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遠征軍老兵:我們不害怕死亡 害怕被遺忘

          2014年08月15日 10:42: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遠征軍老兵: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被遺忘

          遠征軍老兵:我們不害怕死亡 害怕被遺忘

            8月7日至13日,記者隨國臺辦和中國記協組織的“追憶中國遠征軍”海峽兩岸記者聯合采訪團,到云南騰沖、龍陵、瑞麗、昆明等地,參觀戰場遺址,拜謁英烈墓園,訪問健在老兵,重溫了中國遠征軍的崢嶸歲月。

            “希望各位把看到和聽到的一切,傳達給兩岸同胞,讓大家了解中華民族這段悲壯歷史。”

            ——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啟動儀式上,對參加聯合采訪的兩岸記者提出希望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遺忘。連續七天重走遠征軍抗戰之路,感受到先烈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情懷。包括我在內的臺灣記者,將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此行的見聞,讓島內民眾更翔實、更直觀地了解這段曾被遺忘的歷史。”

            ——七天采訪結束,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陳凱生說

            “中國遠征軍抗戰歷史,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奶奶,這山上為什么有這么多石頭?”

            “因為每一塊石頭下,都有一位英雄。”

            “他們都是做什么的呀?”

            “打日本壞人的中國好人。”

            8月8日,云南騰沖國殤墓園里,面對著蒼松翠柏之下肅穆排列的幾千塊方碑,4歲的小女孩“開心”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開心來自湖南長沙,她的奶奶姓徐,60多歲,是位退休教師。“70年前的那場戰爭,對開心來說,有些復雜。但是,我相信她會記住,長眠此地的是一群值得全體中國人敬重的人!”徐老師說。

            1942年至1945年間,為抗擊日本對中國云南和友鄰緬甸的入侵,為保衛滇緬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這一關系中國生死存亡的國際交通線,中國遠征軍出兵40萬人投入到中緬印戰場,經過仁安羌、胡康河谷、騰沖、松山、龍陵等多次戰役,徹底驅逐了盤踞在滇西和緬北的日軍。其中,發生于1944年8月2日至9月14日的騰沖城攻堅戰,被稱為“焦土之戰”。遠征軍官兵以陣亡9168人的代價,收復了抗戰以來的第一座城池。“找不到一間可以遮雨的房子,每一片樹葉上至少有兩個彈孔。”講解員這樣描述戰后騰沖城的景象。

            一位媽媽俯下身,頭抵著玻璃櫥窗,給身邊的女兒輕念一位女兵翻越野人山的回憶文字;一位白發老者,筆直站在飛虎隊員的照片墻前,凝視著那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一位中年女士,參觀完展覽,疾步走到留言簿前,用勁寫下10個字:“人類永無戰爭,永遠和平”……緊鄰國殤墓園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內,人潮涌動。

            一頂布滿彈孔的殘破鋼盔,一把有著傳奇故事的神秘鑰匙,一千五百幅圖片,一萬兩千件實物……這里陳展的實物,絕大部分由騰沖籍民間收藏家段生馗收集而來,他也因此出任了紀念館館長。“紀念館于去年8月15日開館,一年來共有97萬人次參觀,其中省外游客占了七成。”段生馗介紹。“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中國遠征軍滇緬抗戰的悲壯歷史,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遺忘”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中國遠征軍”這段光榮歷史,一度被塵封垢蒙。老兵們也出于種種考慮,不愿提及甚至有意隱藏身份。56歲的昆明市民顏剛直到2005年才知道父親顏嘉銘曾是一名遠征軍戰士。

            “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遺忘。”一位遠征軍老兵曾經這樣感傷地說。

            “今天的騰沖,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中華兒女不能忘卻的共同歷史記憶。”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8月7日海峽兩岸記者聯合采訪活動啟動儀式上說,“追憶中國遠征軍”,是為了讓大家重溫這段崢嶸歲月,以及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光榮歷史。

            “活到今天,是幸運的。”90歲的騰沖老兵盧彩文精神依然矍鑠。“目前,騰沖仍然健在的老兵有30多人,經濟上有困難的被納入了低保,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有吃有穿,生活有了好轉。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政治上的關懷,這讓我們覺得活著很有意義。”盧彩文說。

            70歲的葉曉東也頗感安慰。他的父親陳團圓1939年從新加坡回國,成為了三千多名奮戰在滇緬公路上的南洋華僑機工中的一員。1944年,留在淪陷區繼續抗日的陳團圓被日軍活埋時,葉曉東剛出生3個月。父親什么也沒留下,犧牲的地點也找不到,對父親的思念與祭奠只能深藏在心里。2005年,俯瞰滇緬公路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在畹町落成,已經退休的葉曉東擔任了管理所所長。“碑后長廊里刻有機工名單,我父親的名字也在其中。祭拜有了地方,我感到很欣慰,相信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葉曉東動情地說。

            同樣動情的還有云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毅。“讓忠魂回國,是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親屬和那些一天天在減少的老兵們的最大心愿。”黃毅充滿感情地講述了迎請入緬作戰陣亡將士遺骸回國的動人故事。據黃毅介紹,經多方不懈努力,2011年從臘戍、密支那等戰場找到19具遺骸,2014年從南坎、八莫等戰場找到24具遺骸,火化后歸葬于國殤墓園。今后兩年,還將在緬甸曼德勒、芒友等當年主要戰場新建中國遠征軍紀念碑(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天我們追憶歷史、致敬英雄,絕不是為了激發仇恨,而是要牢記教訓、珍惜和平。”黃毅說。

            “國家的認可,對他們是最大的安慰”

            滿是戰壕坑道的山體,歷經槍林彈雨仍在頑強生長的古松,因被鮮血染紅山頂而得名的“紅帽坡”……若不是走進去、細細看、認真聽,誰也想不到,這座挺立于怒江西岸,長滿松樹的雄偉山峰,70年前曾發生過一場極其慘烈的戰爭——松山戰役。

            “每次到了這里,我都心跳得厲害,當風吹得樹葉颯颯作響的時候,我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血戰場面。”62歲的戈叔亞如今已是公認的滇緬抗戰史專家。1983年大學畢業后,一次騰沖出差的經歷,讓他偶然得知了這段歷史。“1968—1969年,我在騰沖當過兵,大學里學的是歷史專業,還選修了二戰史,卻從不知道這段歷史。”戈叔亞說,從那以后,他開始通過朋友介紹,采訪老兵,查找史料,研究滇緬戰史。

            在松山戰場遺址,我們偶遇八名統一身著藍色T恤的大學生。大學生劉旺衢告訴我們,他們這個“拾憶滇西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全部來自北京林業大學,將在龍陵、騰沖等地,通過10天左右的時間,采訪當地百姓,參觀遺址、博物館等,更深入地了解滇西抗戰歷史。“回去后,我們會通過宣講展示,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歷史。”劉旺衢說。

            在昆明,有一個“關愛抗戰老兵計劃項目辦公室”,共有60余名志愿者,其中80%為老兵后代。尋訪并為生活困難老兵提供關懷和援助,是他們的主要目的。66歲的王力是其中一員。已白發蒼蒼的她扶著父親——91歲的遠征軍老兵王惠生的胳膊,說道:“那場戰爭的親歷者已經越來越少,我們是用只爭朝夕的心情去關愛他們。而國家的認可,對他們才是最大的安慰。”(記者 楊彥)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个人看的视频播放www|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欧美一区2区三区4区公司贰佰| 日本后进式啦啦啦动态| 天堂资源bt在线官网| 国产午夜视频高清| 亚洲欧美丝袜综合精品第一页|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免看|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伦理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特黄特色大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好吊妞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址|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