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從脆弱生態到滿眼皆“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之路”

          2018-07-12 11:0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貴陽7月11日電 題:從脆弱生態到滿眼皆“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之路”

            新華社記者 胡星、向定杰、汪軍

            日前,在巴林召開的第42屆世界自然遺產大會傳來消息,貴州梵凈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至此,貴州已是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省份。

            貴州,中國山地省,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梵凈山為代表,山山有美景,處處是公園。同時,這里又是中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的區域,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中,還生活著280萬農村貧困人口。

            生活貧困往往與生態惡化交織,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也存犧牲環境質量的憂慮。在生態和發展“雙重壓力”下的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相融的“綠色之路”。

            打通綠色“任督二脈”

            貴州省思南縣合朋溪鎮原黨委書記廖永生記憶猶新,2016年調離時,相關部門對其曾任職的鄉鎮自然資源資產“家底”進行了全面審計!耙郧霸u價干部,很少說要看生態環境。那次審計,像經歷了一次‘大考’。”他說。

            二三十頁的“生態賬本”,記錄了他任期內轄區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也包括執行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政策、遵守環保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資金征管用等情況。

            回憶這次“大考”,廖永生說總體情況還可以,但也發現了一些風險隱患,及時為自己和班子成員提了醒,“對待自然資源不能亂作為、胡作為”,“只看GDP、不看生態環境的畸形政績觀將得到有效改變”。

            對干部的“生態約束”,不僅體現在領導干部離任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還體現在干部考核上。近年來貴州陸續取消了10個貧困縣的GDP考核,弱化了40個貧困縣的GDP考核,增加了石漠化面積減少幅度、森林覆蓋率提高等指標。

            生態之痛,往往在于體制不通。為官一任,不管生態;環保執法,誰都不怕……治療種種“生態痼疾”,建設生態文明,創新體制,打通綠色“任督二脈”勢在必行。

            2016年,貴州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試驗區建設之初,改革即貫穿其中,一攬子創新制度先行先試,構建起保護綠水青山的“四梁八柱”。

            過去五年,貴州共推進13項相關改革,五級河長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損害黨政干部問責、排污權有償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舉措,引領全國風氣之先。

            “綠色GDP”支撐經濟高增速

            磷石膏處置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果處置不好,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直接危害土壤和水質安全。作為磷化工大省的貴州,磷石膏累計堆存量突破1.2億噸,其環境風險不言而喻。

            在磷化工重要區域的貴州省福泉市,一個石膏建材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該項目負責人汪守灣說,項目直接布局在甕福集團磷化工產業鏈終端,投產后每年能消耗近200萬噸磷石膏,變廢為寶制作成新型建筑材料。

            全球知名的甕福集團今年將全面實施磷石膏“以用定產”。企業安全環保部經理何廷云說,除了嚴控傳統磷肥產能規模,還將開發以石膏板為代表的系列循環經濟產品,使其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磷石膏的“綠色轉型”,是貴州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的縮影。截至今年一季度,貴州經濟增速已連續29個季度位居全國前列。“高增速”的背后,不是高污染、高耗能推動,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中推動節能減排。

            據統計,2017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增長10.2%,但萬元GDP能耗下降7%。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和環境治理型等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7%。

            頂著夏日的驕陽,上百名工人正在第八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的一片山頭間忙碌。五條開鑿的橫洞,配合豎井,魚骨形的設計樣貌已初見端倪。這些看似公路隧道一般的山洞,正是即將用于儲存騰訊約5萬臺服務器的特殊倉庫。

            “落戶貴州是天時地利人和。”騰訊數據中心負責人鐘遠河表示,“數據中心外面環保、里面財富,是非常好的一個結合!

            得益于涼爽的氣候、穩定的地質,山地和丘陵占了國土面積92.5%的貴州,正快速崛起為全球大數據存儲基地,蘋果、華為等跨國巨頭也相繼在此落戶。2017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已達118.64億元。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綠色GDP”成為貴州發展的關鍵詞。貴州提出,將綠色經濟“四型”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并給予資金支持和傾斜。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電子信息、新醫藥大健康、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和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構建了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

            大生態與大扶貧“交融”

            進入夏季,貴州桐梓縣九壩鎮山堡村陸續迎來了一批批四川、重慶等地的避暑客人。“以前哪里曉得青山綠水還能掙錢嘛!”貧困戶陸國順告訴記者,這些客人一住就是兩三個月,“不干別的,就是歇涼”。

            近年來,桐梓縣依托良好的生態和涼爽的氣候發展“避暑經濟”。山堡村有貧困戶34戶,如今有6戶開辦了鄉村旅館。其他的貧困戶圍繞鄉村旅游養雞、養香豬、種植蔬菜,紛紛吃上了“旅游飯”。

            陸國順盯準機會養殖起香豬。他說:“去年賣了9萬多塊,現在還有200多頭,餐館和避暑的客人搶著買!

            讓貧困群眾共享“生態紅利”,農村貧困人口最多的貴州多措并舉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融入到脫貧攻堅中。僅在山堡村,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43萬元,其中1萬元以上來自鄉村旅游,一半的人家有了私家車。

            同時,貴州實施了包括退耕還林建設扶貧工程、生態護林員精準扶貧工程等在內的“生態扶貧十大工程”,促進貧困人口在生態建設保護中增收脫貧,確保到2020年,通過生態扶貧助推100萬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其中,生態護林員精準扶貧工程將覆蓋5.2萬戶貧困戶,實現人均增收2300元左右。

            在銅仁市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6名生態護林員全部從貧困戶中產生。村民胡永江家因病致貧,去年他被聘為生態護林員!白龊醚采焦ぷ,一年下來有1萬塊收入!彼f。過去,村民燒火用柴,還有的燒木炭增加收入。而這些,現在已被山地旅游取代,一些村民開設農家樂,挖掘民俗文化,開發地方菜品,逐漸吃上了“旅游飯”。

            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美鈞表示,近年來貴州“生態扶貧”漸入佳境,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致力于將貧困地區的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了“百姓富”和“生態美”的統一。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侵犯小太正bl浴室子开张了| 18观看免费永久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久青草国产手机在线观| 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娇妻之欲海泛舟1一42|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欧美日韩免费看|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阿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 91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japanesehd奶水哺乳期|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77777| 久久精品这里有|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交换朋友夫妇2|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国产一级黄色电影|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没有被爱过的女人在线| 免费无毒A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