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

          2011年06月03日 22:11:0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 歷史銘記著這一天——1984年10月15日,中國首個南極考察隊出發前夕,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親自揮毫,為考察隊寫下“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題詞。

            2009年10月15日,時值中國南極考察25周年之際,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正是這一光輝題詞,指引著中國南極考察走過25年的非凡歷程,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極地考察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信念,無論中國的極地考察事業如何發展,和平利用南極的口號永不過時。

            “一船三站”格局基本形成

            梳理25年來中國南極考察事業的發展脈絡,陳連增指出,中國的極地考察提出于20世紀50年代,醞釀于60年代,起步于80年代,全面開展于90年代。

            1983年,中國正式加入《南極條約》,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成員。1984年10月,中國首支南極考察隊組成,開啟了對南極科學探索的遠征。1985年2月,中國在南極建立了首個考察基地——長城站。1989年2月,中國又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成第二個考察基地——中山站。2009年1月27日,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昆侖站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建成,標志著中國從極地考察大國向極地考察強國邁出關鍵一步,實現了中國從南極大陸邊緣向腹地挺進的歷史性跨越。

            經過25年的發展,中國已基本形成以“雪龍”號科考船和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一船三站”為平臺的總格局,成功組織了25次南極科學考察,累計近4000人次進入南極地區。“南極的風霜雪雨、嚴酷冰情以及高寒缺氧等惡劣的自然環境,使中國南極考察隊經受了冰雪的洗禮,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專業化考察隊伍,這是中國南極考察最寶貴的財富。”陳連增說。

            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陳連增說,經過25年戰風斗雪、艱苦卓絕的實地科學考察,中國的南極科考工作者獲得了大批極其寶貴的數據、資料和樣品,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其中,在地質研究方面,通過對泛非構造運動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了對東南極地殼演化的認識。同時,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考察隊采集了近1萬塊南極隕石標本,使中國南極隕石擁有量躍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科學家還初步完成了中山站至冰穹A地區冰川學基本觀測剖面的觀測,為中國開展南極內陸冰蓋研究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開拓了埃默里冰架與海洋相互作用這一新的研究領域,使冰川學研究更廣泛地與國際前沿研究結合起來。

            此外,在生態學、冰川學、南極近現代環境演化、日地空間環境、南大洋考察、氣候、地震觀測等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也取得了優異的科研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南極這個冰雪世界的認識。

            “但在我看來,25年來中國在極地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大的成果還不夠,”陳連增坦率地說,“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科學家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與我們的綜合國力直接相關。”

            他認為,過去由于中國國力較弱,國家沒有對極地科研投入太多資金,導致科研人員往往依靠申請基金項目或是僅憑個人興趣,帶著各自的課題前往南極,因此難以形成撼動國際極地研究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現在從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后勤支撐平臺來看,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因此,這是我們今后要加強的工作。”他說。

            力求“軟”“硬”實力雙突破

            談及中國未來的極地發展戰略,陳連增指出,國家海洋局目前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明確極地考察的國家目標,這一目標大致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進一步加深對南北極的認識,尤其是南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資源狀況等;二是進一步強化中國在南北極的實質性存在,進行綜合性的科學考察活動;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極地事務,確立中國在南北極事務中的戰略地位。

            陳連增透露,為實現上述目標,國家海洋局將同時從“軟實力”與“硬實力”上尋求突破。在“軟實力”方面,通過設立極地考察領域的重大專項,切實提高中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水平,圍繞重大科研問題,由國家統一部署和投入,整合國內的科學家進行研究,爭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在“硬實力”方面,也將多措并舉。陳連增表示,為進一步增強極地考察的后勤保障能力,國務院目前已批復同意我國自主建造一艘極地破冰船。此外,破冰船的碼頭基地建設也將加緊進行,倉庫、培訓基地等配套設施的建成,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具有獨立極地考察基地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中國還將在南極考察站配備一架固定翼飛機,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保障能力。

            中國自購的一架能一次性吊裝5噸重物的卡莫夫直升機(Ka-32)日前也正式入列中國極地考察。“這標志著極地考察卸運物資將逐步向傳統的冰上卸貨和手拉肩扛式建站告別,最大限度地降低科研人員的工作強度和風險,也標志著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陳連增說。

            “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主權歸屬的陸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盡管《南極條約》暫時凍結了相關國家對南極的領土主張,但圍繞南極領土與資源權屬的明爭暗斗一刻都沒有停止。在這種形勢下,鄧小平“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口號是否依然適用?

            陳連增對此的回應斬釘截鐵:“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只要《南極條約》存在一天,我們‘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大旗就要高舉一天,因為《南極條約》的宗旨就是和平利用南極,禁止軍事活動。”

            “我們希望南極是被和平利用的。在未來,人類能以和平的方式利用南極,這將是人類共同的福音。”他說。

            陳連增指出,在南極事務問題上,中國的發言權正隨著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的發展壯大與日俱增,尤其是昆侖站的建立,更讓中國作為《南極條約》協商國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昆侖站是目前南極洲海拔4000米以上的唯一的科學考察站,陳連增表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合作,利用昆侖站這一平臺開展極地科學研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愿為人類探索南北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双腿搬开让男人桶| 欧美性巨大欧美|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一进一出60分钟免费视频| 欧美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全彩熟睡侵犯h|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蜜桃成熟时3d国语|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青青草国产在线|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精品小视频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丰满肥熟在线观看| 18videosex日本vesvvnn|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小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tube6xxxxxhd丶中国|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地区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性伦片美国刺激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