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清明猶記好家風——那些抗戰家書家訓背后的傳承

          2017年04月04日 12:01:0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清明猶記好家風——那些抗戰家書家訓背后的傳承

            新華社記者

            清明時節,是后人追思先輩的動情時刻。那些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的抗戰英烈后人,重溫家書家訓,更有著不同于常人的感懷與銘記。從他們的為人處世中體現出的好家風,也使優秀民族傳統在新時代得到薪火傳承。

            絕命家書字千鈞 不用英名做光環

            “寧兒: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這是東北抗聯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趙一曼烈士于1936年8月2日臨刑前給8歲的兒子陳掖賢(乳名“寧兒”)留下的遺書。陳掖賢的女兒陳紅一直珍藏著一份由她父親手抄的遺書副本。每每讀起它,陳紅都不禁涌出淚花。

            “當爺爺帶著父親去東北烈士紀念館祭奠奶奶時,父親放聲痛哭,回來后就用鋼筆在手臂上刺下‘趙一曼’三個字。直到他去世時,三個字依然歷歷可見。”陳紅說。

            陳紅告訴記者,父親連烈士證和撫恤金都沒有領,一方面是他不知該如何面對這份沉重;另一方面,烈屬的榮耀也讓他時刻警醒。父親常告誡她和妹妹,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奶奶的光環不是用來依附的。

            多年來,陳紅周圍的領導、同事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趙一曼烈士的后人。上世紀90年代,她一度因企業困難而下崗。“若不是認識我的省黨史研究室干部得知我的困難后,寫信給成都市領導反映,我恐怕就要在路邊擺攤做小生意了。”

            陳紅拒絕過多次“特殊照顧”,趙一曼犧牲地黑龍江尚志市的領導,多年來一直希望她到尚志宣傳“一曼精神”,并對她的工作生活做了安排。但陳紅婉拒了這樣的好意:宣傳奶奶我義不容辭,但我怕做得不好,玷污了她的名譽。

            “四平”家風育后人 辛苦求證慰忠魂

            抗日英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52歲的馬繼民是他的孫子。清明節前夕,他在爺爺的紀念碑前打開用紅布層層包裹著的一塊樺樹皮:“爺爺當年就是吃這個和敵人打仗的,這是我們的傳家寶!”

            “平凡中嚴要求、平常中有責任、平靜中不落后、平淡中懂知足。這是父母根據爺爺的言行總結出的家訓。”

            為幫助爺爺曾經戰斗過的地方發展紅色旅游,馬繼民接受吉林省靖宇縣邀請義務擔當顧問。為給當地節省費用,他拒絕住賓館,而是住在縣委為他設置的臨時辦公室里,每天拿著微型錄音機調查走訪,常常工作十幾個小時。

            也是在清明節前,吉林省敦化市民政職工鄢成帶領全家10口人來到舅舅陳翰章將軍墓前,追憶先人。

            1940年,時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的陳翰章,英勇犧牲,年僅27歲。2013年,陳翰章將軍身首在敦化市烈士陵園合一,鄢成被安排到當地民政部門工作。

            在14年抗戰中,敦化地區一直戰火不斷,很多抗聯戰士在戰斗中犧牲。由于當時條件艱苦,史料不足,很多后代沒有能力為犧牲的親人提供證明材料。他們知道陳翰章將軍情況后,紛紛向鄢成求助。為求證史實,鄢成利用節假日到各地檔案館查閱資料。他自帶干糧,坐硬座火車,住小旅館,每年幾乎花掉近一半工資。

            搜集抗戰歷史、尋訪老兵后代、開博客、開講座……李兆麟將軍72歲的女兒張卓亞的腳步愈加匆忙:近年來發布博文700余篇,“粉絲”達30余萬。

            家訓沒有寫在紙上、印在墻上,卻深深銘刻在黃驊烈士后人心中。“你們是黃驊的后代,對應做之事,別人做到一分,你們要做到十分。”74歲的黃魯彬是黃驊的女兒,她常常這樣教育孩子。

            “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每每讀到父親生前未能寄出的這封“絕筆家書”,抗日名將戴安瀾幼子戴澄東都會情不自禁流下淚水。

            “父親生前最喜歡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母親就經常用這句話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四人,一定要有國家情懷。”戴澄東說。

            今年16歲的戴德翎是戴安瀾將軍的曾孫女,雖然她出生時,太爺爺已經去世幾十年,但從戴澄東那里,她經常能了解到太爺爺的事跡。戴澄東平時在整理父親的文獻時,也會讓小孫女做些校對工作,讓她知道先輩的精神。

            替父見證夢圓時 盛世閱兵多感懷

            又是一年清明。82歲的蔡浙生老人牽著一歲十個月的小重孫柔軟稚嫩的小手,緩步走到父親蔡炳炎烈士的墓前,輕輕放下白色的花束。

            1986年,合肥鋼廠擴建到蔡炳炎將軍的安葬地,蔡浙生為此積極奔走。在合肥市的支持下,蔡炳炎將軍墓地遷往蜀山烈士陵園,蔡浙生遠在美國76歲高齡的生母也趕來參加遷墳儀式。

            母親的回國,給蔡浙生帶回了父親生前的豐富細節:淞滬會戰爆發后,蔡炳炎主動上書請纓。

            2015年9月3日,作為抗戰英烈后人代表,蔡浙生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看到父輩用血肉建成的強盛國家,他十分激動。讓他驚喜的是,離開閱兵現場時,大屏幕中正好播放著蔡炳炎的影像資料。

            “蔡老是個很正派的人。”合肥市廬陽區民政局優撫科科長孫龍告訴記者,老人家退休前是合肥市政協副秘書長,但從未因私事向組織提要求,孩子們都自立自強,最讓蔡老欣慰的是,小孫女考上了研究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凝視著父親的戎裝照,82歲的蔡浙生說:“他當時所想象的一切,我都替他見證了。”(記者楊迪、陳國洲、鮑曉菁、張穎、楊帆、孫丁、陸華東、邵琨、王瑩、吳振東、魏夢佳)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 天天舔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五月天综合视频|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国产| 调教家政妇第38话无删减|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freehd182d动漫| 挺进男同的屁股眼o漫画|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爱情岛永久免费|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呻吟| 黄色一级片毛片|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www.夜夜操|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毛片网站免费观看|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视频二区好吊色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精华液|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性猛交xxxxx按摩欧美| 久久久精品一区|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上海大一18cm男生宿舍飞机| 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