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兩岸文化交流走筆:好戲連臺 兩岸同歡

          時間:2008-12-30 09: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題:好戲連臺,兩岸同歡——2008兩岸文化交流走筆

            新華社記者 劉暢 許雪毅

            “臺北故宮”里的中華瑰寶衍生為鑰匙墜、錢夾、杯墊等小小“伴手禮”亮相北京文博會,引發(fā)搶購狂潮;承傳千年傳統(tǒng)工藝的福建德化白瓷首度臺北展出,令參觀者流連忘返;在福建泉州天后宮的媽祖廟前,上千當地信徒舞龍舞獅、載歌載舞,歡慶這個氤氳著兩岸信眾代代香火的古老寺院又一次大修開幕……

            08歲末,兩岸文化交流正酣。在兩岸關系喜事連連的這一年,兩岸文化界借著這份喜氣,為兩岸同胞捧出一道道新奇美味的“文化大餐”。

            共植傳統(tǒng)之樹,同守精神家園

            冬至過后,泉州天后宮的天后大殿支起了腳手架,測繪人員腰系纜繩趴在殿脊中央,正在采集這個800多年古老殿堂的結構數據——天后宮即將開始自1984年以來的最大規(guī)模維修工程。

            天后宮是國家文物局2008年宣布的1354處“涉臺文物保護工程”中的一處。“涉臺文物”除了大陸東南沿海的多處天后宮、媽祖廟外,還包括中國國民黨早期的重要活動場所、重要歷史人物的故居與祖居,還有不少后代已留居臺灣的寂寥古鎮(zhèn)與民居等等,整個工程涉及10余個省份,將在5年內完工。

            守望共有的精神家園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今年7月,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縣共46座客家土樓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消息傳出,兩岸同歡。由于臺灣聚集著450多萬客家人,土樓也由此成為第一處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涉臺文物”。在土樓“申遺”過程中,許多臺灣同胞將代代相傳的珍貴資料捐回家鄉(xiāng),為土樓的文化價值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身為客家人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今年回到祖籍地閩西龍巖謁祖時,親手在土樓代表建筑“僑福樓”門前植下一株香樟樹,寓意兩岸客家文化“根深葉茂,興旺發(fā)達”。

            2008年,還留下了太多令兩岸同胞難以忘懷的雅集:仲春時節(jié),5大臺灣藝術團體組團來京,以傳統(tǒng)經典藝術為北京奧運會加油助威;盛夏之時,百余位大陸京劇藝術家在臺北戲院演出新編歷史京劇《媽祖》,梅、尚、程、裘眾派紛呈;金秋之際,北京紫禁城皇極殿上演了臺灣漢唐樂府夢幻般的南音樂舞《洛神賦》;10月底,殷墟考古迎來80周年華誕,兩岸研究者相聚漢字溯源之地,相約共解中華文化起源之謎……

            如今,兩岸“三通”已基本實現(xiàn),深植于兩岸同胞心間的中華文化精髓愈發(fā)得以順暢地傳遞與弘揚。大陸文化人余秋雨在歲末的一次兩岸文化沙龍上充滿信心地表示:“兩岸一起努力,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將能夠溫暖每一個人的心。”

            “中式”創(chuàng)意,感動世界

            “國寶不僅能看,還能帶回家。”這是一位北京市民參觀2008北京文博會“臺北故宮”展廳后的感嘆。

            擁有65萬件藏品的“臺北故宮”堪稱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但首次參展北京文博會的“臺北故宮”卻展示了其另一面——“文化創(chuàng)意”的實力:難辨真?zhèn)蔚母叻麓善鳎拼鷷嬵}材的家居飾品,甚至U盤、MP3也做成文物的樣子……依托創(chuàng)意產業(yè),“臺北故宮”每年的純利超過5000萬元新臺幣。

            “我們就是要把文物當作設計開發(fā)的元素,設計成具有實用功能的生活用品。無形中把中國文化推廣到全球各地。”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林建元一語破的的創(chuàng)意理念啟發(fā)了許多北京文化工作者。

            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互動與共鳴是2008年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亮點。11月,首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盡管全球金融危機風聲鶴唳,但博覽會仍創(chuàng)下了58.7億元人民幣的成交佳績,共有超過500家兩岸企業(yè)與會。

            兩岸業(yè)者之間的相互激蕩、鼓勵與扶持,讓“中式”創(chuàng)意產品感動了世界。今年9月,兩岸動漫藝術家共同制作的數字動畫影片《海之傳說——媽祖》,被芝加哥“亞洲動畫影展”選為首映片。這部投資1500多萬元人民幣的數字動畫電影,將一位美麗善良、扶危濟困的中國女神形象推向世界,博得了億萬觀眾的青睞。隨著奧運會掀起的“中國熱”,這部數字電影成為本年度最叫座的中國題材電影之一,還被選為2008年意大利未來影展、葡萄牙波爾圖國際電影節(jié)及韓國釜山國際影展的觀摩片。

            最新調查顯示,目前臺灣藝術院校畢業(yè)生至少有30%在上海工作,兩岸文化產業(yè)的人才交流已成氣候。臺大教授江岷欽表示:“兩岸文化交流必須升級為兩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協(xié)力合作,這樣不僅能創(chuàng)造兩岸經濟的光榮雙贏,更能創(chuàng)造中華傳統(tǒng)的文藝復興。”

            更大的舞臺,更深的理解

            2008年的奧運會將舞臺交給了北京,兩岸藝術家在這個舞臺上共襄盛舉,共享榮耀。有更多機會同臺切磋的兩岸文化人士,也因此交情更深、理解更深。

            艷麗的民族服飾、淳樸的音色、原始的步伐、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的3分多鐘,讓全世界認識了寶島臺灣的少數民族樂舞。臺灣少數民族表演團團長高金素梅在走下舞臺時仍激動不已:“我很想痛哭一場,那是感動的眼淚……我一輩子都會以這一次站在這個舞臺上為榮。”

            2008年的中秋節(jié),內蒙古草原上“十五的月亮”升起在臺灣同胞的心頭——來自內蒙古歌劇院的80余名藝術家在臺灣少數民族聚集的屏東縣,與當地藝人共慶團圓。這一晚,大草原壯闊的風情、成吉思汗后人的精彩傳奇生活、游牧民族引人入勝的文化藝術,長久地留存在臺灣觀眾的記憶中。

            這是“中華海峽兩岸原住民暨少數民族交流協(xié)會”第六次舉辦兩岸少數民族中秋聯(lián)歡會,前5次都是在大陸舉行。今年中秋,大陸演員終于實現(xiàn)了入島演出。而在歲末之際,臺灣當局又宣布,擬開放大陸歌手入島錄制唱片和舉辦演唱會。

            2008年,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為文化互動提供了更加自由與開放的平臺。年底舉行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因應需求設立了兩岸文化界人士開懷暢談的“文化沙龍”。

            大陸作家王蒙在沙龍上說:“為什么華人一提起中華,就特別來勁?華人都喜歡唐詩宋詞,華人都喜歡中華料理。我想,唐詩宋詞就是中國心,中國菜就是中國腹。文化交流就是心腹交流……”這番話道出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日本全套xxxx按摩|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色老太婆bbw| 国产精品91视频|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性|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天天摸天天看天天做天天爽| 丰满妇女强制高潮18XXXX| 欧美久久久久久| 交换配乱吟粗大SNS84O| 老婆~我等不及了给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欧美jizz40性欧美|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男人桶女人j的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色姝姝影院www| 鲁啊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小唐璜情史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日本视频网站在线www色|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