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守護汶川大地震“災難瞬間”

          2011年06月03日 22:04:2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震后三年的北川縣老縣城,生者早已離去,對逝者的關愛卻在延續。

            占地0.9平方公里的北川縣老縣城遺址區內,一座長254米、高18.8米的攔沙大壩方才竣工,它將保證這片掩埋數千名地震遇難者遺體的廢墟免遭雨季頻發的泥石流侵襲。

            北川老縣城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8.0級地震中被夷為平地,全縣約2萬人遇難或失蹤,幾乎占到大地震遇難與失蹤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震后視察北川老縣城時指示:再造一個新北川,可將老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

            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這段歷史,并保留必要的證據,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長葛劍雄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胡光偉說,除了為歷史存照,遺址也為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民眾留下永久紀念,能夠幫助他們通過緬懷逝者來忘卻悲傷。

            為“凝固”大地撕裂的一刻,政府機構迄今已花費兩年時間。

            2009年6月,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成立,隨后啟動地質災害治理和建筑物支撐加固工程,守護這座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地震廢墟,并為來訪者開辟一條安全肅穆的祭奠通道。

            “保護地震遺址,告慰罹難同胞!北贝ɡ峡h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指揮長李正壽告訴記者,震后政府將包括北川老縣城在內的四處重要遺址納入整體保護,使其成為汶川特大地震歷史與精神回顧的載體。

            除了建立攔沙壩,指揮部還在老縣城周圍的山體密集鋪設防止山石滾落的防護網,并疏浚整治河道,對14處23幢震損建筑進行了加固支持。

            據指揮部紀委書記趙凱生介紹,攔沙壩主要用于攔截北川老縣城南側三面而來的泥石流,正在進行的河道治理和防洪堤建設工程旨在消除由堰塞湖泄洪和汛期暴雨導致的河道抬升對老縣城形成的威脅。

            據李正壽介紹,國家斥資4.2億元保護老縣城遺址,上海同濟大學專家于09年底制定出詳細保護規劃。

            他說,老縣城遺址不但記錄下地震瞬間,同時承載祭奠地震遇難同胞,警示人類敬畏自然,弘揚抗震救災精神以及開展地震科學研究等功能,對它的保護遵循“原真性”、“可逆性”、“分級分類”和“最小干預”等原則。

            “例如,對老縣城面貌的修復做到‘原址原貌’,對建筑物的支撐加固做到‘可拆卸’,對為接待來訪者而建的配套設施做到盡量簡化!崩钫龎壅f。

            行走在老縣城遺址內,盡管約一米高的護欄將來訪者與建筑物相隔,但災難毀滅的過去卻清晰定格:因房屋翻折而令人平視可見的吸頂燈、四處散落的衣物與煙頭、落滿灰塵的布偶、標明“學生出入、車輛慢行”的指示牌、由床單和被套結成的“生命之繩”……種種細節靜默訴說著這座縣城的往昔。

            地震遺址能讓人們直觀感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并學會珍惜,胡光偉說。

            日本《每日新聞》記者上個月在一篇題為“三年后再訪北川”的文章中描寫道,“各個災區均在重建之中,只有此地,整個城區被作為‘遺址’保存下來,不禁讓人產生時間已停止腳步的錯覺!

            “目前,日本大地震災民的生活也正在重建之中,如何將災難的記憶留存后世?”這名記者在文中發問。

            “老縣城遺址肯定應當保護起來。逢年過節我們可以前去祭奠。”北川老縣城居民劉女士說。她有8位親人在地震中遇難。

            “我們不能忘記,美麗的新縣城是用生命換來的。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好好保護老縣城遺址”。她說。

            2010年5月起,老縣城遺址向公眾“適度開放”,每天接受1000名事先預約的來訪者。

            “民眾來寄托哀思,對遇難者家屬是一種安慰。”趙凱生說。

            為保證逝者安息,指揮部樹起以中、英、日、韓四種語言書寫的標識以提醒來訪者舉止:“給逝者一份安寧,給生者一份安心”、“親人安息了,我們還忍心驚擾嗎?”……

            同時,指揮部將新近修建的防洪河堤同時改建成路,以避免車輛經過集中掩埋遇難者的公墓。

            “目前遺址中的紀念主干道原本是縣城交通樞紐,是通往北川多個鄉鎮的必經之路。堤路結合可使車輛繞行,使逝者避免受到驚擾!壁w凱生說。

            在距離北川老縣城遺址近3小時車程的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內,數十個形同十字架的黑色木質標識矗立在山丘上,標識下方110米深處安息著780余名瞬間被山石掩埋的東河口村地震遇難者。

            守園人何先通告訴記者,“這種標識叫作‘穿斗’,是本地一種傳統建筑結構!┒贰瘶淞⒌牡胤揭馕堆诼裰彝ァOM┒贰茏屖耪吒械郊业臏嘏!

            然而,在震中汶川縣映秀鎮,廢墟的去與留卻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選擇。

            “映秀的情況與北川老縣城不同,我們需要原地安置居民。在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留下大片廢墟會給人帶來陰影。”汶川縣副縣長劉偉說。

            此外,應邀為映秀鎮設計抗震減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世界知名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也持類似看法。

            這位曾任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師的建筑藝術家在一封寫給當地政府的題為“為了忘卻的紀念”的信中說,“從這場災難中幸存下來的人,長久的面對這幅殘酷的畫面,對他們的生活也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他建議,將此處的廢墟漸漸掩埋。

            事實上,三年中北川老縣城遺址內的悲慟氣氛也在悄然變化。

            原來黑底白字的條幅和標語漸漸被改為藍底白字,減少一分沉痛而增添一分平和。同時,指揮部還考慮將公墓上方懸掛的“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難同胞”字樣中的“悼念”一詞改為“緬懷”。

            趙凱生說,做出這些改變是為淡化悲傷的氛圍,伴隨地震三周年的到來,希望民眾能將悲傷定格。

            “根據中國傳統禮儀,三年的服喪期應當結束了,讓我們一起告別悲傷!”葛劍雄說。

            “我們輕輕的來,我們輕輕的走,留下一份思念,不帶走一片云彩!痹诶峡h城遺址出口處,靜立著這樣一塊標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成年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狠狠操天天操视频|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日韩系列第一页|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124du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婷婷婷| 高清一级做a爱免费视| 跳蛋在里面震动嗯哼~啊哈...|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 日韩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天天色天天操天天|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日本电影和嫒子同居日子|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波多野结衣中文无毒不卡| 午夜毛片不卡高清免费| 菠萝菠萝蜜视频在线|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2021成人国产精品|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另类小说图片综合网| 免费黄色网址网站|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高清| 亚洲性图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