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半遮半掩紀念抗戰 島內對日情結復雜

          2014年07月29日 11:40:19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字號:    

          臺前“國防部長”情不自禁唱起了抗戰歌曲。

          臺灣民眾在參觀抗戰畫展

            從“終戰”、“日治”等用詞來看,臺灣民眾需要什么樣歷史觀值得深思

            本報記者/吳燦

            “槍在我們的肩上、血在我們的胸膛、我們要捍衛中國、我們齊赴沙場……抱著殺身成仁的決心,發揚中華民族之榮光”。七七抗戰73周年之際,91歲高齡的臺當局前“國防部長”郝伯村,在出席“浩氣長流·抗戰巨卷史詩畫展”開幕式時,慷慨激昂地唱起了這首抗戰歌曲。臺現任“國防部長”高華柱也鼓勵臺軍官兵前往參觀此次抗戰畫展。

            陳水扁在位時期,這段同胞被屠殺、國家遭侵略的歷史被刻意從教科書中抹去,甚至“抗戰勝利”變成了“終戰”,“日據時期”變成了“日治”。臺灣民眾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歷史觀,也許是未來島內各界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

            抗戰中受過傷流過血

            由50位大陸畫家花了5年半時間集體創作的一幅畫卷7月7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開幕,吸引了各界人士前去參觀。這幅長達800米的史詩國畫按真人比例繪出了1000多位抗戰歷史人物,其中包括210位殉職的國民黨將領,以及羅福星、蔣渭水、丘逢甲、莫那魯道等島內的抗日英雄。

            畫展開幕當天,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臺當局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前“國防部長”郝伯村紛紛到場。郝伯村在致辭中說,七七抗戰那一年他剛好19歲,在黃埔軍校學習。郝伯村說抗戰期間自己受過傷、流過血,“‘七七’這一天,是中華民族血與淚交織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史上最光輝、對人類和中華民族本身及全世界貢獻最大的開始,更是中國人真正站起來的開始”。

            說到激昂處,郝伯村清唱起抗戰歌曲《犧牲已到最后關頭》。一曲唱畢,他又情不自禁唱起一首《抗敵歌》。此時,臺下已是掌聲一片,一些老兵還跟著一起唱。

            同樣感慨良多的還有在座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他回憶說:“抗日戰爭時期,我還是個孩子,但我仍清晰地記得當時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東西南北,大家為了民族的尊嚴和命運前赴后繼,視死如歸。我也常常去歡送那些當兵的大哥哥奔赴抗日前線,這些記憶我至今不能忘記。”

            出乎意料的是,臺軍方媒體“軍聞社”也罕見地刊出數篇新聞稿,報道“國防部長”高華柱鼓勵臺軍官兵利用節假日前往參觀抗戰畫展。據悉,高華柱7日在下屬的陪同下,跟著解說員仔細瀏覽了這幅長達800米的畫卷。參觀期間,高華柱還巧遇了抗日英雄的后人,特別表達關懷之意。

            島內對日情結復雜

            對于紀念抗戰,島內各方的態度顯然還沒有達到共識。對于支持者來說,如退休“外交官”陸以正,便號召“凡六七十歲以下、在臺灣出生、未經過抗戰洗禮的中國人,都應該抽出時間去參觀一下畫展”。陸以正回憶,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他才14歲,就讀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初中三年級,由于家住在公共租界的所謂越界筑路地區,因而未受日本軍隊干擾。當時國民黨軍隊在上海浴血抵抗3個多月,他清楚記得在屋頂曬衣臺上看到國民黨空軍戰斗機和日本海軍飛機纏斗。國民黨飛機的磁性炸彈鉤被日方擊中,一顆炸彈掉在娛樂場所《大世界》門前,死傷慘重,但沒人抱怨國民黨飛機,“可見國人都支持抗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從臺灣媒體的報道中,頗能感受到島內對紀念抗戰的吊詭氣氛。島內泛藍媒體“中廣新聞”的一篇《忘了七七嗎?南京有紀念抗戰73周年活動》,全文僅109個字,僅報道南京舉行抗戰紀念活動,這不免讓人想起魯迅先生在《為了忘卻的記念》中寫道的“只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卻又煞了尾”。

            相對這種尷尬,倒是在民間的博客上,能看到一些發自肺腑的聲音。其中,東森新聞網的一名網友在博客中寫道:“顧頡剛曾經在文章里面告訴我們,國仇家恨,三百年也不能遺忘。”該博主感嘆,在島內,從“抗戰勝利”變成“終戰”,“日據”被改為“日治”,這到底體現的是日本子民的思想還是中國人的立場,值得思考。

            臺呼吁兩岸共編抗戰史

            臺灣在抗戰史的研究方面,最有分量的當數臺“國防部史政局”出版的《抗日戰史》一百冊。總體上看,島內雖有大量抗戰檔案、史料,但在現實環境下,研究者十分有限,相關學術刊物更是缺乏,更不要說學術活動。

            1988年兩岸開放交流后,臺灣學者可以赴大陸考察,大陸研究人員也能到臺灣查閱資料。1995年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島內的學術研討會就首次邀請了大陸學者參與抗戰史的討論。當時兩岸學者的討論氣氛相當熱烈,彼此在求同存異的共識下,進行了良好的溝通。2005年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海外及大陸都發出了兩岸聯手共編抗戰史的呼吁。而如今臺灣方面相關人士再次呼吁,在兩岸交流日益升溫之際,此舉勢在必行。(吳燦)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第一| 在打烊后仅剩两人接档泡面番|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波多野结衣妻奴|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日韩视频第二页| 夜间禁用10大b站|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菠萝蜜国际通道麻豆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jzzjzzjzz日本| 无遮挡辣妞范1000部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xxxxx欧美|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www.色午夜.com|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电影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黑执事第二季免费观看| 国产色视频免费|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一看就湿的性行为描写大尺度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