一臺收聽臺灣的廣播,聲音大一些;一臺收聽大陸的廣播,聲音很小很小,耳朵貼在收音機上聽。”

            “說來真巧,1965年秋的一個晚上,我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里聽到了妻子給我寫的信(即本文作者寫的對臺宣傳廣播稿)。信中說,全家人日子過得很平安,父母身體壯實,兒女都已長大成人,早已分別從初中、高小畢業,等等。從信中的口氣和仍給保存著我用過的心愛的硯臺等細節里,我深信這封信是真的,是出于不識字的妻子之口。由此,更增加了我的思鄉之情,并暗暗作出了兩項決定:一是一定盡一切努力與親人團聚,二是自己雖是44歲的‘臺灣單身漢’,但一定不再娶妻,留些積蓄,以備后用。

            “后來,大陸上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臺灣當局對我們的宣傳更是危言聳聽了。說什么去臺人員家的妻兒老小,都被‘紅衛兵’趕進了‘牛棚’,等等。”此時,我又產生了疑慮,整日在苦悶中度過,每天夜間收聽大陸廣播,成了我生活中的‘必修課’。1979年秋,我又從福建前線臺的廣播中,聽到了兒子給我的信(還是作者寫的廣播稿),他在信中說,祖父母早已去世,臨終時還喊著我的名字,而他們最大的遺憾就是幾十年不知我的音信。還說,他今年34歲了,早已結婚了,并已有一個6歲的兒子;他母親身體很好,整日盼望與我團圓等。聽信后,我得出的結論是,我的妻兒老小在大陸上過的是正常日子,要不,兒子怎能娶妻生子呢!我已經后繼有人了,我一定要想方設法回到故鄉去。于是,在此后的半年內,我就根據廣播稿中提供的地址和姓名,通過香港的一位朋友,與家人取得了書信聯系。

            “1980年冬,我退休了。根據當局的規定,軍人退休后,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也可以一次性領取規定的數額。因我下定了回老家的決心,所以我選擇了一次性領取退休金。1983年,我通過友人幫助,將戶口遷至菲律賓定居。定居后,經過多次書信來往,我讓兒子去濟南,與他通了國際電話。兒子在電話里告訴我,農村早已實行改革,‘四類分子’也早已摘帽,在政治上、經濟上與其他村民享受平等的權利。還說,政府對去臺人員的政策很寬很寬,全家人盼望我回家團圓等。我打消一切不安全的顧慮后,經多次交涉,菲律賓政府給我簽發了回國護照,我于1985年7月25日,回到了我的故鄉山東省昌樂縣。縣政府對我照顧得很好,1987年還選我當上了縣政協委員。”

            李老先生回鄉定居后,晚年生活很幸福,直至2003年,80歲壽終。在采訪他時,他得知那兩篇對臺廣播稿是我寫的,再三向我致謝。能為臺胞回鄉定居做出一點貢獻,這也是我當對臺宣傳通訊員的光榮和驕傲。(作者:王松山)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白色免费在线视频|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亚洲永久精品ww47| 美国式禁忌芭芭拉|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老外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www.99在线|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特级黄色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www.伊人久久|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日本免费xxxx|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三上悠亚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欧美另类videovideosex| 图片区偷拍区小说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在线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