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那些被救的生命永遠銘記你們——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56周年綜述

          2019-11-13 10:2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德不近佛者,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這種大愛甚至可以超越國界,因為醫者的眼中只有病人,生命至高無上!

            有這么一支醫療隊,甘忍遠離親人之苦、甘冒殞命之險,跨海越洋,在1963年至今的56年中,從第一批的24位累計到今天的2.6萬人次,先后遠赴亞、非、拉、歐和大洋洲的71個國家,不畏艱苦、甘于奉獻,其中約2000人次獲得受援國政府頒發的總統勛章等各種國家級榮譽,這就是獲得世界廣泛贊譽的中國援外醫療隊。

            救死扶傷,累計診治患者約2.8億人次

            時間回溯至1962年7月,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殖民統治而獨立,外籍醫務人員和醫療設備幾乎全部撤走。境內缺醫少藥、疾病橫行,民眾求醫無門,阿政府向世界發出醫療援助呼吁。

            彼時,我國第一個向世界宣布將派遣醫療隊赴阿長期工作。隨即,1963年4月6日,從北京、上海等地優秀醫生中抽調組成的醫療隊奔赴阿爾及利亞。

            后來,這個隊伍不斷擴大。從乞力馬扎羅山到幾內亞海灣,從尼羅河河畔到東非大裂谷,從茂密的叢林深處到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中國醫療隊分布在非洲大地上,并向亞洲、拉丁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發展中國家繼續延伸。

            2019年9月4日正午,馬達加斯加東海岸的瓦圖曼鎮被驕陽炙烤著。一位因流產引起疾患的年輕女性患者前來就診:沒有血壓、脈搏150~160次/分、呼吸40次/分、體溫高達40攝氏度。

            患者氣息奄奄,唯有一雙無神的眼睛流露出對生命的渴望。“此前一周,患者的流產手術由當地一位曾在手術室打掃過衛生并退休多年的清潔工操作。”患者家屬告訴醫生。

            在麻醉及手術術前風險評估都是最高分的情況下,具有多次援外經驗的婦產科主任醫師王琪,以及外科醫生王建華、麻醉醫生李海山意見一致:立即搶救,不能放棄這個年輕的生命!

            患者被快速送入手術室,經開腹后惡臭立刻彌散手術間,人工流產導致子宮穿孔破裂,胎兒大部分殘體流入腹腔并繼發感染,殘體已與腸管緊密粘連,結腸斷裂,術前待確診的肛門外15厘米贅生物居然是外翻的結腸遠端。

            最終,歷時5個多小時的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各項體征恢復正常。中國醫生從死亡線上又搶回來一條生命!

            醫學源于人性的善良,醫生的初心是治病救人。每天,在不同的受援國,這種救死扶傷的動人場景都在上演,中國援外醫療隊先后為71個國家累計診治患者約2.8億人次,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甘于奉獻,用生命護佑受援國人民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受援國醫院條件大多簡陋,醫療隊員常親手制作諸如無影燈、手術床、高壓消毒鍋等手術設施,甚至因生活物資缺乏,他們得自己種菜養雞,以備不時之需。

            不僅如此,受援國環境堪憂,艾滋病、瘧疾、傷寒等疫情和戰亂時有發生……

            面對這些疾病以及缺乏有效防護措施的醫院,每一次診治,隊員們都遭受著感染風險。在馬里,一位醫療隊員為一名艾滋病人做手術時,病人的血液濺進她的眼內,經過及時處理后,她仍堅持為病人做完手術。術后她交代同事,如果她染上艾滋病,就不回國了,死后葬在馬里。

            面對生死之戰,中國援外醫療人員臨危不懼、舍己救人。56年來,51名隊員因公犧牲在異國他鄉,缺席了后半生,留給親人無盡的思念!

            盡管如此,但凡受援國需要,中國援外醫療隊員從不缺席:受援國缺醫少藥,民眾的健康和生命需要他們護佑。

            于是,一批又一批醫療援外人員,遠離親人,奔赴受援國。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我國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衛生援外行動,先后派出臨床和公共衛生專家1200多人次援非,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這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隊伍,在和病魔展開激烈斗爭之時,他們都是勇敢的“白衣戰士”。

            張妍玲,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重癥科主任醫師,已經4次參加援外醫療隊工作,曾先后成功地搶救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已昏迷了3天的患者、重癥傷寒腸道大出血休克患者、腦瘧昏迷患者、重癥心衰、肝硬化腹水等216例重癥患者。

            林純瑩,任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心血管中心心內科主任醫師,2012—2013年擔任第二批援加納醫療隊隊長。她帶領醫療隊克服瘧疾、肝炎、結核等等傳染病的威脅,開展為期兩年的援加納工作。作為心血管病醫療專家,她針對加納克里布教學醫院心內科存在的問題,建立起了病房管理模式,使患者死亡率從原來的11%下降到5%。

            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

            當前,57支中國醫療隊的1082名醫療隊員,正分布在56個國家的117個工作點。其中,非洲有45個國家,共973名醫療隊員。

            前赴后繼,為受援國培養醫療人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援外醫療隊真誠地希望,帶給受援國的不是一年又一年的外部援助,而是幫助他們實現一代又一代的醫療技術自立。

            為此,中國醫生在努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作為我國援外醫療隊歷史上第一支任期6個月的醫療隊,也是第一支不設廚師和翻譯的醫療隊,從2014年8月起,北京市累計向特多派出4批醫療隊,每批10人,共計40名隊員。

            40名隊員來自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和北京世紀壇醫院,這些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等領域的專家有效緩解了當地公立醫院的困境。

            他們打造新型援外醫療模式,定位為臨床示教、指導和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形成醫、教、研相結合的高端醫學合作。他們為特多設計了受援醫院神經學科的整體架構以及遠景規劃,定期進行專題學術講座和手術示教,實現了醫療服務和醫學教育的有效結合;建設高端醫學培訓平臺,原北京市衛計委捐建的“中特顯微外科培訓中心”,使圣費爾南多醫院的神經醫學水平由原來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躍升為全國第一:結合受援國重點學科建設,接收特多醫師來京進修學習,推動了援外醫療合作長效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援外醫療隊逐步形成以派遣援外醫療隊為基礎,臨床醫療和公共衛生雙輪驅動,創新項目、對口醫院、能力建設、人員與技術交流的全方位對外援助格局。

            在非洲、東南亞、中北美以及加勒比地區的30多個國家,中國先后開展了44次“光明行”活動,免費為萬余名白內障患者進行白內障復明手術;通過派遣眼科醫療專家組,開展學術交流、示范手術、帶教培訓等形式,在毛里塔尼亞、乍得等國建立了眼科中心,以提升當地的眼科診療水平;在與22個受援國建立25個對口合作醫院,其中非洲有18國20個對口醫院,幫助他們建立了一批創傷中心、微創外科中心等醫療中心,極大地提高了受援國臨床專科水平……

            如同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常說的那樣,援外醫療,就是要救死扶傷,把中國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帶給他們以提升受援國的醫療水平,把中國醫生的形象展示給世人。

            醫療對外援助,是我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開展時間最長、涉及國家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合作項目。56年來,中國援外醫療隊甘于奉獻,增進了我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民心相通、民意相融,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傳承著“大愛無疆”的人文情懷。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13日 08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一级片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四影虎影ww4hu32海外网页版| 欧美日韩第三页| 在线看的你懂的|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在线观看日本www|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传媒mv在线| 污污视频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cesd—819高清| 天美麻花视频大全| 免费欧美黄色网址|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国产美女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