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黑龍江黑土層退化嚴重 糧食產量一半靠化肥

          時間:2012-06-21 09:44  來源:廣州日報

            曾經肥沃的黑土,如今卻面臨著重重危機。

            龍江縣正在農田邊干活的大爺。

            龍江縣的玉米田。

            立于嫩江縣廣場上的拖拉機。

            化肥過量使用、種高產作物和風沙侵蝕威脅“北大倉”

            一聲拖拉機的轟鳴,打破了黑龍江嫩江縣良種場里清晨的寧靜,青年們趕往土坡的另一邊,耕種那一望無際的大豆地。

            6月的黑龍江,田地間依然是綠意盎然,少了幾分中部地區的繁花似錦,多了幾分“遲到”的悠然。

            去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產連續第8年奪得大豐收,糧食總產量首次超過連續10年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的河南省,一躍成為全國第一產糧大省。

            黑龍江,這個曾經的“北大荒”,在成就了“北大倉”的輝煌之后,獲得了它前所未有的榮光。

            但是,在耀眼的榮光“背后”,或許很少有人能夠看到它的“真實”。連年增高的化肥使用量、“高產”的農作物結構調整、風沙侵蝕的威脅,都讓黑龍江引以為榮的“黑土地”,正如時間一樣,悄無聲息地在指縫中慢慢溜走。

            黑土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下降70%、黑土層厚度減少了近一半,專家指出,這些數字昭示著,我們如果還沒有認識到黑土流失的嚴重性,不久的將來,或許將會失去這片“美麗的黑色”。

            現狀:

            糧食產量的一半靠化肥

            不用化肥,土地最高減產60%

            6月14日一大早,龍江縣黑崗鄉黑崗村72歲的喻殿富就來到自家的玉米地里干活兒。 對于已經與黑土地“合作”了一輩子的喻殿富來說,如今的“高產”時光是最美好的,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他介紹說,過去地里施的都是農家肥,草木灰造的,現在已經基本上沒人造了。“不抵現在的化肥,化肥力量大啊。”所以,現在都用化肥,至少要用個兩三茬肥。“施底肥、追肥、上尿素,這些都能讓產量高。”

            “我們現在糧食產量的一半,是靠化肥支撐的。”黑龍江土肥管理站站長胡瑞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黑龍江省土壤肥料協會會長、黑龍江省土壤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胡瑞軒告訴記者,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黑龍江化肥的用量增加了將近十倍。 “玉米過去一畝地也就2000多株,現在平平常常的就3500株,多的四五千株。”植保、病蟲害減少、密植等多個因素,也“助力”了現在糧食的高產。

            一直致力于保持黑土土壤質量的胡瑞軒,曾經做了個實驗,專門有幾塊兒地不施化肥。結果,那一年這幾塊兒地的糧食產量平均減產40%左右,最高減產量能達到60%。不施化肥馬上減產,說明土地本身的供營養能力下降,得靠外來養分來供給。

            他們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把種子、化肥、密植等變量的因素都排除以后,黑土地的自然產量,還沒有過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

            “大豆之鄉”變成了“苞米之鄉”

            近年來,盡管嫩江被稱為“大豆之鄉”,但是真正愿意種大豆的農戶,可以說已經比較少了,因為大豆“產量低”、“價錢也不高”,比起高產的苞米,農戶一年的收入最多能相差不止一倍。

            “種大豆會對土壤的氮元素有一定補充,但是玉米、小麥等高產作物就不會。”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科技科科長許靖華告訴記者,以往的輪作方式,基本上種三年黃豆、種兩年或一年的玉米,但是現在由于玉米高產、價高,許多時候三四年都不會輪作一次。

            這種情況下,也客觀上令黑土土壤種的養分流失加劇,使得黑土地更加“孱弱”。此時的黑龍江也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如果輪作種大豆,將意味著“減產”,而如果一直種玉米,也將會面對“化肥依賴癥”的高風險。

            黑龍江大豆面積只剩3000多萬畝

            胡瑞軒介紹說,過去黑龍江的地產作物,大豆的面積,最高的時候占到6000多萬畝,每畝地的產量也就在400斤左右,但現在玉米6000多萬畝,平平常常就能夠達到每畝1000斤以上。水稻達到5300多萬畝,和玉米的產量也差不多。“大豆現在只有3000多萬畝了。”

            縣里的糧食如何增產,嫩江縣農業局副局長李鐵輝介紹說,近年來,縣里在增加玉米、小麥的種植,壓縮大豆的種植。去年玉米還是40多萬畝,今年就增加到了80多萬畝,嫩江縣有650萬畝的農田,目標是200萬畝。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成年人网址| 痴汉电车中文字幕|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 欧美1区2区3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的胸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777精品视频| 女人被男人桶得好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白白的肥岳嗷嗷叫|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欧美视频第二页|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日本xxxxx在线观看|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www.亚洲成在线|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最新视频-88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