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與東門相對的成府路十分長,而對于作為端頭的圖書館,從風水學的角度上來看,此氣過沖。因此應設置一阻擋,以消減對面成府路所帶來的沖。”這段話并非出自風水先生之口,而是北京大學將改建東校門設計方案中的一段文字。這套方案的“風水概念”引起不少師生、校友的爭議。據說,此次校門改建會充分尊重師生、校友的評議結果。 (5月11日《北京晚報》)
眾所周知,北大是五四精神的蘊育之地,而五四精神的內核就是“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北大一直以兩位先生為榮,并積極倡導之。以此觀之,北大此次改建校門,將4套新東門的設計方案進行公示,并接受師生及校友的評議,從中多少看到了“德先生”的影子。然而遺憾的是,4套設計方案中竟然夾雜著“風水方案”,風水先生在其中大行其道,這不禁讓人發一聲浩嘆。
平心而論,作為盛行中華文化圈幾千年的風水學,并非全然是封建糟粕,其中也有一些精華,譬如在建房過程中講究朝陽光、避風雨、防火災、近水源、利出行等等,也符合現代科學建筑的理念。但是,風水學如果不加入環境哲學、環境經濟學、建筑環境景觀方法、生態修復技術、環境生態等現代科學因素,那就是騙子的樂土。實際上,風水學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其僅有的一點科學因素往往不被重視,而更多的是在意風水學中所謂的“避邪擋煞”“趨吉避兇”的功能。北大的“風水方案”也是如此,譬如,該方案提出“在東門設置一道影壁”,其作用就在于“避邪擋煞”,而非便利交通。其理由據說北大東門犯了風水學上所謂的“路沖”(門與路相沖),會形成煞氣。
北大改建東校門的直接原因,是因這里交通一直比較混亂,常有學生過馬路去對面上課而遇險。可見,出于學生安全考慮,校門改建的確有所必要。事實上,對于北大此次改建項目,學生們也持支持態度。但說到底,東校門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是屬于交通科學規劃的范疇,而這顯然不是太大的難題。而今,這套“風水方案”卻使得這一原本不復雜的問題,沾染了神秘邪乎的氣息,這顯然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作為據說是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如今卻成了風水先生施法的道場,而“賽先生”被驅逐、被流放。顯然,這不僅是北大人的悲哀,更是中國大學以及整個教育界的羞恥!
北大“風水門”事件,昭示了大學在人文科學方面的墮落,這是一所大學靈魂萎縮的信號。猶記得,前不久媒體報道的一項關于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于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此外,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提升非常緩慢,2001年至2010年,僅僅上升了約1.8個百分點!國民科學素養之所以低,固然有各種歷史或現實的因素,但毋庸置疑,以應試教育為主、越來越功利化的學校教育是其中的罪魁禍首之一。
大學本應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的凈土,并肩負起守土之重任,自覺抵擋外界的歪風邪氣。而如今,大學卻自甘墮落,迷戀風水學說,培育公民科學素養的陣地也就自然縮小。這讓人無不感到憂慮,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高素質的國民。顯然,一個不具備科學精神的民族,一個公民科學素養處于低下水平的國家,即便經濟再怎么突飛猛進,也很難說是一個真正的強國!(苗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