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九十九次的希望之旅

          2017年09月10日 10:25:5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大巴車頂風冒雨向大別山腹地的安徽金寨山區蜿蜒前行,離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越來越近,一直依窗翹望的84歲老人周火生,顯得更加急切而興奮。 

            這是他第99次從千里之外的江蘇昆山,來到這片紅色的土地。時光荏苒,泥濘的土路已被柏油公路所替代,破落的深山小鎮漸趨繁華。從前健步如飛的他,如今已步履蹣跚。

            他是昆山市千燈鎮一名退休教師,22年心系革命老區貧困學子,自己卻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有人叫他“希望駱駝”。

            “我要把希望工程作為余生的生命工程” 

            清晨6點,古樸的千燈鎮天方泛白,周火生已經忙碌起來。他住在一處老式居民樓,幾十平方米的房子,墻壁斑駁,幾乎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到處都是兒童書籍。

            周火生從房里拖出幾塊破舊的展板,展板上印著“昆山——金寨手拉手,購買圖書獻愛心”等標語。

            “今天是9月1日,是學生報到第一天,要早點準備,可以多賣點書。”周火生一邊說,一邊將展板搬到三輪車上,然后去庫房搬運圖書。

            去年,周火生患上腦梗后,精神大不如前,走路也有些費勁,但他今天顯得十分興奮,因為24小時后,他將帶著500本圖書和3萬元建圖書閱覽室的愛心款,再次前往他最牽掛的地方——金寨縣希望小學。

            “1992年,我第一次從電視上知道了這個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當時我就想,退休后一定來這里看看。”周火生回憶說。1995年,退休后的他來只身到這里,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兩層小土樓,一間小小的教室里擠著70多個學生,課桌就是一塊板子,板凳高高低低,都是學生自己從家帶來的,窗戶是紙糊的,沒有電,學校連廁所都沒有,一部分孩子的學費都是老師幫墊付的……”再說起當時的情景,周火生仍然難以平靜。

            “我難過,我要把希望工程作為余生的生命工程!”周火生在日記里寫道。

            自此,在昆山街頭巷尾、校園企業,人們總是能看到一個消瘦的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上面掛著“義賣圖書捐助希望工程”的小旗子。為了籌錢,22年間,周火生起早貪黑跑遍昆山1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和企業,義賣圖書20余萬冊。他騎壞過四輛三輪車,體重只有八十幾斤的他,常常扛著比自己還重的書去擠公交車。

            1995年春天,周火生帶著自己攢下的工資和義賣籌集的錢款,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把這筆助學款送給了山里的孩子。第10次、第50次、第98次……幾多寒暑,周火生如苦行僧般來往于昆山至金寨的“希望”之路上。

            為了省錢,周火生總是坐最便宜的車,住最便宜的賓館,吃自帶饅頭,常常為去一個偏遠的教學點,翻山越嶺走上大半天。

            “他硬是一步一個腳印點燃了山區教育的希望之光。” 金寨縣關工委副主任曾慶浩說。

            點燃希望之火的“苦行僧” 

            周火生老人剛走下大巴車,聞訊趕來的師生們就簇擁了過來。人群中,一個高個子、大眼睛的短發女孩手里拿著兩封信,顯得有些怯生生。她叫廖蘭,家住南溪鎮吳灣村,受捐助已經有9年。

            “第一次見周爺爺也是一個下雨天,他從車上下來,特別慈祥。”廖蘭說。

            2005年,廖蘭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失蹤了。廖蘭跟著大伯大媽一起生活。但沒過多久,大伯和奶奶也相繼過世,接連的變故把這個家庭擊垮了。

            “再苦再難,我都沒有想過讓孩子放棄讀書。”廖蘭的大媽低頭抹著眼淚。這個沒有多少文化卻善良堅強的女人清楚地知道,“讀書是讓孩子擺脫貧困的唯一出路”。

            周火生聽說了廖蘭家的情況后,立刻聯系了昆山當地的兩位志愿者,對廖家三兄妹進行幫扶。去年,廖蘭和姐姐分別考上了當地的職高和重點高中。

            “周爺爺每次來,我都過來看他。周爺爺說,要經常給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寫信,匯報自己的成績,要心懷感恩。”廖蘭緊緊握著手中的信。

            “走進了大山,才真實體會那里的娃娃有多苦,有多渴望讀書。”對于周火生而言,22年來,那些所有走過的山路、接過的茶水、回應過的注視,他都無法忘懷。

            “跪下!不去上學就不許起來!”易三梅清楚地記得,當她提出放棄學業時,父親嘶啞的怒吼。那一年,她才剛上初二。

            聾啞的母親,年邁的父親,兩個年幼的妹妹。“這樣一個家庭,別說上學,就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為繼。”易三梅說,就在她絕望之時,周爺爺伸出了援助之手。

            高考過后,母親病重,生命垂危。易三梅心里明白,家里根本拿不出一年幾千塊的學費和生活費,于是她偷偷地藏起盼望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又一次將眼淚咽進肚子。

            周火生急了,堅定地告訴她,“學一定要上,有什么困難大家幫你!今后不管有多難,都不能放棄讀書!”易三梅最終走進了校園。

            “是周爺爺給了我生活的希望”,易三梅噙著淚水說。畢業后,她成了金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名公務員。她的命運從此改變。

            一個人感動兩座城 

            在周火生的感召下,吳衛林和愛人祁芳已經第25次來到金寨。下車后,夫妻倆就忙前忙后地搬運捐給希望小學的圖書,和校長協商建立圖書室的事宜。

            吳衛林夫妻與周火生相識于2004年夏天。他們第一次跟著周老師來到金寨,親眼目睹了大山里貧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也被周老師的助學故事深深感染。2010年,他們和一批愛心人士發起成立了“昆山市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協會”,吳衛林擔任協會副會長。

            十幾年來,吳衛林舉家投身公益事業,先后資助了十幾名學生,總計捐款達60余萬元。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在昆山,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位老人的敬意。看到周火生的賣書車來了,交警會走上前去敬個禮;每次義賣圖書,都有十幾名志愿者自發前來幫忙;很多臺商、華僑也主動加入志愿者協會,接棒周火生的“愛心事業”。

            “他給孩子捐錢都是500、1000塊的,而他自己只穿一二十元一件的衣服,省吃儉用就是想能多幫助一個孩子。”志愿者歐小華說

            多年來,周火生和志愿者們一共為金寨捐款1000多萬元,協建5所學校,為10所中小學改善了辦學條件,資助學生1000多名。

            熊熊的“希望之火”不斷燎原。隨著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他們的足跡也越來越遠。“原本只是周老師一個人行動,現在變成了一個愛心的大家庭在行動,原先主要支持大別山區,現在拓展到西部貧困地區。”李梅說。

            九十九次大別山之行后,周火生有了新的目標,“100次我是肯定要來的,只要我還能動,我希望還有101次、102次……”(記者李勇華 劉美子 劉巍巍)

          [責任編輯:張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雪花飘影院手机版在线看|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一级艳片加勒比女海盗1| 日韩中文字幕a|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男国少年梦电影|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大桥未久aⅴ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真希友田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大胆gogo高清在线观看|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黄乱色伦短篇小说h| 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公车校花小柔h| 美女视频内衣脱空一净二净|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