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資料圖
柯文哲暴露“綠骨白皮”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公開說,柯文哲若當選臺北市長,希望他未來施政能和其他綠營縣市長相互討論,以發揮綜效。由于媒體層層轉述之錯落,柯文哲對此表示困惑,說當初“契約不是這樣寫的”。
當初民進黨禮讓柯文哲,未在臺北推出候選人,讓柯P代表“在野大聯盟”參選,以“無黨籍”身分造就了今天的聲勢。在外界看來,在野大聯盟應該就是雙方的“君子協定”,彼此有個追求勝選的“默契”;誰料,從柯文哲嘴里傳出了個“契約說”。
柯文哲說,他和民進黨的契約寫明,他會幫忙民進黨輔選市議員,而民進黨則不會干預他的人事;民進黨要求他參加綠營“縣市長聯誼會”,他也同意,這些“契約都有明訂”。除了上述兩項,柯文哲和民進黨的“契約”究竟還列了什么條件,雙方最好開誠布公,向外界說個清楚;以免民眾以為自己投了“獨立候選人”一票,事后卻發現對方另外綁了約。
臺灣《聯合報》20日發表評論指出,說穿了,柯文哲就是民進黨的“借殼上市”,而柯文哲“綠骨白皮”的身價看漲,也是靠著綠營強力拉抬的結果。這些奧妙,選民未必不了解。關鍵在,既然綠營出力幫柯文哲抬轎,柯P如果絲毫不知感激,以為一切都是憑自己的超人能耐所贏得,而想要“整碗捧去”,民進黨未必心服。
先前,民進黨中央與柯營保持距離,無非是為了助其營造“跨黨派”形象。然而,近來柯文哲因選情看好而表現得相當自負,包括在公布未來人事構想時處處對民進黨設防,甚至提出“要求退黨”的主張。這些“排綠”作法,恐怕讓不少民進黨人感到不是滋味。
這把“契約說”之火,雙方暫時或許不難撲滅,選后應該還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