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聯播+丨兩封賀信背后的綠色故事

          2019-07-29 08:0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庫布其沙漠中的一條穿沙公路,兩旁綠意盎然。

            綠色理念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

            “小時候記事起,村里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后都有沙丘,沙丘經常拱上房頂,晚上睡覺還得頂門,不頂門沙就涌進家里來了。”這是生活在庫布其沙漠北緣的達拉特旗中和西鎮(zhèn)官井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對曾經惡劣自然條件的深刻印象。

            從一幅標明庫布其沙漠區(qū)位的地圖上看,沙區(qū)整個輪廓看上去像一只長脖子巨獸,緊貼黃河內蒙古段“幾”字彎的內側。為了馴服這只“巨獸”,鄂爾多斯人民奮斗了幾十年。

            上世紀50年代提出“禁止開荒,保護牧場”;60年代提出“種樹種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退耕還林還牧,以林牧為主,多種經營”;80年代提出“三種五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設是鄂爾多斯最大的基礎建設”……

            一個個時間節(jié)點,一場場“頭腦風暴”,一代代人始終把庫布其沙漠治理作為求生存、圖發(fā)展、謀富裕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引領下,庫布其沙漠治理步入快車道。一個個草方格鎖住沙丘,一群群牛羊進了棚圈,一片片綠色草木持續(xù)擴展。鄂爾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條戰(zhàn)略合理、戰(zhàn)術有效、技術先進的科學治沙之路。

          1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中,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飛播造林。

            以參與庫布其治沙的一個企業(yè)為例,這幾年的治沙面積,相當于前20年治沙面積的總和;343項治沙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有290多項在這幾年完成。

            讓世界驚嘆的綠色奇跡在庫布其沙漠上演,昔日的“死亡之海”,變成今朝“希望之海”。

            綠色行動引領“綠富同興”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的“兩山論”早已深入人心,它告訴鄂爾多斯人,綠色不是庫布其治沙的句號,而是老百姓致富的新起點。

            在沙漠里養(yǎng)牛,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一個牧民說,他們做到了:“養(yǎng)了600頭呢!年收入80多萬元!”

            在一個曾經一窮二白、寸草不生的地方發(fā)展旅游,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但庫布其的神奇之處就是處處皆有可能。

            響沙灣,地處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憑借天然“鳴沙”資源,經過20多年傾心打造,成為內蒙古一張獨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從無邊荒漠到旅游天堂,近10年來,鄂爾多斯市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近1000萬人次,實現收入24.6億元。

          1

            在庫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場沙棘林內,林場管理員鄧勝利展示沙棘樹剪枝育苗技術。當地通過種植沙棘,既解決了荒漠化問題,又幫助農牧民增收,實現了生態(tài)和經濟雙重效益。

            在庫布其大漠深處,除了百萬畝的沙柳檸條,甘草絕對算得上是一道亮麗風景線。百萬畝甘草在這里不僅固了沙,更富了農牧民。

            “吃了上頓沒下頓,夾生窩頭沙磣牙”,流傳于農牧民口中的這句順口溜,是之前沙區(qū)百姓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今,在庫布其沙漠深處,牧民孟克達來一家人去年收入30多萬元。

            孟克達來家住七星湖旅游景區(qū)境內的獨貴塔拉鎮(zhèn)道圖嘎查牧民新村,他擁有“沙地業(yè)主、產業(yè)股東、旅游業(yè)小老板、民工聯隊長、產業(yè)工人、生態(tài)工人、新式農牧民”等七種新身份,每一種新身份都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沙患變成沙利,風沙變成風景,黃沙變成黃金。

            隨著治沙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從治沙中尋找商機,農牧民市場化參與,從產業(yè)發(fā)展中獲得穩(wěn)定收入,實現“綠富同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鄂爾多斯政府和治沙企業(yè)累計為群眾提供就業(yè)機會100多萬人(次),沙區(qū)農牧民人均年收入從不到400元增長到1.8萬多元。

            從黃沙漫漫到綠意蔥蘢,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庫布其沙漠治理讓“兩山論”綻放大漠。

            “綠色名片”共筑生態(tài)文明

            “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

            習近平的綠色發(fā)展理念不僅著眼于中國,更著眼于推動全球環(huán)境治理,為世界人民謀幸福安康。

            庫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yè)產業(yè)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xù)化創(chuàng)新”四輪驅動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tài)治理區(qū)被聯合國環(huán)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tài)經濟示范區(qū)”;2017年9月,庫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實踐,被寫入190多個國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爾多斯宣言》。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防治荒漠化模式,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也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

            這張名片,走出庫布其,走向烏蘭布和、騰格里、塔克拉瑪干……走入沙特、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qū),沿著“一帶一路”,在中東、中亞、東南亞等地落地生根,播種綠色希望。

            已越關山,再眺雄峰。

            在致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賀信中,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堅持走綠色發(fā)展之路,共筑生態(tài)文明之基,攜手推進全球環(huán)境治理保護,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第一页|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色狠狠婷婷97|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法国性经典xxxxhd|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jizzyou中国少妇|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男人桶女人视频30分钟看看吧|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日本三级中文字版电影|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 女同性之间同床互摸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伊人影院在线视频| 美女性生活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网|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日韩精品www|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第一福利社区导航|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中文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