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務問題是全民問題,不應該淪為政治的祭品(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最近,有關臺灣募兵制的問題,因民進黨“立委”的一番質詢,再度引起是否要恢復征兵制的討論。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在探討征兵與募兵孰優孰劣之前,我們必須先譴責這又是一個政治踐踏防務的實例。
究竟要采取征兵或募兵,可以說是大事,不宜輕率拿來做為選舉的工具。募兵制,原本是民進黨所提的政策,現在竟然又想要恢復征兵制,究竟是想要拿募兵制的失敗來批評國民黨,還是說民進黨又有了新的防務思維?而國民黨推動募兵制,也是該打屁股,不知是跟民進黨拿香拜,還是有自己的想法,但從推動至今來看,問題一堆,可見也沒有經過應有的政策評估。
蔡英文說,“回到傳統全征兵制,事實上不太可能,但走向全募兵制遇到困難是不爭的事實。若民進黨有機會執政,執政后的10個月內,會就兵力組成及防務能量,進行總檢討,在全募兵制與全征兵制之間,尋找一個可以達到整體防務目標的最好制度。”一個準備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人,談防務制度,卻沒有防務戰略思維,還要等到執政10個月后才拿出方案,這不是審慎,這根本是懶惰,根本是敷衍。常以政治來踐踏防務的臺灣,又怎么會有堅強的防務力量!
大陸以統一為目標,軍力已非臺灣可以比擬。然而臺灣的軍事預算年年降低,主要原因之一,當然是臺當局已經成了窮光蛋。募兵制要花錢,這是島內朝野都知道的事情,但朝野都不敢加稅,反而降低軍事預算,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推動募兵制。老實說,即使民進黨執政,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防務問題不應該淪為政治的祭品,國、民兩黨提出的防務政策,都應該建立在戰略思維上,然后根據現實的條件,提出具體的政策,而不是隨民意轉來轉去。
以兩岸的情況而論,實力極端不對稱是臺灣必須有的認識,而且大陸有非常堅定的統一決心。,兩岸政策會直接影響到防務政策,或者說,兩岸政策根本就應該是防務政策的一環。
其次,就征兵與募兵而言,征兵是建立在義務觀念上,募兵是建立在職業觀念上。但軍人應該賦予高度的禮遇以建立榮譽感。換言之,軍人不能是純粹的一種職業,和社會上其它職業沒有差別,它應該是一種榮譽。現代戰爭是高科技戰爭,募兵制應更能滿足各種專業的需求,但如果不能給予適當的待遇以及禮遇,那就注定失敗。
文章最后說,既然走向了募兵制,我們希望朝野共同思考如何讓這個制度能夠成功運作,而不是拿它來做為政爭的工具,否則最后吃虧的是全體島內民眾。
專家:臺軍“募兵制”前景堪憂
華廣網刊載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史坤杰的評論文章分析臺軍“募兵制”的現狀。文章指出,臺軍推行“募兵制”效果不如預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概括起來有四點:一是軍人薪資不高,二是軍中壓力過大,三是臺軍形象不好,四是配套制度不全,五是兵源整體匱乏,概而言之,臺軍“募兵制”推行效果未達預期的關鍵在于“錢”和“人”的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