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夢實踐者]貴州當陽村王章禮一家:祖孫三代人 接力戰(zhàn)貧困

          2018-02-14 11:13:00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經(jīng)濟日報》
          字號

            2月初,一場少見的大雪將黔北山區(qū)覆蓋在皚皚白雪之下。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半山腰”上的貴州務(wù)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涪洋鎮(zhèn)當陽村勝利組,更是一派銀裝素裹,整個山村都靜了下來。

            雖然道路濕滑,天氣寒冷,但83歲的老黨員王章禮卻沒有閑著,拄著竹棍走村串戶,走訪回家過節(jié)的外出務(wù)工人員,動員他們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盡管從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已經(jīng)退下來近20年,王章禮還是閑不住,一直為群眾脫貧想辦法,“黨支部書記的職務(wù)不在了,但我還是共產(chǎn)黨員,帶領(lǐng)群眾脫貧的責(zé)任不能丟”。

            王章禮所在的當陽村勝利組,山高坡陡、崎嶇險峻,隔山望去,仿佛懸在半空中。

            雖然生存條件惡劣,但王章禮一家卻始終扎根在這里。40多年來,王章禮一家三代5名共產(chǎn)黨員,持續(xù)接力帶領(lǐng)當?shù)厝罕娭䦃涡耷㈤_山修路、發(fā)展產(chǎn)業(yè),向貧困發(fā)起沖鋒。

            引水:七年鑿出九連環(huán)

            勝利組的貧困,根子在缺水。

            由于地處半山腰,無穩(wěn)定水源,村民吃的是望天水。村里雖有700多畝水田,但多數(shù)只能種植紅薯、洋芋等耐旱作物。遇上大旱,部分缺糧村民還得靠挖野菜度日。

            距離勝利組4公里外的正安縣吳家溝,水源充足,但要想把水從吳家溝引到勝利村,須先筑壩蓄水,之后翻越崇山峻嶺,絕壁開渠。

            1972年,37歲的王章禮出任勝利組黨支部書記。上任之初,王章禮萌生了筑壩蓄水、修渠引水的想法。雖然祖祖輩輩都在盼水,但看著重重大山,大伙兒犯難了。

            “干,我們可能會辛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干,我們的后代子孫永遠都得靠天吃飯。”時年不到20歲的陳孝臺,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王章禮當年在動員會上說的話。

            白天,王章禮帶領(lǐng)村民到水源點考察,研究施工方案。晚上,召集院壩會,動員村民投工投勞、出錢出力。

            經(jīng)過周密準備,1974年10月份,吳家溝“水壩”破土動工。經(jīng)過全體村民3年奮戰(zhàn),一條高6米、長20米,底部寬10米、頂部寬6米的水庫壩基終于竣工。

            水壩建成后,勝利組村民又苦干3年,依靠鋼釬鐵錘,鑿出了一條繞過四道山梁、穿越兩道絕壁的引水渠,最終于1980年冬天將汩汩清泉引入勝利組。

            “那時沒有先進的工具,全靠人力一點點地磨,在絕壁施工時,用繩子綁在腰上,人懸吊在50多米的高空中。”王章禮的長子王大洪說,為了修水渠,先后有兩位村民獻出了寶貴生命。

            有了水,讓村中的“望天田”變成了“保收田”,苗家人頓頓吃上了白米飯,米缸里也有了余糧。

            修路:群山系起玉腰帶

            勝利組通往村外的路有兩條,但都狹窄且陡峭,極為危險。在王章禮的記憶中,1945年至1984年的40年間,死在這兩條山路上的村民就達15人之多。“不是遇到特別的事情,村民基本都不出村。”

            崎嶇的山路,使得物資進出只能靠人力肩扛背馱,外面的物品進不來,里面的產(chǎn)品出不去,“大家做夢都盼著有一條寬敞的進村路”。

            為了結(jié)束這肩扛背馱的歷史,王章禮從1984年開始,帶領(lǐng)村民山上山下跑,制定修路方案,但懸崖峭壁卻是繞不過去的“攔路虎”。

            “既然都要從絕壁經(jīng)過,那我們就鑿壁修路,一年不行就用兩年!一代修不通,下一代接著干!”王章禮在全村黨員大會上號召:“一定要給子孫后代修出一條寬敞大路!”

            村民在修路的問題上很快達成一致,積極投工投勞。

            就這樣,一到農(nóng)閑時節(jié),王章禮就與長子王大洪各帶一支隊伍,從兩個地方開山修路。經(jīng)過14年的努力,到1998年,王章禮父子帶領(lǐng)村民共打通了7公里的毛坯公路,僅剩下最危險的地方——芭蕉巖未打通。

            1998年,63歲的王章禮從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兒子王大洪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接力棒。

            上任后的第一個冬天,王大洪就雇來手提式風(fēng)鉆機,帶領(lǐng)村民向芭蕉巖進軍,決心把通村公路建成。但深不見底的山谷,讓雇來的技術(shù)工人望而卻步,轉(zhuǎn)身就走。見此情景,王大洪央求技術(shù)工人將風(fēng)鉆機的操作技術(shù)教給自己,冒險懸吊在半山腰打炮眼。

            最終在1999年底,勝利組通往外界的公路貫通了。此后,王大洪又帶領(lǐng)村民把公路修到了各個村民組。外面的物資能進來,群眾的產(chǎn)品也能方便地運出去,脫貧有了保障。

            產(chǎn)業(yè):苗寨變成金銀寨

            引水通路,解決了大多數(shù)村民的溫飽,但離脫貧致富還有很大差距。

            2002年,勝利村在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中變村為組,歸入當陽村。兩年后,王大洪從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在當年舉行的村支兩委換屆中,王大洪的弟弟王大生被選為當陽村村委會主任。

            從2002年起,王大洪與兒子王旭通過自身努力,先后種植烤煙,發(fā)展養(yǎng)殖,為脫貧探路。

            2014年,在貧困戶精準識別中,勝利組被識別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達87戶312人,貧困發(fā)生率超過30%。

            為帶動廣大貧困戶盡快脫貧,王旭與已成為養(yǎng)殖大戶的叔父王政商量,將飼養(yǎng)存欄的50頭半大豬分發(fā)給貧困戶,免費提供飼料,收入按2∶8的比例分成,貧困戶占八成。

            “我們就投入點勞動力,分成我們占大股,若喂養(yǎng)過程中豬仔夭折,也不要我們賠。”已成養(yǎng)豬專業(yè)戶的貧困戶王堯章對王旭叔侄二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5年來,在王旭的帶動下,當?shù)叵群蠓N植了300多畝辣椒和500多畝烤煙,畜牧養(yǎng)殖散戶達40多家,帶動65戶282人擺脫貧困。

            2017年初,王旭被選為當陽村勝利組黨支部副書記。目前,勝利組規(guī)劃的2300畝白茶基地正在加快建設(shè),進入豐產(chǎn)期后預(yù)計畝收入將達8000元,為村民脫貧增收提供穩(wěn)定保障。

            “我們再加把勁,力爭到今年底,貧困戶全部脫貧,勝利組‘勝利’在望。”王旭信心滿滿。(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責(zé)任編輯:郭碧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亚洲精品| 777精品成人影院|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二区| 美女毛片在线看|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日本丰满www色|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男人桶爽女人30分钟视频动态图|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 99爱免费视频|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五月天色婷婷丁香|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金莲你下面好紧夹得我好爽|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婷婷六月天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十八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青娱乐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影院| 91传媒蜜桃香蕉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爽|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六月婷婷网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看www免费看| mm131美女爽爽爽作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