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娘子”張平宜:為麻風病康復村孩子奔走的十年

          2014-12-23 09:31: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臺灣娘子”張平宜:為麻風病康復村孩子奔走的十年

            張平宜和孩子們在一起。資料圖

            過去十年,被稱為“臺灣娘子”的張平宜,一直在為麻風病康復村的孩子到處奔走。1999年,臺灣女記者張平宜在四川、云南的一次采訪,讓她偶然間闖入了麻風病康復村。如今,醫療的進步已讓麻風病漸漸變成歷史。但這場跨越海峽的“愛的長征”遠遠沒有結束。近日,在結束了新書《觸》的全國宣傳,舉辦本年度最后一場讀書分享會之前,張平宜在成都接受了華西都市報的專訪。

            談新書

            主動釋出關懷觸碰“隱形人群”

            或許是記者出身的緣故,張平宜對文字的原創性有著近乎執著的堅持。她說,新書是她想自己動筆,為社會呈現一個真實的張平宜。同時也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公益組織的十年成長經歷。這次的簡體版內容增加了5萬多字,還有一個10年手記。

            “內地版取名《觸》,是想傳達一個觸碰的概念。”張平宜說,麻風病過去是不可碰觸的一群人。她是一般的社會人,去觸碰他們的世界,雙方因觸碰而有所認識和了解。

            過去十多年,張平宜一直在身體力行這種觸碰的概念,把自己當做正常世界和麻風病人之間的橋梁。她四處奔走,讓麻風病康復村的情況被大家知曉。她用在臺灣寫文章、演講、賣書的錢及募得的善款,建立起明亮寬敞的教學樓……如今,已先后有200多名學生從這里畢業,走出大山,走向社會。有些人因為她,命運得到了改變。其中就包括她的助手,一個叫李一揚的23歲小伙子,“我跟他講,有機會要走出中國,看看世界,那才叫人生,才叫生活。”

            談孩子

            “我最遺憾不是他們的親生父母”

            在2011年前,張平宜的生活被切割成兩半,一半在臺灣,一半在麻風病康復村。當選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后,她的生活被切割得更加零碎了。除了往來兩地外,還要分出一些時間參加社會活動,去麻風村的頻率沒有以前那么勤了。但每次“張阿姨”來了,孩子們的親切,雀躍,就像昨天剛剛分別的家人一般,這讓張平宜覺得很“窩心”。

            當然,孩子們也經常讓她痛苦。“最大的困難是無法說服他們的父母。”按張平宜的設想,麻風村的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那樣,讀書,念大學,通過教育改變命運。

            為了讓輟學打工的孩子有一技之長,張平宜在青島開辦了名為“希望之翼”的培訓中心。孩子們白天到張平宜的弟弟在青島開辦的工廠打工,晚上到培訓中心上學,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李一揚曾在這里度過三年,他表示:一開始很累,后來適應了,就覺得很充實,“很好玩,跟上大學差不多。”

            即便如此,張平宜還是坦承:作為師長,人們總是以培養了多少大學生,多少人進清華進北大而津津樂道。所以從教育的角度,“我毫無成就”。

            在四川一所由她創辦的學校里,目前有在校學生500名。由于離家遠,近一半學生住校,整日吃喝拉撒都在學校,張平宜對住校學生的感情尤深。“就像自己養孩子,有感情了,當然就有期待。”張平宜說,孔子“因材施教”,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成龍成鳳,“但看到適合讀書的孩子放棄了,真是‘捶心肝啊’。”為此,她曾試圖去說服家長,沒用。“我對他的那份期望,對抗不了父母對他們的牽制。”最后她說自己想通了,一切都是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命運。“要是我是他們的親生父母就好了。”

            談未來

            或將轉向經驗分享的道路

            張平宜說,麻風病在臺灣地區那么多年,一直在她的記者生涯快要結束時,才接觸到這部分群體。從記錄事件的人,進入事件本身,變成了參與者……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指引。10年前走進來時,自己的角色是讓這群孩被外界看見;未來十年,她希望通過麻風病人不再受特別對待,他們的下一代可以過上正常生活。

            張平宜早已把希望學校當成了第二個家,孩子們就是她的家人。和他們在一起,她說自己經歷過痛苦,也收獲了喜悅。她說,在這里,她不是來做公益的,更像是來這里生活的。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想玲 吳小川

            人物名片

            張平宜 畢業于臺灣師范大學社教系,曾任《時報周刊》、《中國時報》記者及撰述委員,2000年離開新聞界,協助成立中國麻風服務協會,投入兩岸麻風救援義工工作。2011年7月,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行動楷模稱號;2012年2月,獲評央視“2011感動中國人物”。講述其10年經歷的書《觸》今年初在內地發行簡體版。

          [責任編輯:段雯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 人人干在线视频| 182tv免费视视频线路一二三|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草莓视频秋葵视频在线观看ios|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一级特黄aaa大片|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含羞草传媒旧版每天免费3次 |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在线|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高清毛片免费看|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丁六月停停| 成人免费视频69|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www.5any.com| 日本不卡一二三|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18女人水真多免费高清毛片|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