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大陸“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于2009年3月27日在江蘇無錫舉辦開幕典禮,4月1日則在臺北市小巨蛋舉行閉幕典禮。這種世界級的佛教論壇,能夠在兩岸聯合舉行,不但是世界佛教界盛事,對兩岸關系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的社評指出,兩岸人民本來就血緣相同、文化同源、語言相通,地緣接近,互為重要經貿伙伴,在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及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時,兩岸理應發展和平、合諧與合作的關系。然而,過去民進黨執政8年間對大陸采取“政治對抗”、“軍事競爭”、“經貿鎖國”、“文化斷絕”的路線,導致兩岸關系瀕臨于危險邊緣化,也使得兩岸人民交流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而無法正常展開。
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職后,兩岸關系走向“和平發展、經濟雙贏”的道路。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簽署六項協議,使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大幅縮短往來兩岸的時間及成本,而大陸觀光客也陸續來臺,對于增進兩岸人民相互了解也有極大幫助。然而,兩岸關系發展僅靠官方單方面的努力還不夠,需要兩岸民間的共同努力,共襄盛舉,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才能為兩岸關系進展奠定更扎實的基礎,尤其是兩岸宗教界的合作,更能拉近兩岸人民的心靈距離。
佛教是兩岸人民共同擁有的文化資產,臺灣各地大小廟宇所祭祀的神明幾乎都是來自中國大陸,每年臺灣佛教界人士都會與大陸佛教界進行交流活動,例如,每年臺灣各地祭祀的媽祖神像會回鑾至福建湄州進行交流,佛教可說是連接兩岸人民心靈的重要橋梁之一。
如今兩岸一起舉辦佛教論壇,廣邀世界五大洲千余名的高德大僧、專家學者、護法居士、社會賢達參加,就佛學內容、佛教文化、佛教文物、佛教藝術等方面進行交流,也共同探討慈善、環保、文化、音樂、教育等議題,進一步促進佛教文化與世界文化對話,這不但促進兩岸佛教的全球化、普遍化,更加強兩岸佛教界的交流合作,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尤其是來自全球佛教界的重要人士,參加佛教論壇在大陸江蘇無錫的開幕儀式后,接著就搭乘兩岸直航包機,由南京直航臺北,僅花2小時10分鐘就抵達。所有與會人士均見證兩岸關系和緩所來的便捷,也親身體會兩岸一日生活圈的建立,對于增進兩岸人民了解有極大的幫助,這樣的活動對未來兩岸關系進展絕對有幫助。
當前兩岸領導人對于兩岸文化交流均保持高度肯定的態度,馬英九曾表示“在不景氣年代,兩岸經貿發展得到更多關注是正常現象;但未來若能有更多文化交流,是兩岸邁向和平繁榮不可缺的一道程序”。胡錦濤也曾說“加強兩岸經貿文化的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在兩岸領導人有高度意愿,在兩岸人民均有熱切渴望的情況下,兩岸文化交流,尤其是兩岸佛教界的交流,一定會為兩岸關系未來進展作出重大貢獻。
社論指出,總之,兩岸佛教交流,一起為兩岸人民“普渡眾生”,為兩岸關系搭起“和平橋梁”,為兩岸人民強化“共同信仰”,這種兩岸宗教界的交流合作,為兩岸關系未來發展奠定扎實基礎,也是兩岸和平發展,提升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佛光普照兩岸,讓愛與歡笑充滿兩岸人民心中,讓和平與繁榮永遠與兩岸人民及后代子孫同在。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