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所謂自制潛艦“海鯤號”原定9月底完成海測、11月交艦,但臺船董事長陳政宏17日表示,“9月不可能完成(海上)測試”。(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當局所謂自制潛艦“海鯤號”原定9月底完成海測、11月交艦,但臺船董事長陳政宏17日表示,“9月不可能完成(海上)測試”,要在安全條件符合情況下,才會往下執行。對此,民眾黨民代林憶君痛批,“潛艦自造”已一再延宕,民進黨當局與廠商必須給民眾一個合理的交代,而不是企圖用“拖字訣”來掩蓋進度落后的真正原因和問題。
林憶君表示,“海鯤號”原定今年4月進行海上測試,已延后到6月17日才首度海測,先前傳出在9月5日將進行50米的淺水潛航,最后竟也無疾而終。如今臺船證實9月無法完成海測,再次顯示“潛艦自造”整體計劃嚴重延宕的問題肯定不單純。
林憶君質疑,“海鯤號”的計劃延宕,不僅是工期管理的問題,更攸關臺灣所謂“防衛自主”能否落實的重要關鍵,民進黨當局卻屢屢以拖待變,讓人十分憂心臺灣未來戰力恐將大打折扣。她認為,讓民眾清楚了解“潛艦自造”的建案進度,是臺防務部門責無旁貸的責任,要求該部門必須給一個清楚的交代,而非總是只會給一個模棱兩可的規劃說法,讓原定的海測,甚至是交艦日期變得遙遙無期。
林憶君強調,臺立法機構新會期已經開始,將審查2026年度預算,倘若“海鯤號”無法如期交艦,后續潛艦的建造計劃與預算編列勢必會受到影響。她憂心臺灣未來所謂“防衛自主”不僅只是淪為口號,巨額防務預算也將“打水漂”。(編輯/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