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絡媒體走轉改】守陵老人:讓紅25軍烈士“回家”!

          2016年10月14日 14:58:21  來源:中國軍網
          字號:    

            【網絡媒體走轉改】守陵老人:讓紅25軍烈士“回家”!

            ■中國軍網記者 李晨

          【網絡媒體走轉改】守陵老人:讓紅25軍烈士“回家”!

            紅二十五軍烈士墓

            巍巍伏牛山,縱橫八百里,林密山高,峰巒逶迤。

            墓碑無言,大地含淚。

            10月10日,中國軍網記者來到位于魯山縣團城鄉的紅25軍烈士陵園。烈士陵園位于鄉間小路的盡頭,掩映于郁郁蔥蔥的山林間。不仔細尋找,很容易被人忽略,一如這支紅軍的故事,他們的長征路線從中原腹地直插北方,是紅軍長征地圖中一條孤獨的紅線。

            肅穆的陵園中,安坐著一位守陵老人,他叫范欽憲,今年64歲,是魯山縣團城鄉的一位農民。對每一位前來的祭拜者,范老都會向他們講述紅25軍在魯山縣的故事。

            范老擺在地上的布包,攤開著六七個紅色的榮譽證書,“我這些東西遠比黃金更重要!”

            “鄉親們常問我,守陵園一個月多少錢?我說一分錢都沒有,他們不少人挖苦我是‘傻子’‘二蛋’。”

            后來,為了回避鄉親們的嘲笑,范老就對鄉親們說,“每個月政府給2000塊錢,再加上我自己做生意,能有不少錢呢!”這十年的付出,也許只有范老自己才知道,遠不是能用“工資”能衡量的。

            守陵,一輩子的事業。

            1934年11月16日,紅25軍作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從何家沖出發向西挺進,途經魯山縣三天。

            這三天里發生的故事,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當年,紅25軍長征途經團城鄉瓦窯村,將5名傷病員留在老百姓家養傷。然而,紅軍剛走,土匪就殺過來,抓住了5名留守的紅軍,將他們活埋在一個坑里。

            這個坑位于一個小山坡上,經過多方確認,直到2005年7月,范老方才找到。由于年代久遠,打開墳墓時,墓室積水已達腰深,5位烈士死狀慘烈。

            范老一心想讓5位烈士“回家”,可村民卻勸阻“你不嫌晦氣嗎”,紛紛離去。

            范老一個人進入墓室,親手將烈士遺體請回團城鄉的陵園。

            2006年3月,政府重新修葺紅25軍烈士陵園,他便義務擔任團城鄉烈士陵園的管理人,并把家搬到了烈士陵園旁邊,這一守就是十年。

            2013年3月,范欽憲根據縣民政局提供的烈士名錄,奔波在團城鄉花園溝村、寺溝村等十多個地方,努力尋找烈士遺骨。他自費打下一口口棺材,將散落在民間的25名烈士骸骨一一請進了陵園。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當記者問起范老為何這樣做,范老講起一段家族往事。

            1944年,日軍占領魯山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范欽憲的父母帶著他的姐姐哥哥,一路逃荒要飯,到了團城鄉,住在一所破舊的老廟里。

            1945年,王震將軍的部隊經過魯山縣時,有一個連的八路軍戰士曾住在范欽憲的家里,他們不僅不拿家里的東西,還幫忙干農活,贏得鄉里老百姓嘖嘖稱贊。

            團城鄉解放后,他家分到了土地和房屋,從破廟里搬了出來。父母從小就告訴他,做人不能忘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生活。范欽憲將父母的叮囑謹記在心,從初中畢業以后,他就堅持為烈士掃墓,風雨無阻,至今已有45個春秋。

            如今,在他的精心照顧下,陵園內,樹木郁郁蔥蔥。紅25軍烈士陵園也被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都有2000多人前來祭奠紅軍烈士。

            歷史是靈魂的接力,犧牲是永恒的化身。

            “知黨恩、報黨恩。在我有生之年還會繼續堅守,要把革命烈士的故事和精神傳承下去。”范老動情地說到。

            10月10日下午,天空飄起小雨。“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活動河南站36名年輕記者來到張莊社區。

            “土坯房、茅草房、雞屁股是農戶小銀行,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這是當年張莊的民歌。

            “風景墻,別墅房,青山綠水變銀行,家家有項目,戶戶奔小康,社區栽下梧桐樹,滿天飛來金鳳凰……”,這是如今張莊的生活。

            歌是歷史,民歌是民心。

            當年紅25軍戰斗過的地方,如今正成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責任編輯:李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h视频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在线观看免费|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欧美多人野外伦交| 免费看v片网站|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免费视频| 上原亚衣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的mv视频|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jizz性欧美12|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67194av| 小莹的性荡生活37章|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网友自拍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日产2021乱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h片在线观看|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免费小视频|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肥大bbwbbw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