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這是一條提質轉型的活力長江

          2020-01-06 13:3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大江向東奔流。過江西湖口,從小孤山進入安徽后,九曲回腸的長江靜流如歌,流向也從西南轉向東北,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昂首的巨龍。

            這里是長江下游黃金水道。滔滔江水流經之地,處處擊楫中流。

            2020年1月1日,《安徽省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法》正式施行,同時出臺新的《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升級版》。1月2日,上海營商環境3.0版改革方案和加強投資促進32條舉措發布。1月3日,南京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新100條》,同日,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召開,發布“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

            新年伊始,采取同樣的“姿勢”開工,同樣聚焦營商環境,“默契”的背后,是對提質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共同發力。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上海有國際視野,江蘇有園區經驗,安徽有特色制造。長江下游地區不但是水墨丹青般的詩意江南,更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而如今這里正合力形成澎湃發展的新動能。

            安徽:“芯屏器合”擦亮制造業金字招牌

            “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作為“長三角”的新成員,安徽正在發揮承東啟西、左右逢源的雙優勢,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從“創新追趕”到“創新引領”的歷史性變革。

            “安徽協同推進新興產業集群集聚,構建‘芯屏器合’體系。”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說的“芯屏器合”,分別指的是芯片產業、新型顯示產業、裝備制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目前,安徽正在著力發展2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興產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達5400多家。2019年,全省已集聚300多家集成電路產業鏈條企業。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和技術持續在全球領跑;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世界第一、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全國第一;智能語音入選國家三大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試點……

            2019年12月29日,19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長江邊的安慶市舉行,總投資金額1239億元,全部屬于新興產業和重大補短板工程。其實從9月份開始,像這樣的全省集中開工活動,每個月定期舉行一次。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安徽省連續七年出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30條”政策措施。針對中小型科技企業集中反映的融資難題,安徽在全國啟動了首個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版”,正式運行以來幫助2043家企業邁向了資本市場。

            理念一變天地寬。目前,安徽汽車整車出口已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液晶面板產量全國第一,洗衣機和冰箱產量全國第一,安徽成為全國著名的白色家電之都。近10年來,安徽人口凈流出量位居全國第一,為全國貢獻了最多的勞動力,助力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家庭農場總數達10.5萬家,排名全國第一。

            江蘇:新產業催生“好風景”

            長江進入江蘇,又名揚子江。

            在江蘇,沿江地區經濟總量占全省八成,產業、城鎮、人口高度密集。長江流經江蘇,留下的除了一脈好風景,還有全省經濟的“發動機”。

            在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調試一臺臺型號各異的工業機器人,很快將發往全國各地的制造業工廠。在江寧開發區,這樣的智能制造企業已有1000多家,覆蓋汽車制造、智能電網、高端裝備等行業。開發區先后打造空港經濟開發區、江蘇軟件園、無線谷等個性化功能平臺,以智能制造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占工業比重已超九成。

            在泰州,生物醫藥與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節能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化工及新材料等五大主導產業猶如“五朵金花”次第開放。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不僅僅限于沿江八市,要把省域全境一體納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說。事實上,早在2017年6月,江蘇就在全國率先制定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把省域全境納入了長江經濟帶發展。

            隨著跨江通道越建越多,共建園區持續探索,區域一體化政策紛紛出臺,江蘇形成了跨江融合發展、由南向北縱深帶動的“揚子江城市群”。各市“既做主角也做配角”,在優勢產業方面主動擔當,在其他產業方面配套協作,形成整體競爭優勢,共同打造產業發展的“航空母艦”。

            江蘇沿江地區成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參與高端競爭的開放引領區;沿海地區成為“一帶一路”開放的戰略要地、江海聯動發展的主戰場;徐州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淮海經濟區的開放門戶;江淮生態經濟區利用生態優勢,打造開放發展新亮點……通過板塊優化提升,新時代江蘇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上海:風起東方,未來可期

            “工業投資已連續20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1至11月全市日均新設企業 1451家,同比增長10.2%;現代服務業領先增長,金融業增加值和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都呈兩位數增長……”上海經濟在2019年亮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成績單背后,是上海最近兩年來對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追求。

            特斯拉公司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協議、在臨港建設超級工廠只過去了1年,已經建設完畢并通過驗收,2019年年底實現了整車生產。在上海市臨港新片區,“特斯拉模式”并非特例,而成為一項服務標桿,并且正在常態化,來投資興業的各個企業都能享受到“特斯拉”式的福利。

            “改善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滾石上山,一松就退!”作為推動營商環境改善的帶頭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始終認為營商環境的提升仍有空間,要不斷進行創新。如今在上海,大小企業申請審批事項,正在從“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市區兩級企業審批和服務事項90%以上全程網上辦理或“最多跑一次”。

            在淀山湖畔的金澤鎮,華為公司計劃在這里的西岑社區投資100億元打造青浦研發中心,將開展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預計導入3萬~4萬名科技研發人才。

            而在整個張江科學城,從1992年開園以來,已集聚2.2萬余家企業,包括5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02家高新技術企業;集聚人才約38萬人,產業創新、協同創新在這里蔚然成風。

            今天的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70%左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31%。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越來越多新的“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轉化。

            在長江入海口,作為全球經濟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利用“世界會客廳”的優勢,把“世界最強大腦”請進來,把國際最先進的理念引進來。做成投資環境的“放大器”、優質資源的“引力場”。

             (本報記者 常河 蘇雁 曹繼軍)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第10页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国产人成午夜电影|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免费看一级黄色毛片|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 老头天天吃我奶躁我的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一本伊大人香蕉在线观看|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男人边吃奶边做弄进去免费视频|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视频| eeuss影影院www在线播放|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 交换同学会hd中字|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在异世界迷宫开后迷宫无修改版动漫 |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