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十里石板街孕育重慶祠堂文化 鄉賢文化在此生根發芽

          2018-09-09 14:52: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一品古鎮,十里老街,百年風云,千載文脈,萬里長江”,這是對重慶永川松溉古鎮最貼切的形容。這里曾是商賈云集、市井薈萃的繁盛之地,如今當年的車水馬龍已然落幕,留下的是裊裊升起的幾處炊煙;這里也曾是青磚黛瓦,枕水而建的安居之所,如今遺世而獨立的人居環境依然得以保留;這里曾是和蘇東坡齊名的宋代著名經學家陳少南的誕生之地,如今威嚴的祠堂依舊延續著松溉的人文風骨……

          千里長江,煙波浩渺。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古鎮名字取巧 “溉”在這里念作“ji”(四聲) 

            溉水穿境而過,背倚松山,松溉古鎮的名字由此而來。然而明明是“灌溉”的“溉”,為何在這里只能念作“既”,“松溉”的地名首先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松溉古鎮坐落在浩渺長江邊。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古書里有稱兇險的水為溉水的說法,以前流經古鎮的河水水勢兇猛,而且礁石很多,因此就直接命名為‘溉水’,后來康熙字典中特別標注了‘松溉’的‘溉’念作‘既’。”松溉古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個小小的“溉”字,也曾機緣巧合的為古鎮消災減厄。據了解,正是由于這個字,松溉在日軍對重慶進行大轟炸時躲過了一劫。“當時敵軍的轟炸機在地圖上未曾找到一個叫松溉的地方,因為所有人都誤讀成了松蓋古鎮,因此古鎮幸免于難。”

          松溉古鎮街景。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總長十里的老街雄踞重慶古鎮之首 街頭巷尾富有詩意 

            灰瓦疊疊,白墻片片,黑白相間,布局緊湊而雅致,這是站在松子山上俯瞰古鎮的模樣。

            篾匠用鋒利的柴刀削下竹篾,編制筐簍和竹席;老人踩著織布機咯咯作響,針線一點一點地串連成衣,這是松溉人平淡而真實的生活。

            古鎮如果是一本書,那么民居、老街就是一個載體。

          松溉古鎮古縣衙。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據了解,松溉古鎮較好的保留著全長5000多米的重慶最長古街道,全鎮的建筑以明清風格為主,有雄偉的碉樓,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古老的四合院,還有象征著權利的古縣衙以及以羅家祠堂、東岳廟等為代表的祠堂和廟宇。

            踏步在濕漉漉的石階上,兩邊磚木結構的小樓錯落有致,樓宇的滴水檐幾乎相連,白墻的色彩與地面清灰的石板極為和諧。長了苔痕的瓦檐下掩藏著時代的色彩,松溉人就在這樣平靜的小鎮里詩意棲居。

            

            羅家祠堂寬闊氣派。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祠堂文化歷史悠久 每年清明前后宗祠大會萬人空巷 

            位于松溉古鎮松子山的羅家祠堂是目前古鎮里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祠堂,也享有“西南祠堂明珠”的美譽。

            羅家祠堂門上錚亮的銅釘,涂上朱紅色油漆的大門,都代表了羅氏家族在當時的榮耀和地位。推開大門,呈現眼前的則是一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的四合院,由天井、回廊、廂房以及戲臺組成。

            “松溉古鎮在舊時因其便捷的水上交通,經濟十分繁榮,大戶人家修建祠堂屢見不鮮,所以松溉的祠堂文化十分濃厚。羅家祠堂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在此地威望極高。”羅家宗祠副祠長羅江友告訴記者。

          綠樹叢林中的紫云宮。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連接故土,遵守孝義,維系鄉情。如今的祠堂正在傳統和現代的道德信仰上尋找契合點,也是鄉賢文化的載體。提到松溉的祠堂文化,就不得不提每年清明前后的宗祠大會。

            “宗祠本來就是緬懷祖上遺風,傳承文化的地方,如今我們每年的宗祠大會將舉辦一系列孝親文化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弘揚祖德。”羅江友告訴記者。

          松溉古鎮陳少男故居一景。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松溉有位重慶最后的手工制稱人 用匠心稱起歲月的分量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電子秤、臺秤等先進、便捷的度量工具層出不窮,桿秤制作這種毫厘必究的純手工精細活逐漸沒落, 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重慶永川松溉古鎮,有一家百年桿秤老店,店主熊德興是“熊式桿秤”第四代傳人,也是重慶最后一批手工桿秤制作人。

            “從刨木到拋光,一共有二十幾道工序。最難的就是刨木,又叫取樣,就是把木頭推成桿秤的模型。這是最基礎的一步,也是最不容易學會的。” 熊德興告訴記者,“不能推得過直,也不能推得過圓,要推成橢圓形,有點朝上的弧度。而且秤桿兩頭還不能一樣大,要保證一大一小。”

            “熊式桿秤”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傳承這門技藝的道路上,熊師傅至今已堅持了40多年。

            2009年,熊式桿秤被列入“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熊師傅受邀參加《歡樂中國行 魅力永川》,并在節目現場展示了桿秤而名聲大噪,此后,“熊式桿秤”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

            時光匆匆流逝,歲月在松溉古鎮沉淀了令人心醉的古鎮文化,也孕育了松溉人的匠人匠心,不求蜚聲世界,只愿忠守純粹。

          [責任編輯:韓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污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国产二区在线播放|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www.夜夜操.com|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亚洲免费电影网站| 男人和女人做免费做爽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天天成人综合网|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 日本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欧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在线观看北条麻妃|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日本视频www色|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www8888| 国产喷水女王在线播放| 福利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在线| 99热国产免费| 好吊妞视频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日本人指教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欧美aaaaaab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