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白衣為甲 用生命赴使命——戰“疫”醫護群像

          2022-05-10 09: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上海5月9日電 題:白衣為甲 用生命赴使命——戰“疫”醫護群像

            新華社記者周琳、楊有宗、袁全

            當疫情讓上海按下“慢行鍵”,有一群人卻逆行飛奔,和病毒賽跑。

            在浦江兩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數萬醫護人員,白衣為甲,在ICU展開“生死時速”、在方艙細心呵護病患、在采樣點筑起社區堡壘,用生命赴使命。

            攻重癥,戰斗在前沿陣地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一名體重3340克的女嬰經剖宮產手術順利分娩,母女平安。本輪疫情以來,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已經誕生了100多個寶寶。

            公衛中心是上!袄吓啤毙鹿诜窝谆颊呒惺罩味c醫院,收治的主要是“老、小、孕、重”等特殊患者。107歲老人康復出院,百余位新生寶寶呱呱墜地……這里被稱為病毒時刻在“敲門”的地方。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受訪者供圖)

            率隊支援雷神山,最后一批撤離武漢……如今,中心主任范小紅正帶領團隊在這一前沿陣地,攻克重癥“堡壘”。“病情越嚴重,各項指標就越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急劇變化,對每一個特殊的病例,都要定向施治,因人施策。”范小紅說。

            重癥救治是半點都耽擱不得。許多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肺部反應并不明顯,但感染“真正損害的是一個系統”,“凝血系統、肺泡上皮系統……這些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老年人本身就處于一個非常脆弱的平衡狀態,稍微有一點負擔就會打破平衡!鄙虾J泄l中心呼吸與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張曉林說。

            3月末以來,公衛中心幾乎每天都在搶救病人,由于患者基礎性疾病復雜多樣,不僅需要多團隊、多科室協力完成,還需要心細如發、“一人一策”,一個危重癥患者需要十幾個醫護。重癥護士每天工作8個小時,分時間段為患者注入胰島素、抗生素、升壓藥、鎮靜劑、營養液,并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隨時調整用藥,“有的人比較敏感,哪怕多注射零點幾毫升,血壓就會升得很高!

            “我們是守護重癥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線,再累、再難也一定要扛住!睆垥粤终f。

            為了千方百計降低病死率,重癥救治必須“關口前移”。在瑞金醫院盧灣分院,來自湖南湘雅的重癥醫療隊和瑞金的團隊共同打造“階梯”模式,讓8張ICU床位也能最大限度運轉;在上海老年醫學中心的ICU病房,護士把工作點位前移至病區走廊,希望能早一秒發現、早一分鐘處置突發狀況;在仁濟南院,每天都有定時定點的“云會診”,院士大咖線上“支招”……

            瑞金醫院盧灣分院ICU病房(受訪者供圖)

            “上海在原有感染、呼吸、重癥專家基礎上,充實了心腦血管、內分泌、消化、泌尿、腫瘤、中醫、婦產科、兒科等方面專家,建立了500多人的綜合救治專家組,與各定點醫院專家組對接,下沉專家力量,全力開展救治!鄙虾J行l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說。

            摳細節,托舉起“生命方舟”

            離東海大橋不遠的上海臨港方艙醫院,數千名感染者正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與病毒斗爭。這里有1.36萬張床位,是上海規模較大的一個方艙。至今,已治愈出院感染者超4萬人。

            在上海臨港方艙醫院指揮部,臨港方艙醫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正穿著一身洗手衣,腳踩一雙白色膠鞋在電腦前工作,屏幕上顯示的是方艙醫院內不同病區的實時畫面!跋词忠+膠鞋”,方便穿脫防護服,這身著裝是經常進出方艙醫院污染區醫護人員的標配。

            接到任務、完成改造、接收感染者……臨港方艙醫院只用了8天時間。馬昕回憶說,他每天到建設中的方艙醫院,沿著廁所坑位、洗手臺盆一一查看,看下水順暢程度,看水龍頭出水量,看有沒有漏水等!叭绻婚_始沒有建設好,急著馬上接收患者,反而在后期容易出現‘腸梗阻’或‘消化不良’現象,不利于醫院的高效運轉!

            4月15日,馬昕(右四)在與同事溝通工作細節(新華社記者楊有宗 攝)

            從4月5日開始接受第一批感染者至今,這里一直處在忙碌狀態,最多一天入院人數超過6000人!拔覀兲岢鲆小裏嵋粌簟哪繕耍簿褪菬犸、熱水、熱被窩,以及廁所干凈,而且一定要讓感染者隨時看到醫護人員。”馬昕說,對于來到陌生環境的患者來說,隨時都能看到醫護人員在,會讓他們安心。

            在這個方艙,曾發生無數令人難忘的故事:江蘇省援滬醫療隊隊員崔媛(化名)支援一線,卻騙父母自己還在南京“上班”,結果發現父母被感染,父親還住進了同一方艙,父女在方艙淚目相逢;九旬老人王漫如,是第一批抗美援朝醫療隊成員,并榮立三等功,為祝福她順利出艙,醫護人員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儀式……

            王漫如老人在臨港方艙醫院休息(新華社記者楊有宗 攝)

            “走出方艙醫院,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馬昕告訴記者,前兩天,他在瀏覽有關臨港方艙醫院的一條新聞時,無意間在評論區看見了這樣一條留言:“馬醫生,我還等著你給我取骨釘”!白畲蟮脑竿褪潜M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好多老病人還在等著自己。”馬昕說。

            截至5月5日24時,上海市、區兩級方艙醫院在院人數分別降至3.96萬人和7.65萬人,較高峰時的8.64萬人和18.48萬人,下降了一半還多。下一步,上海將根據疫情形勢和新增陽性感染人數的實際情況,保留足額的可用床位數,同時對方艙進行分類調整。

            全速跑,門急診應開盡開

            5月4日,為切實解決群眾就醫需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面恢復所有類型門診服務,僅4日上午門診量就超過5000人次。應開盡開、救治不停,大型公立醫院運行“如常”,是疫情穩中向好的一個信號。

            當日下午2時左右,在中山醫院門診大樓門口,前來求醫問藥的市民絡繹不絕。電梯間里,記者遇到了來自徐匯區的韓先生,他說:“我們來自‘管控區’,提前一天跟居委會申請,在互聯網醫院上做好預約,今天按時來就診,之前還有一些擔心,但今天看下來整體還算方便!

            中山醫院門診畫面(新華社記者袁全 攝)

            過去一段時間,急診始終處于開放狀態、保持高位運行;線下危重患者手術不停,線上互聯網醫院“云會診”……在陽性感染者不時“突訪”的情況下,醫院想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并非易事。

            數據顯示:近兩月中山醫院急診多次單日接診量超1000,較平日上升42.85%;救護車單日接診量較平日上升68.33%。

            中山醫院肝移植手術(受訪者供圖) 

            4月27日,中山醫院上演了一場無縫銜接的高難度“生命保衛戰”。當天下午4時許,由樊嘉院士、周儉教授帶領的肝移植團隊在手術室緊鑼密鼓進行手術。在肝外科、心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團隊醫務人員的“保駕護航”下,患者姚女士全程情況平穩,手術順利,歷經5個多小時平安返回肝外科監護室,如今已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正在康復中。

            中山醫院是國內標志性的大型公立醫院,其門診全面恢復,給眾多期盼已久的人帶來信心!耙咔槠陂g中山醫院門急診、手術等醫療救治工作從未停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保障患者救治,是公立醫院應有的職責與擔當!敝猩结t院院長樊嘉說。

            浦江戰“疫”仍在進行,白衣戰士全力以赴——疫情不散,他們不退。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91福利视频一区|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伊甸园在线观看国产|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84pao强力永久免费高清|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最新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在线看|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直播| 国产精品第6页|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 欧美18www|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男人j进入女人j内部免费网站|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男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do|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视频啊视频|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