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對過去一年政協工作進行全面回顧與總結,并就今年政協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對臺方面,他指出,全國政協要全面貫徹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大力宣導“兩岸一家親”理念,繼續開展與臺灣有關黨派團體、民意代表交流溝通,為團結島內基層民眾、青少年多做工作。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涉臺工作方面,李克強指出,我們將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鞏固兩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保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權益,讓更多民眾分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
“為臺灣青少年多做工作”的提出,讓兩岸青年交流,臺灣青年創業,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引起許多兩岸媒體的極大關注。
本網6日刊載署名桃源鷺的文章指出,兩個報告的內容,說明大陸對臺灣青年一代的關注,對“為臺灣青少年多做工作”是高度重視的。臺灣青年人來大陸創業、發展,以及在深化兩岸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種層次交流合作上,都有很大的舞臺和機會。他認為,互聯網和全球化時代下,兩岸青少年不單情感上是“骨肉情”、“一家親”,在文創、金融、互聯網服務業等眾多領域,更可以“親上加親”;尤其是大陸鼓勵促進創業創新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上,臺灣青年人都可以把握機遇、積極融入,來經略自己的成長機會。>>詳細
在“兩岸一家親”理念下,為臺灣青少年多做工作,俞主席的報告引發許多臺籍全國政協委員的共鳴。臺籍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說,我們要與時俱進,要根據臺灣青少年的新興媒體的追求搭建平臺,來適應他們這種小眾化的需求,根據他們問題和需求的導向,有針對性地、時效性地做好臺灣青少年的工作。王二虎委員認為,兩岸青少年加強交流,可以使臺灣青少年減少因對大陸政策不了解而導致的“盲從”,從而對兩岸關系的發展有個正確的看法和判斷。
3月5日,香港中評社發表社評文章說,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上,就有臺籍政協代表提出,要更多的鼓勵和幫助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更多的關心臺灣學生在大陸遇到的一些生活實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看似比較細小,但卻關系到兩岸之間的深層交流,關系到兩岸同胞間的感情。兩岸交流無小事,兩岸關系需要從細節入手、從基層著力,解決了小問題,才能積跬步而至千里,保證兩岸關系長遠、穩步發展。>>詳細
本網5日刊載署名的文章指出,為臺灣青少年多做工作,積極創造條件,讓兩岸青少年“心連心、手牽手”,多來往、多交流,將是大陸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重點。多想辦法、多創造條件,具體有為地讓兩岸青少年多來往、多交流、多溝通,將成為今后推動兩岸關系的重點。近年來,大陸一直采取積極措施,擴大兩岸青少年和基層往來與交流,并為兩岸青少年加強交流、增進了解提供了許多便利舉措。一方面,在臺灣青年到大陸來發展,求學、就業、創業等工作上,大陸一如既往積極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在兩岸青少年新媒體的交流、兩岸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等項目的交流合作也越來越熱絡。>>詳細
恰逢此時,阿里巴巴榮譽主席馬云第二度受邀前往臺北,與青年學子暢談創業感想,再次刮起“馬云旋風”。馬云宣布將計劃出資100億元新臺幣在臺灣成立基金,支持臺灣年輕人圓夢,更是引起各方熱烈討論。
臺灣《旺報》4日發表短評指出,馬云成為中國首富的創業故事,是勤奮加機遇的結合,更是奮斗成就夢想的范例,這恰恰是目前青年對未來美好想象的縮影。短評認為,青年不應該成為每到選舉才拿出來拉攏的對象,當局應該做的,是幫助青年營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馬云的高人氣,反映了臺灣青年對成功的渴望,以及他們對有志難伸的憤懣。>>詳細
香港《大公報》9日發表評論指出,馬云并非首次赴臺,也非首次與大眾分享創業經歷,但依然獲得島內年輕世代的追捧,不僅因為馬云口授創業秘笈,更因其帶來一百億新臺幣創業基金,以實際行動鼓勵、支持和幫助臺灣有志創業的年輕人,讓島內新生代也能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