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幕后" />
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若贏得2016大選重返執政,兩岸關系究竟會如蔡英文所期“波平浪靜”,或如習近平所說“地動山搖”,端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否、何時及如何轉型。
先談是否轉型。民進黨內有兩種看法:一、既然選情呈現明顯優勢,則兩岸政策何必轉型?二、既然選情有明顯優勢,則正是轉型時機!這兩種不同見解,出于對民意的不同解讀與側重。主張不轉型者,是看出民意中的“反中傾獨”因素,也就是側重選舉的利益;主張轉型者,則是認知民意中亦蘊有對民進黨尋求提升及超越的期待,是側重未來的發展。
我們認為,民進黨應當轉型。因為,如許信良所說,倘不在兩岸政策轉型,民進黨即使贏得大選,也不能平順執政。畢竟,蔡英文若欲以“地動山搖”的代價去試測大陸,不能被視為理性行為。何況,由于國民黨的選情不看好,民進黨轉型的空間明顯增大,民意對蔡英文轉型的寄望亦相對升高;蔡英文若趁此機遇重整民意結構,可能為自己若重返執政建立一個超越藍綠的政權基礎。
次談何時轉型。也有兩種看法:一、選前轉型。二、選后轉型。主張選后轉型者,是因選情看來很穩,不欲因轉型而增添變量。主張選前轉型者,則是認為在選情看好的寬裕空間下,轉型可改造民意結構,深化政權基礎,改訂政策契約,并一舉改變民進黨的體質,可使“選舉/執政”并顧,又有“選舉/執政”貫通之效。
我們認為,應當選前轉型。因為,如果選后轉型,極可能是在大陸和美國壓力下,被架著脖子轉型。倘若蔡英文上臺后,丟掉了7、8個“邦交國”,兩會溝通停斷,減少了幾百班次直航班機,又使臺灣上百成千的游覽車閑置路旁……;那么,待“地動山搖”再來轉型,臺灣遭受的巨創已然造成,對蔡政權統治威望的傷害亦難彌補。若要到了那個地步再來轉型,豈非“再回頭已百年身”?除非,蔡英文透過密使與大陸商妥,在選前不轉型,選后一定轉型,只是演一出戲給臺灣選民看而已;但這樣的密使政治,必使蔡英文的人格與民進黨的黨格完全破產,切勿輕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