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下的"中國信心" 唯一沒有出現信任危機的大國

          時間:2009-02-24 08: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李柯勇、明金維、唐璐、張旭東)“我們正生活在歷史的風口浪尖。”2月初,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說,當前國際社會應對金融危機的決策將重塑一代人的世界。

            面對嚴峻挑戰,基于30年改革開放積累的物質基礎,中國政府正確判斷形勢、及時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

            信心、勇氣和希望,這是中國向世界傳遞的信息。 

            “唯一沒有出現信貸危機或信任危機的大國”

            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總額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份以減稅和投資為主要內容的計劃,可望在未來兩年內保護或創造350萬個就業崗位。這是繼去年10月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后,美國采取的又一輪大規模經濟提振行動。

            當前人們最關心三個問題:這些行動對遏制金融危機能起多大作用?金融危機發展最新態勢如何?今年能否“見底”?各方面情況表明,前景不容樂觀。

            在金融領域,危機的蔓延尚未停止,最新的緊急情況出現在東歐。全球著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17日發布報告說,東歐金融體系風險正在加劇,并可能向西歐擴散。受此影響,東歐國家主要貨幣對歐元比價紛紛“跳水”。波蘭茲羅提跌至5年來新低,捷克克朗探至3年來新低,匈牙利福林則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

            從更廣泛的視野看來,金融危機與實體經濟衰退已出現“惡性循環”的跡象。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陳志武分析,去年四季度,美國金融業虧損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資產重新定價;而今年一季度,金融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多會是因為實體經濟下滑的反作用,金融企業對實體經濟的放貸可能無法收回。美國《華爾街日報》對52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表明,對今年一、二、三季度美國GDP增長的預測,比去年9月時的期望大幅降低了。

            歐元區也尚未逆轉經濟下滑勢頭,日本經濟則出現了近35年來的最大季度降幅。

            經濟學家對“衰退”的定義是,一個國家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據此,法新社2月12日提出了一份越來越長的衰退經濟體名單,其中主要經濟體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

            基于各種利空因素,1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降至0.5%,比該組織去年11月份的預測低1.7個百分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增速。

            面對嚴峻挑戰,世界各主要經濟體輪番采取了規模空前的救市措施。2月18日,美國又公布了最高耗資將達2750億美元的一整套住房救援計劃。此前,美國財政部宣布了穩定金融市場的新計劃。

            歐元區成員國開始將注意力由金融市場拓展到實體經濟,在為金融機構“輸血”時著眼于鼓勵它們向實體經濟部門放貸,以遏制投資萎縮。日本執政黨正在著手制定新的追加經濟對策。在2009財年的預算案中,日本政府計劃發行33萬億日元的國債。

            無論對哪種計劃,人們的反應都是喜憂參半,一切都有待于市場檢驗。在這樣的態勢之下,中國經濟的情況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2008年,中國經濟也受到較大沖擊:外部需求明顯收縮,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鎮失業人員增多,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明顯加大。而在“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中,中國經濟仍保持了9%的增長。西方媒體評價,盡管這已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較低的增長率,卻足以令世界“艷羨”。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中國今年的經濟走勢也面臨著不確定性。但來自各方面的最新監測數據表明,中國在去年四季度以來出臺的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應已初步顯現。

            在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帶動下,1月份中國商品消費亮點突出,全國千家重點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24.5%。同時,文化、旅游、教育、電訊等服務消費收入同比實現明顯增長。近期鋼材、橡膠、焦炭、鐵礦石等生產資料價格也陸續出現回升趨勢。年初股市“開門紅”也成為中國經濟向好的信號。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經濟學家安迪·羅思曼上月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提醒人們:“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出現信貸危機或信任危機的大國。”

            “在隧道中看到曙光”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關于中國的引人注目的新聞之一是,輿論認為西方七國集團“破天荒”贊賞中國的財政政策。

            2月15日,西方七國集團發表聲明,贊賞中國采取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日本《朝日新聞》評價說,一直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七國集團高度贊揚中國的經濟刺激措施,“這是極為罕見的”。

            去年以來,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11月出臺擴大國內需求的十項措施,兩年內投資總額達4萬億元,此后逐漸形成了系統完整的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國際輿論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去年11月底,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說:“內外交困之時,北京的反應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快。”

            很多人對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寄予了厚望。去年末,美國《華爾街日報》說:“總體來講,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對世界來說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未來會有一個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在等待著我們。”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了解到,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第一批1000億元中央新增投資計劃和投資預算在2008年12月18日前全部下達,目前已在各地具體實施。第二批1300億元的中央投資,從項目到資金春節前也已完全到位。從中央到地方,從民生工程到基礎設施建設,從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到自主創新、產業結構調整,中央下達的投資正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此外,國家陸續出臺的產業振興規劃,既著眼于解決工業企業當前存在的困難,又致力于產業的長遠發展。

            在國家刺激經濟計劃的推動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背景下,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達到1.62萬億元,同比多增8141億元,這一數字創出我國月度新增貸款的歷史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從中國的居民資產負債表、企業資產負債表、金融業資產負債表、政府資產負債表可以判斷出,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專家戴維·墨菲最近在一篇報告中說:“中國政府以連貫方式采取行動、組織人民和資源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一直讓我驚訝。”

            1月10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家》認為,去年末出臺的大型財政刺激計劃,將推動中國今年后半年的增長。該刊認為:“由于債務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政府擁有足夠多的余地推動消費。而且如果中國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國內需求,這將幫助使其轉向更加持續的發展道路。”

            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羅杰·奧爾特曼在美國《外交》雙月刊2009年1/2月一期撰文分析:“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在衰退,出口市場疲軟,總體增長必定將放慢。不過,在這場全球危機中,該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其外匯儲備接近2萬億美元,成為全世界流動性最充沛的國家。”

            日本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高級教授關志雄提出,盡管受國際經濟減速的影響,中國的出口陷入停滯,但在經濟刺激政策拉動內需的效果支撐下,2009年經濟增長率將有望超過8%。他的依據有三:一是相對日本,中國對美國出口依存度并沒有看上去的多;二是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正在減小;三是即使在財政層面,中國也有余力動用減稅和擴大支出等手段刺激經濟。

            身處全球金融動蕩的大背景下,人們注意到了中國政府對經濟前景的審慎姿態。2月1日,《金融時報》在對溫家寶總理的專訪中寫道:“他表示……成功或失敗將取決于實施這些措施的速度和力度。”但是安迪·羅思曼說:“可以有把握地說,沒人擔心中國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

            盡管中國經濟短期內仍然存在種種隱憂,但路透社年初在積極評價了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效果后這樣表達觀感:“我們這次在隧道中看到的曙光,不再是來自下一班列車的燈泡,而是真正從隧道出口照射進來的光芒。”

            “無可辯駁地為穩定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美國財政部最新披露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去年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量達到6962億美元,居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首位,比排名第二的日本多出近1200億美元。

            英國《衛報》2月13日一篇文章認為:“中國公民為美國的信貸消費繁榮提供了資金,換言之,中國政府通過購買大量美國國庫券使美國維持著巨額經常項目逆差。假如中國停止這么做,美元價格就將暴跌,隨后將發生席卷全球的貿易戰。”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加深,人們日益認識到中國對于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近期聯合國發布的《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顯示,200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22%,今年將進一步增至50%。由于這樣的份額,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加對外投資、擴大內需和進口、與其他國家攜手應對危機,這些都對世界經濟增長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為什么中國正常運轉?”美國《新聞周刊》1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設問。文章認為:“中國是今年唯一可能增長明顯的國家,因為它是唯一常常打破經濟教科書種種規則的國家。”中國沒有像其他五大經濟體那么快地放慢速度,原因在于“中國有能力做經濟學家在正常時期嘲笑的事情:中國限制銀行部門的外國投資,沒有接受種種新奇的金融創新——這些創新正是引發全球信貸危機的關鍵。”

            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摩根斯坦利亞洲負責人斯蒂芬·羅奇說:“我們看到的是,在經濟困難時期,中國的指揮和控制體系實際上比其他市場經濟體系更有效。”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表現,引起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思考,大家開始反思現行經濟發展模式,而中國的發展經驗帶給人們許多啟示。

            1月30日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發表文章說:“必須強調的是中國政府干預能力的積極意義,它產生的好的效果是保證了對自身金融市場的控制”,“與其他國家使用的復雜的投資工具保持住了一定距離,這使它能夠更好地規避危機。之前備受指責的國家干預現在被視為一種糾正市場失控的必不可少的機制,甚至一些西方國家也這樣認為”。

            戰勝國際金融危機這場全球性挑戰,要靠信心、合作和責任。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穩定的世界經濟新秩序的深遠意義。在發達國家紛紛陷入經濟衰退之時,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成為盡早復蘇全球經濟的重要希望所在和信心來源。

            法國《費加羅報》認為,中國龐大的復興計劃讓市場放心,“從而無可辯駁地為穩定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人們當然清楚,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期望中國引領世界走出危機是不現實的。正如上個月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兼駐北京首席代表杜大偉對西班牙《國家報》所言:“中國無法取代美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需求的引擎,它還是一個較窮的國家。”

            然而,這一點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有利于提振對世界經濟增長的信心,有利于減緩國際金融危機擴散蔓延趨勢,有利于增加中國的進口和對外投資,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給其他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就業機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全高清特级毛片| 蜜臀AV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废柴视频网最新fcww78| 久久久成人影院| 桃子视频观看免费完整|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国产hd高清freexxxx|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鲁啊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性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流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欧美va天堂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电车上强制波多野结衣|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国产在线一卡二卡|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