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多角度探索 全方位保護(美麗中國·國家公園設立一年來②)

          2022-11-16 08: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橫跨岷山、秦嶺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不僅生活著1340只野生大熊貓,還分布有川金絲猴、紅豆杉、珙桐等野生動植物8000余種,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自去年10月正式設立以來,大熊貓國家公園在依法依規管控、科普宣傳、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每天清晨開始工作前,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夾金山林業局護林員龍崇江總要做個深呼吸。

            “我做護林工作近20年了,真真切切看著森林越來越繁盛。”拿出手機,他興奮地展示拍攝到的小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后,龍崇江和同事們還主動提高了巡護頻率。“夾金山是國家公園的一部分,我們要守護好這里!”龍崇江說。

            推動司法創新,強化依法依規管控

            龍崇江還記得,2021年7月底,他接到林區有人盜伐的消息,匆匆趕到現場后,發現合抱粗的槭樹被砍得只剩了樹樁。一時間,龍崇江心疼得說不出話。

            滿山蒼翠林木是野生動物珍貴的棲息地。警方迅速介入,抓獲了6名盜伐者。“法院一般會判決盜伐者通過經濟賠償、補種補栽來彌補林區損失。”龍崇江有些擔憂,“補種的幼樹長成還要很多年,眼下這里被破壞的生態怎么辦?”

            為生態修復“調時差”需要司法創新。負責審理本案的寶興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季強介紹,研究相關法律后,法院決定嘗試采用“碳匯”修復方式。結合相關機構的專業建議,法院制定了修復方案,再由法官們耐心釋法說理,6名被告人在常規修復判決基礎上自愿認購了24噸碳匯。“這些碳匯將用于抵消生態環境受損地的碳排量,及時達到替代性修復的效果。”季強說。

            2021年4月,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設立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環境資源案件施行跨區域刑事、民事、行政、恢復性司法執行“四合一”審判模式集中管轄。

            “生態法庭始終將恢復受損生態環境作為環境權益保護的最終目標。”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副院長周冀介紹,秉承“誰損害誰修復,誰破壞誰賠償”的原則,生態法庭不斷創新符合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環境特點和環境司法訴訟規律的裁判方式,積極探索代償修復、替代修復等多種生態環境修復責任承擔方式。截至目前,生態法庭已受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212件。

            今年7月,跨區域林長制法官工作站——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林長制司法保護成都片區法官工作站揭牌成立。“生態法庭將繼續嘗試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統一執法標準,探索國家公園管理、執法、司法跨行政區域的銜接機制。”周冀說。

            立足地方實際,兼顧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

            小雨剛歇,屋前連綿的群山在晴空渲染下美如畫境。

            四川省綿竹市清平鎮鹽井村村民付若強以前最討厭陰雨天,“灰塵被雨沖下來,能把樹染成黑色,路上泥多得沒法走。”清平鎮磷礦資源豐富,磷礦開采曾是當地支柱產業。“在礦上掙錢不少,但周圍的環境越來越差。”付若強說。

            生態賬越欠越多,轉型迫在眉睫。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后,清平鎮積極推動轄區內四川九頂山自然保護區探采礦權有序退出。

            按照“礦區變景區、礦車變火車、礦工變第三產業從業者”的思路,清平鎮充分挖掘國家公園生態旅游資源,不僅先后建設童話小鎮等特色項目,曾經礦井中的運輸小火車也被升級為觀光火車。看到游人越來越多,老付心里也有了底,他拿出積蓄開了民宿,實現了全家“產業轉型”。

            老付沒有經營經驗,剛開始生意不溫不火。當地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后,不但給予“民宿提升”補貼,還請專業設計師上門服務,幫老付完成民宿的主題改造。很快,老付家的民宿就成了網紅店。如今,依靠民宿,老付每年能掙不少錢。“國家公園給我們帶來了好日子!”老付說。

            為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大熊貓國家公園堅持先立后破、順向改革。四川省先后出臺相關辦法和方案,計劃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內近200宗礦業權退出任務。公園外,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游、科普游憩、熊貓文化等生態友好型產業,出路更多、勢頭更足。

            在礦山跡地等受損區域,四川省已采取人工干預措施陸續恢復大熊貓棲息地26.56平方公里,并重點建設了拖烏山、泥巴山等7條生態廊道,增強棲息地間連通性。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一年來,四川片區大熊貓野外監測年遇見率由135只上升到178只,同域分布的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系統保護均得到有效加強。

            “四川會以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的初心,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真正實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張紹軍說。

            普及自然教育,生態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初冬時節,瓦屋山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在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大熊貓國際森林探秘學校開設的森林巡護探秘營,孩子們走進自然,尋找野生動物的蹤跡。

            在野外撒下各種食物,隱紋花松鼠、毛冠鹿應邀而來,一堂動物食性科普課在林間展開;錨定一枚足跡追尋,安裝好紅外相機,小熊貓的身影被抓拍下來;根據營地發放的鳥類“藏寶圖”,細心的孩子甚至能自主找到紅腹角雉、金胸雀鹛等珍稀鳥類的棲息地。

            “在營地每一天都是新體驗,我對探索大自然更有興趣了。”回憶起作為“小小巡護員”的經歷,8歲的朱云卿收獲頗豐,“長大后,我想為自然保護做更多貢獻。”

            “有了優質的生態資源,我們可以把自然教育做得更新、更有現場感。”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監測隊負責人宋心強說,一年來,當地的自然教育體系豐富不少,包含了森林巡護等多種項目。

            從自然教育入手,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實踐。滎經縣委書記古玉軍介紹,建設自然教育載體的過程中,國家公園內原有的科普科教中心、巡護路線等設施得到優化改造,周邊大量社區中心、閑置學校等場所被盤活,全縣文旅產業也隨之升級。

            依托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四川省發布《關于推進全民自然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建設,目前已成功打造“綠色小衛士”“熊貓少年”等一系列自然教育品牌,生態體驗參與者達到100萬人次。

            通過實施自然教育“千人計劃”,四川省評定國家和省級自然教育(研學)基地30處,線上線下自然科普宣教受眾達到3億人次。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6日 13 版)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巨粗挺进女县长|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西西人体44rtwww高清大但|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电影|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97精品在线观看| 幻女free性zozozoxxxxx|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国内| 免费看小12萝裸体视频国产| 金8天国欧美视频hd黑白| 国产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日韩剧情片电影网址|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爱情岛论坛在线视频| 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的作文| 花季传媒下载免费安装app|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69成人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黄网站|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