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以鄉村振興戰略引領城鄉融合發展

          2017-12-30 11:0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以鄉村振興戰略引領城鄉融合發展

            ——專家解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原則和實施路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貫徹新發展理念,勇于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此次會議精神引起了權威專家熱議,他們表示,會議從政治、戰略高度看待“三農”問題,深刻把握“三農”發展規律,深刻闡述了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大政方針、目標任務,為“三農”發展指明了方向。

            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緊迫感 

            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直面問題,攻堅克難,扎實工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五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成就是歷史性的,糧食等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變革是深層次的,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資源利用方式,農產品供求關系、工農城鄉關系等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這些成就和變革,標志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站上了新起點,進入了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征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

            會議指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有鮮明的目標導向,又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必須解決好。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很多,主要體現在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農業的質量發展不充分;農業生產的規模與效益不平衡,農業的效益實現不充分;農業的生產與生態功能不平衡,農業的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等,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鄉村振興就不能順利實現。”韓長賦說。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殷切期盼,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會議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并提出了“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這7條不僅蘊含著對構建新型城鄉關系的戰略考量,也指明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宏闊視野和戰略思維。”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說,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并深入貫徹到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

            韓長賦指出,新的一年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朝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繼續前進。

            “改革與創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兩大重點,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改革理順了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建立了正常的市場流通秩序,激發了市場活力,深加工、飼料和貿易企業效益明顯改善,收購比重高達80%,產業上下游鏈條逐步理順。”國家糧食局新聞發言人陳書玉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市場調節機制作用,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努力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協調,與糧食生產大國、消費大國戰略地位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現代糧食行業發展新格局,持續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韓長賦認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推進鄉村振興,要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產業興旺下功夫,做大做強高效綠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會議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提出“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看來,鄉村振興,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是一個全面振興的綜合概念。其中,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是產業興旺,只有農村產業振興,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拓展持續穩定的渠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張曉山說,會議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增加德治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為未來的鄉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提出“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對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提供了制度保障。

            “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使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劉奇指出,此外還要在傳統中傳承,在發揚中發展,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男精品视频| 天天想你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中文 | 欧美浮力第一页| 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videos欧美同志|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艺校水嫩漂亮得2美女|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啊灬啊灬啊灬喷出来了|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丝瓜草莓www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不卡码|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男人桶女人叽叽|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haodiaocao几万部精彩视频| 我和小雪在ktv被一群男生小说|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bbbb|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ts亚洲人妖|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91最新高端约会系列178|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