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暢談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時間:2009-07-12 08:58   來源:新華網

            “五十年的政治割不斷五千年的文化”——兩岸學者暢談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新華網長沙7月11日電(記者楊舒怡 明星 王建華)作為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重要活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專題研討會11日上午緊接著論壇開幕式舉行。大陸文化名流余秋雨、于丹與臺灣文教界知名人士王邦雄、孫震相繼登壇開講,暢談發揚光大中華文化,共鑄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于丹:感悟中國智慧 喚醒文化基因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陸知名學者于丹以《周易》語句開篇,提出文化的意義在于以動詞方式“化”入人心,在現代化語境下以民族化方式構建價值體系。“文化基因實際上積淀在血液中、骨髓中,它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倫理判斷”。

            于丹認為,對于兩岸“同體共生”的同胞而言,如何喚醒人們血液中共同文化基因是當下值得思考的一大課題。感悟中國智慧是一道需要經常做的功課。

            她說,健康的文化生態應是“多元的、富于建設性的、生生不息的”。只有傳統文明與當代背景融合,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溝通,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共謀,在現代制度日趨完善前提下,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才能得到最充分開發。擔任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一職的于丹教授建議,兩岸有識之士在“為用”層面上重新尊重經典,把它們還原到生態之中,回到它本初面目。“尊重文化傳承,但不一定要保持畏懼和膜拜”。

            余秋雨:從文本傳承到精神傳承

            余秋雨在題為《從文本傳承到精神傳承》的演講中指出,中華文化的世代傳承,可以分為“文本傳承”和“精神傳承”兩個層面。文化是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體,所有的中國人在文化上存在著共同約定,文化傳承最值得關心,同時也是最重要和最難得的,是文本層面、技術層面背后精神價值層面的傳承。

            “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湮滅的古文明,主要還是有賴于屈原、司馬遷、魏晉名士、唐宋巨匠所延續的精神傳承,即君子風范的千年一貫。”

            細數近年來通過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結交的臺灣學者時,余秋雨說,至今清晰記得山中巧遇余光中和他那句非常深刻的話:“五十年的政治割不斷五千年的文化。”

            “中華文化在今天必須與其他文明相融共處,但它的核心尊嚴,還在于精神傳承。因此,梳理、篩選并普及這種精神傳承,是當代世界各華語地區的共同責任。”余秋雨說。

            王邦雄:鄉土情與文化心統合并行

            臺灣淡江大學教授王邦雄從茶道中“品”出了兩岸文化的互通之理。他認為,發展文化產業,是傳承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劑“藥方”。

            “臺灣人愛喝普洱茶,大陸人愛喝臺灣的烏龍茶,因此‘道’在烏龍、普洱間,這是兩岸交流里面最善意的互動,最能夠產生生命感情的表現。憑借中華千年文化產業的產銷經營,而化為兩岸一家的文化產值。”

            王邦雄在題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談古典今詮的文化產業》的演講中認為,當前兩岸善意互動,觀光直航正逐步升溫,投資創業也在解凍,透過學術文化的交流,鄉土情和文化心統合并行,可以導入當代人心,從而架構出兩岸一家的橋梁。

            他激動地說:“文化傳統中間不僅有現代化的經濟效益,更是鄉土情與文化心的文化產業,這種有待開發的無形產值,無可計量。”

            孫震:省思臺灣教育發展

            臺灣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孫震在論壇上省思臺灣教育發展,引起了眾多嘉賓的共鳴。孫震認為,政府應該給教育“松綁”,學校就會有較大的活力,發揮較大的創意,對傳承文化意義重大。

            孫震說,回顧過去幾十年,臺灣大學教育眼下已實現從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轉變。他認為,當前臺灣教育領域有五方面現象值得注意:大學增加,而學生素質下降;畢業生失業率較高;大學教育普及后,更多人出于求真、求善、求美乃至純粹為了好玩等各種理由步入大學,一些過去不會選擇讀大學的人現在愿意接受高等教育;教育經費由個人負擔、政府負擔還是共同負擔的問題;臺灣大學雖多,但品質、收費差距較大,增加大學未能化解升學競爭問題。

            他說,教育是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投資:個人藉教育增益智能,培養健全人格;國家藉教育造就人才,提升科技,發展經濟,豐富文化。眼下臺灣大學院校超過160所,足以容納所有想要升學的高中、高職畢業生。然而,大學品質存在較大差距,公私立大學收費高低不同,升學競爭依然激烈,中小學五育并重、教學正常化的理想并未實現。

            孫震呼吁,人有不同的稟賦、不同的性向、不同的才華,社會對其組成分子也有不同的需要,社會因此應有不同的標準衡量天下英才。

          編輯:楊云濤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1000部拍拍拍18免费网站|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欧美色图亚洲激情| 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传媒视频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两对夫妇交换野营|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 国产ts人妖另类专区|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啊公交车坐最后一排被c视频|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看无下截|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fuqer2018|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体育生开房互操|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av| 国产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播放| 69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