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老祖宗留給臺灣的寶物快被玩兒成絕跡了!一條規矩25年都定不下來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11月12日 14:48:00A

            臺灣包袱鋪,中醫沒活路!我是時不時就得吃中藥調理身子的大侃子~中醫是中華文化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比起“喝熱水治百病”的江湖偽醫術,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的中醫不僅歷史悠久,科學性也更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醫在全世界都被廣泛推崇啦!

            然而,與大形勢一片向好氛圍之不同的是,臺灣的中藥房文化恐要成絕唱了,這也令島內致力于學習和推崇中醫學的“藥二代”、“藥三代”憂心忡忡!

            曾幾何時,到中藥房抓帖養生補氣的藥方是臺灣再平常不過的生活風景,但將來這怕成難事兒了……據臺灣“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臺聯合會”統計,2017年全臺藥行僅剩8420家,與1993年全盛時期的1萬5千多家相比,如今的臺灣藥行正在以平均每年關300多家的速度快速凋零!其中,花東和離島最慘,2017年包含基隆、新竹、臺東、花蓮的中藥行已不到100家,澎湖更是僅剩18家……

            “花蓮最近又死兩個,只剩68家啦”,55歲的龐寶霖是花蓮中藥商業公會理事長,同時他也是花蓮“最年輕”藥行老板,據他介紹,花蓮中藥行10年來收了5成以上,死一個、關一間,整個新城只剩他一家獨撐,“民眾想抓藥得千里迢迢而來”。

            那臺灣的中藥房文化到底是怎么被玩兒壞了的呢?這還得從20多年前的一條“法令”說起……

            話說早年時的臺灣中藥房大多是師徒相授,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各界普遍認為中藥材的調劑、販賣涉及民眾健康,所以中藥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專業知識,所以臺當局在1993年推出了“藥事法”,但因內文有缺失,后于1998年再次修訂后明定:1993年2月5日以前,凡是合法經營中藥房的業者,都可繼續中藥材販賣業務;但1993年之后不再辦理考試、不發照,被稱是“落日條款”。條款中還規定,在“中藥師”尚未設立前,中藥商必須修習一定中藥課程,并且經過官方考試及格,才能從事中藥材買賣、調配固有成方、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等工作。

            但可笑的是,此后的25年間,該條款的修訂始終無法得到各界共識,這就造成了一個更可笑的情況:臺當局要求中藥商“持證上崗”、“藥二代”等年輕人也想考“中藥師”以便按規經營中藥房、從事中藥業,但臺灣卻沒有官方考試……

            就是這么一條不完備的藥品行業規定令臺灣中藥房文化被迫停滯了25年,沒有培訓、沒有考試,也沒再發過1張中藥業者執照,長者日漸凋零、傳承后繼無人,這讓很多中藥業者不滿,于是6日時他們便到臺灣“衛福部”抗議,盼臺當局“給中藥房一條活路走”。

            臺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古承蒲表示,當經營者老去,中藥行勢必跟著消逝。她以去年到新北市新莊區25間藥房詢問承接意愿,結果只有3家愿意繼續開下去的事實為例,驚呼“臺當局再不加快‘修法’腳步,恐讓千年文化消逝”。

            “學徒制最美好也最辛苦的地方,就是經驗傳承”,在桃園開參藥行的蔡鐘福有感而嘆。今年50歲的他從初中畢業后就到中藥房當學徒,辛苦的學習過程也沒讓他放棄中藥行業,如今還把中藥泡制技術傳給了女兒,但臺當局遲遲不辦官方考試,“她們這些第二、第三代拿不到許可證,從外祖父時代經營至今的藥房,恐怕也只能凋零了”。

            除了業者,島內民眾也對中藥房的不斷減少而憂心。北市王媽媽就表示,以前秋涼時會到隔壁巷子的中藥房抓貫眾、荊芥、香薷,以大火煮滾后給媽媽泡腳,老人家全身發完汗后不僅不受風寒,夜里也更好睡,“如今藥房一間間關門、古老藥方失傳,再倒下去,之后要去哪里買貫眾等冷門藥材?”;宜蘭縣林姓民眾則感嘆,保健養身或是有小毛病時,光是聽西醫喝溫開水預防哪有用?且一天到晚吃西藥也不能補身,“中藥是千年智慧,臺當局要做的是讓人民買到安全的中藥材,而不是讓優良傳統消失”。

            然,“沒得考”是問題,但若“考上了”又有另一個問題。有臺灣中藥行業組織成員就擔憂地表示,如今臺灣規定傳統中藥房第2代必須成為中醫師或藥師后,才具備開設中藥房的資格,但若真的考上,恐怕很多人也會因現實的收入問題而不愿回中藥房工作。

            古承蒲指出,臺當局總說只要取得藥師執照就可合法經營中藥行,但藥師收入遠高于中藥從業人員,每200名藥師中只有1人愿意從事中藥產業,“很多人考取藥師后就不愿意回中藥行工作了”……為此她也向臺當局喊話,中藥商要求的不過是延續完整中藥行的工作,“而不是斷手斷腳”。

            據臺媒報道,現在臺灣中藥房的師傅年齡普遍已高達65歲至80歲,而年輕一輩還愿意學習調制中藥的人又受限于條令的不完備,眼見臺灣中藥行的道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難,對臺當局幾乎死心的龐寶霖痛心疾首道“臺灣中藥行明明保留著最好的傳統,現在卻看不到未來,我和兒子已經規劃到大陸執業了”。

            其實說起來,像龐寶霖這樣選擇“西進”的臺灣人如今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學習中醫和從事中藥業的有識之士,因為在他們眼中,在大陸學習或從事中醫藥行業比在臺灣好!

            “中醫的根在大陸”,在談起當年決定“登陸”的原因時,現為北京某中醫診所負責人的臺灣醫生謝茂源如是而言,2002年便選擇“西進”精進醫術并順利取得大陸中醫執業醫師資格的他認為,大陸對臺灣醫生來說是大市場。

            另一名在北京執業超過10年的臺灣中醫師林峻生則表示,以中醫來說,臺灣人口少、病患少,中醫研究的刺激也少,進步速度太慢;反觀大陸則是病種多、案例多,大陸醫生的臨床經驗越來越豐富,更何況在臺灣的中醫藥文獻中,有超過9成來自大陸,這也成為了不少臺生“登陸”學習中醫的首選。

            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臺灣的中藥房文化被臺當局一條規令文字不完備的“藥事法”耽擱了25年時,當臺灣一間又一間的中藥房因老師傅過世而難逃關張大勢時,當臺灣越來越多想學習、推崇中醫學的學生及青年因投路無門而紛紛“登陸”發展時,“中藥房”這個曾作為臺灣百姓“最生活風光”的地方,未來恐永遠在臺灣社會中絕跡,《中國時報》對此直呼“食安固然是重要議題,但如何訂出能為人民把關的藥材管理辦法,又同時保留優良傳統,昏沉20多年的主政者,該醒醒了吧。”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分享到: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韩国出轨的女人|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日本黄色激情片| 全彩acg无翼乌| 777四色米奇欧美影院| 手机看片1024旧版|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高清小视频|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妈妈的朋友在8完整有限中字5 | 中文字幕色网站|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ts人妖在线观看| 极品videossex日本妇| 亚洲色图第一页|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动漫美女被爆羞羞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