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李逸舟:穩(wěn)步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7年12月07日 08:40:00A

          李逸舟:全面把握兩岸關系階段性特征 穩(wěn)步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

            在習近平擘劃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方略中,臺灣問題無疑是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鄧小平確立的和平統(tǒng)一方針及我黨長期實踐探索基礎上,針對兩岸關系與對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論述,形成了以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為核心的系統(tǒng)完整的對臺思想,從根本上明確了怎樣實現和平統(tǒng)一的重大理論問題。這一思想,其意義不僅在于積極穩(wěn)妥應對了近年臺灣政局出現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從全局與戰(zhàn)略高度,全面把握兩岸關系階段性特征,科學研判臺海發(fā)展大勢,作出了“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確道路”“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變化”等一系列戰(zhàn)略決斷。當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對臺思想,首先要準確把握兩岸關系歷史方位,全面理解兩岸關系階段性特征,滿懷信心、穩(wěn)步有效地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

            現階段兩岸關系基本特征之一:民族復興波瀾壯闊、影響無遠弗屆,從根本上決定著兩岸關系發(fā)展方向

            《矛盾論》有言: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起主導作用的;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guī)定的;矛盾著的兩方面的基本形態(tài)是發(fā)展不平衡,雙方力量的增減程度決定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與過程。

            在兩岸關系這對矛盾中,無論是體量大小、實力對比、發(fā)展前景諸方面各領域,大陸無疑都處于起主導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十八大以來,民族復興大業(yè)全方位布局,大陸已發(fā)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二十多倍于臺灣;量子通訊、自造航母、高鐵輸出、大飛機等高端科技大面積涌現;國防建設突破性進展,提供捍衛(wèi)領土主權完整的堅強能力。整體實力的巨大躍升,不僅日益實現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宏夢,同時從方方面面形成對臺灣前所未有的涵蓋與磁吸,日益將臺灣吸納包涵進民族復興的總體進程。

            整體實力的躍升,極大地促進著社會文明與軟實力的進步,進一步昭示未來誘人的前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大力倡導與結構性復建,幸福的物質屬性開始向富而好禮、人的全面發(fā)展轉型晉級。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在脫貧攻堅、社會改革中日益彰顯。鐵腕反腐、割瘡清癰的行動展現出社會正義、依法治國的發(fā)展方向。基本社會政治制度不斷健全完善,日益煥發(fā)出植根國情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外部世界包括西方輿論對我道路與民主的正面評價日益增多。這無疑都將不斷增強對臺灣人民的吸引與感召。

            實力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也進一步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影響。今年年初中美關系與美對臺政策一度出現擺蕩;但我鎮(zhèn)定以對,中美關系很快回歸常軌,美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國際上一個中國的格局持續(xù)穩(wěn)固。

            以上種種,決定了兩岸關系基本態(tài)勢與發(fā)展方向。盡管兩岸關系中新出現某些負面不利因素,我們必須對“臺獨”萬般警惕;但綜合國力包括國防軍事實力的巨大提升,使“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臺獨”,翦滅“臺獨”的任何蠢動與冒險。“臺獨”分子曾經哀嘆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大格局沒有變,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大趨勢沒有變。

            現階段兩岸關系基本特征之二:我和平統(tǒng)一理論建構成熟,“一中原則”下合情合理的統(tǒng)一道路預示兩岸關系將再上新階段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對臺灣問題的直接了解與深刻認識,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zhàn)略,標志著我黨和平統(tǒng)一思想理論的成熟完善與建構合龍,實現了質的飛躍。其要者,一是進一步明確了臺灣問題與國家總體戰(zhàn)略的辯證關系,對臺工作作為全局的一部分服從服務于兩個百年目標和民族復興大業(yè);“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統(tǒng)一是民族復興的歷史必然。二是確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的統(tǒng)一道路,進一步明確了和平發(fā)展的目標指向,也進一步納入臺灣民眾希望漸進統(tǒng)一的現實意愿;實現了目的性與規(guī)律性的內在統(tǒng)一,強化了合作雙贏的內涵。與此相應,升華統(tǒng)一目標,“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tǒng)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tǒng)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三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同屬一中的原則。“一中”就是“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同屬”就是合情合理處理雙方政治關系,雙方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在民族復興進程中共同促進與達成統(tǒng)一。四是揭示“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fā)展進步”。這既包括國力發(fā)展壯大的物的因素,又包含社會文明整體進步的全方位內涵,表明了對自身“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建設目標的巨大自信。

            2015年11月舉行的“習馬會”,是習近平對臺思想的一次重要實踐,在兩岸關系歷史進程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當時國民黨敗選的征兆已至為明顯,目的為何?“習馬會”以一種最簡單也最智慧的形式----兩岸領導人的名義,解決了長期以來雙方在相互定位問題上的爭執(zhí),也擱置了雙方在“九二共識”表述上的某種分歧,實現了雙方最高層次政治關系的“合情合理安排”。這為今后兩岸政治互動與協(xié)商談判示范了模式,極大地化解了所謂“深水區(qū)”政治難題。同時,在民進黨即將上臺的情況下,“習馬會”在全世界范圍再度確認兩岸同屬一中、終歸要統(tǒng)一;而“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關系就可以突破以往各種羈絆,走上更廣闊道路。

            以上顯示,習近平對臺思想及其相關實踐,已經全程打通一中原則基礎上兩岸合情合理的統(tǒng)一道路;只要臺灣方面重新回到雙方原有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系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長線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前景樂觀。

            現階段兩岸關系基本特征之三:民進黨上臺造成緊張倒退,但“臺獨”勢力不可能沖破“一中”基本格局

            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在臺灣全面執(zhí)政,打破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既有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系的緊張與倒退。去年以來,兩岸兩會協(xié)商談判中止,臺灣方面陸委會與國臺辦溝通聯(lián)系機制停頓,大陸先后和岡比亞、巴拿馬等國建交,兩岸重陷緊張對抗。蔡英文雖聲稱在含有兩岸同屬一中意涵的“憲法”和“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下處理兩岸關系,并“承認”1992年兩岸商談的歷史事實及所達致的“共同認知”等等,但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始終模糊以對。同時,當局有關部門陸續(xù)推出“去蔣化”、取消遙祭黃帝陵、推動新歷史課綱、推動官方語言多元化、調降文言文比例等被視為“去中國化”的舉措,島內外對兩岸關系及臺灣問題的憂慮不斷加深。顯然,未來兩岸關系如何發(fā)展,端視臺灣當局能否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作出正確的回答。

            但同時,我們對形勢也不必過于悲觀。

            首先,臺灣民眾選舉民進黨上臺,相當多的人并非支持民進黨搞“臺獨”。筆者2015年針對臺灣大選所作預判中曾預言:民進黨全面執(zhí)政后,島內多年來不斷下降的中國人認同反而將觸底回升。這已被去年以來島內各種民調所證實。也就是說,民進黨得以上臺,并不是統(tǒng)獨斗爭的結果,而是島內內部矛盾所決定;長期以來臺灣內部的主要矛盾是政權的本土化問題,是藍綠陣營圍繞政權爭奪進行的斗爭,而所謂統(tǒng)獨的“民意”則始終隨著這個斗爭的起伏而起伏。

            其次,民進黨上臺的前提之一,是選舉過程中一再表示“中道理性”、靠攏中間道路,主張維持現狀,依循“憲法”與“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這實際成為臺灣民眾投票的一個條件,因而也構成對其施政的牽制。

            再次,臺灣當局有關部門推行的各種“去中國化”行為,最具危害性的是歷史課綱問題,必須高度警惕,跟蹤盯緊。但同時也應看到,有一些舉動更多反映的是臺灣內部長期矛盾與歷史恩怨,我們也無須凡事有“井繩”效應。自馬英九以降很多有識之士普遍指出,由于臺灣人講漢語寫漢字、全面承襲中華傳統(tǒng)習俗,“去中國化”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隨著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不斷深化,“去中國化”必將被兩岸融合大潮所淹滅。

            最后,國際間一個中國的基本格局日形穩(wěn)固。美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臺獨”在國際間不可能得到多少支持。去年以來涉臺外交出現的一系列事例,充分反映大局操之在我。“臺獨”勢力不可能沖破一中銅墻鐵壁。

            綜上,“臺獨”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仍將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實際上,在此大格局下,我們要求于臺灣方面的,關鍵是一種態(tài)度;臺灣方面如何取舍,更多牽涉的是臺灣經濟的榮枯與臺灣人民的福祉,現階段對大陸的建設發(fā)展其實無關宏旨。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相信臺灣人民最終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結語

            民族復興大業(yè)蓬勃發(fā)展、習近平對臺思想形成并付諸實踐,使兩岸關系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引的道路,堅定戰(zhàn)略自信,保持戰(zhàn)略定力,全面把握兩岸關系階段性特征,滿懷信心、穩(wěn)步扎實地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沿著融合統(tǒng)一的道路不斷向前邁進。也希望臺灣人民把握歷史機遇,早日投身民族復興大業(yè),為再造中華輝煌共同作出貢獻。

            兩岸分離始于民族弱亂,必將終于民族復興。(本文作者李逸舟為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前主任,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協(xié)創(chuàng)中心專家委員)

          責任編輯:王鑫

          分享到: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宫电影网| maomiav923| 日本a免费观看|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成年人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一卡2卡3卡4卡三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老师 |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 7777奇米四色| 美女被羞羞在线观看漫画| 欧美巨大xxxx做受高清|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君子温如玉po|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yy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91抖音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免费视频|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