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頻繁“走親戚”微信密密連 兩岸同名村的鄉(xiāng)情故事

          2015年04月09日 11:17: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頻繁“走親戚”微信密密連兩岸同名村的鄉(xiāng)情故事

            清朝大量移民,在海峽兩岸形成大批同名村。

            去年在廈門集美板橋村舉行的兩岸同名村懇親會上,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親情說不完。徐波攝

            在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zhèn)北隅有個大岞村,而隔海遙對的臺灣基隆也有個大岞村,它倆猶如并蒂蓮,勝似連理枝。近日,來自大陸的兩岸“同名村”參訪團來到基隆大岞村,探尋、收集當?shù)氐淖遄V、楹聯(lián)、鄉(xiāng)規(guī)、祖訓等,比較閩臺兩地同名村的異同,深入探尋兩岸同名村淵源。

            除了大岞村,臺北青山里、新北板橋、臺南紅毛厝、臺南錦湖里、高雄茄萣等地,也都與福建廈門、漳州、泉州等地有著對應的同名村莊。這個參訪團將在兩岸間一一拜訪,繼續(xù)收集第一手資料,豐富兩岸同名村文化內涵,為第三屆兩岸同名村聯(lián)誼活動做準備。在兩岸同名村的背后,有著太多的故事。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成團”

            “為什么臺灣有板橋,大陸也有一個板橋?”作為臺灣新北市板橋區(qū)張廖簡宗親會的創(chuàng)會理事長,張進鋒每年都要回大陸一次,如今已有20多個年頭。他說:“隔不斷的兩岸情,變不了的同名人。大陸是家鄉(xiāng),我們是來尋根的。”

            1989年聽說大陸集美也有個板橋,隨后張進鋒第一次踏足集美這片鄉(xiāng)土拜祖,回到臺灣就創(chuàng)立了宗親會。與此同時,他還發(fā)起捐資,協(xié)助大陸板橋村民重建張氏家廟和位于板橋的智門院。

            從此,兩岸的“板橋人”開始頻繁“走親戚”。“我們每年都組團來集美祭祖,一年兩次,祭祖團規(guī)模大的達上百人。”張進鋒說。

            兩岸板橋村的故事背后,其實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千百年來,閩粵先民一批又一批橫渡海峽,或以宗親血緣關系,或以同鄉(xiāng)地緣關系在臺灣聚落而居,胼手胝足開辟新的家園,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成團。”出于對故土的眷戀與思念,他們大量沿用祖籍地地名為聚居地命名,延續(xù)家族相襲的堂號和郡望,供奉同樣的祖先神祇,以示木不忘本,水不舍源,雖然開枝散葉在臺灣,但“根”深埋在大陸。也因此,出現(xiàn)了板橋、大岞、月眉、東石、錦湖、義竹等一批兩岸同名村。

            你幫我,我?guī)湍?/strong>

            如今,借助“海峽論壇”的平臺,兩岸“同名村”活動已經(jīng)逐漸機制化、規(guī)模化。相關聯(lián)誼活動2013年6月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首次亮相,除了“板橋”,其它40多個“同名村”的臺灣代表也來到了現(xiàn)場,與大陸的“同名村”代表們互訴衷腸,臺灣基隆大岞村村長張細山和福建崇武大岞村的鄉(xiāng)親也在這里相談甚歡。

            回憶起往事,張細山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1949年后,由于人為的藩籬,過去兩岸往來如親戚,一下子變鴻溝阻隔。當時回不了大陸的、出海捕漁被抓走當兵的大岞漁民近百人,他們聚居在基隆窟子底,依舊以大岞村命名。目前,這些勇敢的大岞人已繁衍到第四代,有將近百戶,上千人口。

            發(fā)展起來的臺灣鄉(xiāng)親并沒有忘本。上世紀80年代初,臺灣漁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急需大量勞動力,身為大岞村漁民的張細山冒著被臺灣當局處罰的風險,與惠安有關方面商洽開展惠臺海上漁業(yè)合作事項。如今,崇武的大岞村從單一的漁業(yè)村建設成一個集海洋產(chǎn)業(yè)、旅游產(chǎn)業(yè)、石雕產(chǎn)業(yè)為主的新漁村。

            最近一次參加海峽論壇時,看到擴建漁港、新建的商住街、農(nóng)貿(mào)市場、衛(wèi)生院以及已具規(guī)模的漁民新村,張細山代表臺灣基層村做大會發(fā)言時激動地說:“家鄉(xiāng)讓我們越看越上勁頭,鄉(xiāng)親使我們越走越感親切。”

            “隔空”祭祖 微信互動

            2014年2月13日,在陣陣禮炮聲中,兩岸同名村里宮廟——福建惠安青山宮與臺北艋舺青山宮,透過現(xiàn)代無線電技術,一起“隔空”祭祀共同的信仰“青山王”。雖然相隔海峽,但科技讓兩地民眾跨越空間“近在咫尺”。

            惠安青山村村長李明河表示,因為是同名村,惠安青山祖廟與臺北艋舺青山宮長期保持密切聯(lián)系,每年農(nóng)歷十月的“青山王”誕辰日,都有來自臺灣的信眾到祖廟進香,臺灣進香團人數(shù)最多時可達兩三百人。如今在電臺、手機、廣播、電視衛(wèi)星直播等多種無線電技術的支持下,兩地鄉(xiāng)親打破時空距離,共同舉行祭祀典禮,并互道祝福。

            “父老兄弟姐妹,元宵快樂。”當臺北萬華區(qū)青山里里長黃應時出現(xiàn)在大屏幕時,惠安青山村的村民們熱切揮手回應。村民黃阿玉興奮地表示,兩地信眾同時進香,還是第一次發(fā)生,“太新鮮了,像是一家人在一起拜拜”。

            借助技術進步的翅膀,兩岸同名村的交流也在與時俱進。在最新一次海峽論壇的同名村活動現(xiàn)場,就開通了“兩岸一家親”微信互動項目,兩岸民眾的交流從此多了一個專屬的新平臺。

            來自臺灣彰化縣的蔣敏全是啟動微信平臺的特邀嘉賓。這次他帶著23歲的兒子一起參加活動,為的就是帶兒子到祖地尋根。“我也將發(fā)表一篇關于同名村主題的論文。”蔣敏全介紹,“我專門研究文史,很多時候都在為別人溯源尋根答疑解惑,這次我想徹底地把自己的‘根’弄明白。”

            點評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朱定波:同根同名、同心同行,是海峽兩岸開展社會基層民眾交流的時代大趨勢。積極推動兩岸同宗同名村的交流活動,必將促進兩岸鄉(xiāng)村基層社區(qū)宗親的結對聯(lián)誼,構建兩岸根親文化的價值傳承。(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 海峽論壇官方網(wǎng)站
          • 寧夏臺商投資服務網(wǎng)
          • 今日青島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電話:010-83998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蹂躏国际女刑警之屈服|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男人桶女人机完整视频|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挺进男同的屁股眼o漫画|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99九九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激情成人网|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真实露脸精彩对白|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情欲小说app下载|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伦理片中文字幕完整视频|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小雪老师又嫩又紧的|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手机看片一区二区|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播放| 日产乱码卡1卡2卡三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精品2021|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