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開幕了!皟蓵敝傅氖侵袊嗣裾螀f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每逢“兩會”開幕之日,就是全國焦點集于一之時。這是為什么呢?這是由我們國家的政體規定的。我國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國家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我們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們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我們國家大政方針由全國人大制定。而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協商的組織,主要的任務是向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建言獻策。一言以蔽之,我們國家未來一年的發展,由人大和政協共同商討,確定。
“兩會”之所以能夠制定出合理的,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與“兩會”代表貼近人民,了解民生密不可分,而這又與“兩會”代表人數之多、來源之廣、層次之合理緊密關聯。先來看一組數字:在2015年全國兩會代表人數中:人大代表一共2965名,來自全國35個選舉單位——4個直轄市,22個省,5個自治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臺灣、解放軍;從職業構成上看,有政府官員、農民、農民工、工人、企業家、學生、教師、新興產業、宗教代表等;從民族構成上來看,有全國56個民族代表。而全國政協代表一共2153名,同樣來自各行各業。完全有理由相信,“兩會”代表完全可以勝任全國13億人民交代的任務,為我們的國家提出最為合理的建議!
那么,作為全國權力中樞的人大和政治協商平臺的政協是否了解臺灣人民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在去年12月臺灣島內“九合一”選舉中支持“九二共識”的政黨國民黨大敗,頑固堅持“臺獨”的民進黨大勝的情況下能否制定出符合臺胞利益的政策,對能否完成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臺灣當局的原因,能參加兩會的臺胞代表或者與臺灣有關系的代表有三個:臺聯、臺盟和民革。其中,“臺聯”是指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盟”全稱是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民革”的全稱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這里邊,臺聯是臺灣各族同胞的愛國民眾團體,堪稱在祖國大陸的“臺胞之家”,而后兩個是由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愛國人士組成的民主黨派。
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兩岸關系與臺胞利益。3月4日,也就是政協會議開幕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總書記曾在福建工作多年,對兩岸關系相當熟悉,在座的不少委員也是他的老朋友。習總書記對對臺工作一直非常關心,多次會見來自臺灣各界的客人和朋友。每逢重大節日,習總書記都不忘送去祝福。
在聽完代表的發言后,習總書記做出了重要指示:
一、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
二、我們注重聽取臺灣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意見和建議,愿意了解臺灣同胞想法和需求。
三、我們愿意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愿意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對于妄圖破壞兩岸關系乃至分裂祖國的人和事,習總書記的話也說得很明白:
“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兩岸同胞要對“臺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
習總書記的話真切誠懇,入理入情。
從中,我們能看出幾條:
一、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堅持“一個中國”、反對以任何形式搞”臺獨“的立場不會改變。
二、黨和國家領導人極為重視兩岸關系的發展,重視為臺灣同胞謀福利的政策不會改變。
二、我們堅持寄希望于臺灣同胞的政策不會改變。
四、我們堅信臺灣問題終會解決的信心不會改變。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相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英明領導下,兩岸關系終會沖破層層迷霧,想著有利于兩岸同胞福祉的方向發展,兩岸終會統一!(中國臺灣網網友:牛奕達)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