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想培養孩子自律?請讓你家的安全感“落地”

          2021-12-17 10:2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想培養孩子自律?請讓你家的安全感“落地”

            自律從來都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能力,而不是責罵或教訓的結果。

            ——————————

            此時,期中考試后的家長會估計都開完了,我猜有很多憂心忡忡的父母跟老師吐槽孩子:“太不自律了!”

            比如,他不能好好坐定寫作業,上課時總是扭來扭去。讓他讀一本書,一會兒就走神了,東張西望,不能集中注意力……

            這些情形,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不夠自律”的表現,似乎怎么說怎么勸都沒用。當然,父母也一定會遍尋方法,試圖培養孩子自律。

            什么是自律呢?

            據說“自律”一詞語出《左傳》,指在沒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能自己要求自己,化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規則法度,約束自己言行。顯然,這是行為的社會化表現之一。換言之,它不是人類行為的本能,養成自律必須有一個過程,也需要特定的條件。

            對兒童而言,養成“自律”,顯然不單純是為了今后提升學習效率,孩子的自律,是評價其具備全情投入特定情境事件時所具有的某種社會化能力。而孩子的“全情投入”,則需要一個在他可預知、可控制的環境下,才能實現。

            “可預知,可控制”的環境,通常約等于心理學常常提及的“安全感”。

            撫養者和長期生活節奏的穩定,讓孩子安心

            有很多介紹“安全感”的兒童養育書里,都著重強調它的重要性,而往往忽略了培養安全感的“落地”措施。

            比如說,強調母嬰之間的依戀關系,是安全感建立的核心,然而,母嬰之間,或養育者與嬰兒之間,到底該如何互動才能更好地營建安全感呢?

            我們觀察“好的養育”,大概會具備以下幾個因素:

            主要照顧者要穩定 母親或其他養育者(如家中老人),我們都建議盡量穩定。我們發現,在一些家庭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頻繁交替撫養嬰兒,嬰兒往往更容易表現出難以安撫的情形。

            我們可以用成人的體驗來做一個類比:每個人都“自帶節奏”。生活習慣不同、節奏各異,如果成人頻繁用“不同的方式”去生活,必然引發當事人的不適感。而類似的不適,在嬰兒那里,往往帶給他混亂的感受。嬰兒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適應養育者頻繁更替所帶來的變化,這個不穩定,不利于建立嬰兒的基本安全感。

            日常生活節奏的穩定 這個很容易被忽略。總有不少初為父母者,太想要帶著孩子“出去見世面”了,比如特別喜歡帶著嬰兒頻繁遠行,每個周末都給幼兒安排眼花繚亂的外出項目……換言之,即便養育者穩定,但日常生活節奏混亂,也無法為孩子營造出穩定感,長途旅行僅僅是一種“極端”而典型的表現而已。

            通常情況下,對于3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嬰幼兒難以區分和理解時空上的差異,旅行的新奇刺激恐怕只限于成人去體驗,而留給嬰兒的,只是不斷適應帶來的壓力與焦慮。嬰幼兒原本就會“放大”很多感官體驗,比如,嬰幼兒對聲光電等一系列刺激十分敏感,小寶寶甚至會被自己放的一個屁嚇哭。這一點還解釋了為什么有些家長會覺得帶很小的孩子出去玩,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頻繁遠行后,嬰兒即便回到熟悉的家里,可能表現出比以前更難安撫。

            過度隨意的狀態延續到學齡期,孩子易受干擾

            恰恰是養育者的穩定,日常生活節奏的穩定,帶給了嬰兒“可預判”的直覺感受。通過“母嬰觀察”我們看到,在穩定狀態下生活,每天上午吃過早飯,母親開始穿外套時,嬰兒就會表現出異常的興奮,他憑直覺知道,馬上媽媽就要帶我出去玩了。這種最初的對生活的預判和“可控感”,就是安全感的雛形,恰恰是這一類核心感受,養成了日后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我是可以預判的,此刻我可以等待,未來會按照我的判斷發生。

            所以說,穩定撫養者和長期穩定的生活節奏,是一種養成安全感的“落地”措施。反之,如果嬰兒每天的活動、休息時間都不確定、不穩定,那么他自然也難以建立起“可預判”的直覺感受。

            這一點在“母嬰觀察”中也有反映:如果母親常常不觀察孩子的需要,任憑自己的生活、工作需要,方便喂奶就喂奶,突然有空想帶孩子玩就出去,孩子往往會表現出精神萎靡,睡不踏實,進食也有困難。孩子再大一點,則可能出現其他困難,比如在幼兒園里無法投入地玩游戲,聽故事時心不在焉,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擾,無法全情投入。

            當類似這樣的狀態延續到學齡期,則引發了家長的焦慮,這時父母可能會說:我的孩子不夠自律。

            所以在進幼兒園前,請盡量給孩子提供穩定的照顧者和穩定的生活節奏。

            穩定的規則感有助于自主安排時間

            穩定的規則感 如果以上都能做到,那么還要注意穩定的規則感。在規則不穩定的情境中養育的孩子,長大后較難教育,說什么都不聽,誰說都不行,越長大越“難管”。

            穩定的規則就像交通信號燈一樣,一旦建立就不宜朝令夕改。道理很簡單,我們誰也不愿意某天出門時,突然發現紅綠燈的規則完全變了;而過了幾天,又變回了紅燈停、綠燈行……

            同樣的道理,當父母與孩子作約定時,無論事情大還是小,規則建立要慎重,而一旦建立規則,則需要在家長的維護下,堅定地執行。有時在多人撫養的情境中,規則也不穩定,比如爸爸有爸爸的規則,媽媽有媽媽的規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又各有標準……

            不僅如此,除了多人撫養的情境外,即便養育者穩定,規則不穩定的現象也不少見。比如,孩子在游樂場玩耍,父母如果不加設定,突然告訴孩子“我們要回家了”,孩子往往留戀難舍,極端不情愿。在這種情形下,有些家長會強行帶孩子走,而有些家長雖然“拗不過”孩子的興致,允許孩子繼續玩,但一等再等后,卻最終因忍無可忍而強行帶孩子離場。類似這樣的處理,無論是“言出必行”的“果斷”,還是“忍無可忍后的雷厲風行”,多是隨著家長的心情而定。類似情況如果成為常態,孩子在投入游戲的過程中就難以專注,他會擔心自己會隨時被帶走,游戲活動變得既無法預期,也不可控制。

            再以游戲時間為例談規則的建立。父母可以在游戲過程中,提前5分鐘告知孩子,還有5分鐘就要離開,做好準備;時間一到,就堅定地帶孩子離場。針對較小的孩子,我們可能還需要每過一分鐘,就告知孩子剩余時間還有幾分鐘。因為較小的孩子沒有確切的時間感,成人所說的5分鐘,在他們的內心感受中并無概念。

            注意這樣的細節,是在幫助孩子逐漸明晰時間的感受。在這樣的提示和幫助下建立規則,更容易使孩子全情投入到游戲中,在他日后進入學齡期時,能有效地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

            總之,在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里,在比較明晰的規則和節奏里建立起基本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在日后全情地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所以說自律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能力,而不是責罵或教訓的結果。

            薛暢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污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女人自慰AA大片| 久久久久国产午夜| 欧美xxxx喷水|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美女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中文字幕在线| 好大好爽快点视频|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欧美色图你懂的| 免费在线色视频| 色偷偷www8888|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一级肉体片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岛国免费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录像 |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