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而不“倒”:無家可歸者的救助之道

          時間:2011-05-10 13:41   來源:東方網

            在威斯敏斯特市政當局看來,這一系列的福利措施已足夠使任何無家可歸者不必再露宿街頭,而那些露宿者要么酗酒要么存在危害社區安全的反社會行為,因而有必要通過法令加以控制。但在很多慈善機構看來,政府僅僅把無家可歸的問題當作一個‘住房’問題來解決是過分簡單化的思路。

            倫敦威斯敏斯特市政廳3月份的一份提案引起了很多慈善團體的關注和抗議。如果該提案獲得通過,那些露宿在威斯敏斯特街頭的流浪者將可能被拘捕并處以最高500英鎊的罰款。同樣將受到懲處的還包括那些向這些流浪者提供免費食物的志愿者們。

            至今在許多人眼中,滿街隨處可見的流浪漢仍是資本主義種種罪惡的生動展現。在英國,這一印象更符合狄更斯筆下的那個時代,而非現在。或許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根據2009年的政府統計,整個英格蘭地區每天露宿街頭的流浪漢只有464 名,這一數字比10年前下降了 77%。這些人中有超過200人生活在倫敦,而在威斯敏斯特地區的就有110人。街頭流浪者(rough sleeper)只是無家可歸人員(the homeless)中的極少數。大多數的無家可歸者并沒有流落街頭,而是住進了hostel、care center之類的臨時居所中。這些住處要么由政府補貼住宿費用,要么由各類慈善機構建立,可以免費入住。

            英國政府對無家可歸者的援助由來已久。1834年通過的《濟貧法》把對流浪漢和乞丐的救濟視作政府應盡的責任,1996年通過的《住宅法案》規定了向無家可歸者提供居住方面的援助是住宅管理機關的法定義務,2002 年的《無家可歸者法案》則進一步要求所有地方當局都必須制定戰略應對本地區的無家可歸者問題。在中國,人們提起無家可歸者常常將“流浪”和“乞討”兩個詞連用,但在英國,大多數的無家可歸者,只要能夠提供一個聯系地址(care of address),即便你是一個在別人家借宿的“sofa surfer”,都可以獲得政府發放的“收入補助”(Income Support)和“失業津貼”(Job-seekers Allowance),甚至還可以申請“住房補助”(Housing Benefit) 。所以他們也許會“流浪”,但卻很少“乞討”。事實上,倫敦的街頭乞討者中多數并非無家可歸者,而是吸毒者。為此,英國政府曾專門發白皮書規勸公眾不要抱著慈悲之心給乞丐錢財,而鼓勵給予食物和衣物或者把錢捐到慈善機構。

            在威斯敏斯特市政當局看來,這一系列的福利措施已足夠使任何無家可歸者不必再露宿街頭,而那些露宿者要么酗酒要么存在危害社區安全的反社會行為,因而有必要通過法令加以控制。但在很多慈善機構看來,政府僅僅把無家可歸的問題當作一個“住房”問題來解決是過分簡單化的思路。

            無家可歸者中大多數人都和原來的生活環境失去了聯系,他們可能是來自父母離異家庭的少年,不愿和父母的任何一方生活;可能是戰場退伍回來的軍人,缺乏融入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支持;可能是來自東歐的失業者,千里迢迢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卻因為語言、工作技能等等問題而無法找到工作;還可能是曾遭受苦難而在英國尋求庇護的外國人,在獲得居留權的那天也失去了由政府提供的臨時住所而無家可歸。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們無法建立起支撐自己生活的“社交網絡”,也往往帶給他們嚴重的精神困擾甚至疾病。而這些情況又反過來使他們陷入長期的無家可歸的境地中,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政府提供的住宅無助于解決這些問題。一些無家可歸者無法習慣 hostel里嘈雜混亂擠滿陌生人的環境,個別的hostel經營者為了持續獲得政府補貼甚至有意為無家可歸者尋找工作設置障礙。政府提供租金補貼的公寓一般遠離市區,陌生環境里的一間斗室經常使居住其中的無家可歸者感到更加孤獨與絕望。

            與政府的福利相補充的是各類慈善機構。僅在倫敦就有 160 余家專門致力于幫助無家可歸人員的民間機構。除了由政府提供資助的向無家可歸人員提供住宿的shelter,一些民間機構用更加創新的方式為無家可歸人員提供著各類住宿以外的幫助。

            Big Issue是一家社會企業的名字,也是一本雜志的名字。這本雜志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銷售人員全部是無家可歸者。一本雜志售價兩英鎊,銷售人員用一英鎊買下雜志,賣出后所得的一個英鎊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在這本雜志的目錄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的銷售人員是在工作,而非乞討,所以如果您付錢買下了雜志,請務必帶走。” 并非每一位無家可歸者都可以用這份銷售所得擺脫困境,但是這份工作至少使他們找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社區”,而每天站在街頭銷售的經歷,也都是一次和人群接觸并重新進入社會的嘗試。今年是Big Issue成立20周年,如今它已在10個國家開展了同樣的服務,僅在英國,它目前所幫助的無家可歸者就超過了2500人。

            Street Wise Opera提供了另一類型的服務。它聘請專業的藝術工作者為無家可歸者舉行定期的工作坊,教會他們歌唱舞蹈和樂器演奏。經過八年時間,由這家機構組織,無家可歸者和專業表演者合演的 Film Opera已經享譽英國。更重要的是,很多參加工作坊的無家可歸者來了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他們喜歡能夠有機會表達和展現自己,更喜歡有一個地方能夠尊嚴而快樂地與人交流。Karen是他們中的一員,已經參加活動整整六年,他對我說:“來這里對我就像是一種癮。”我在這里還認識了另一位無家可歸者Vince。他至今仍沒有屬于自己的住處,但堅持不去領取政府的津貼,而是在晚間去酒吧做彈唱歌手。盡管收入微薄,但是能夠演唱自己所寫的歌曲已足夠讓他滿意。有意思的是,Vince幾年前曾經做過Big Issue的銷售員,但僅僅一天,他便放棄了,因為銷售工作“不適合”他。但這并不妨礙他向Big Issue投稿的熱情。“看到自己的作品發表感覺挺不錯的。”Vince平靜地說。

            政府的認識也在發生轉變。2010年5月,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宣布了一項90萬英鎊的資助計劃,用以幫助倫敦的無家可歸者獲得必要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機會。2010年圣誕節前夕,倫敦政府又推出了另一項投入71萬英鎊的計劃,名為“不再露宿第二夜”(No Second Night Out),希望在2012年底實現倫敦街頭再也沒有一個露宿者的目標。

            與此同時,一個名為Housing Justice的慈善組織正在號召人們反對威斯敏斯特市政當局計劃推出的法令。在紀錄片導演Penny的新片《On The Streets》中,一位曾經入住政府補貼公寓的男子又再次回到街頭,回到他的那些流浪伙伴中去。而在泰晤士河邊BFI的舞臺上,來自Street Wise Opera的無家可歸表演者們,正齊聲高唱:“再見了,我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就要回家了!”(顧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桃花综合| 青柠在线观看视频hd| 美女羞羞视频网站| 强3d不知火舞视频无掩挡网站| 免费污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 医生女同护士三女|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免费看黄a级毛片|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强3d不知火舞视频无掩挡网站 |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bl文库双性灌尿|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男人j进女人p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taoju.tv| 撅起小屁股扒开调教bl|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欧美国产激情18|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