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空間站建設記:航天活動中女航天員有哪些優勢

          2021-11-18 09: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她力量”閃耀中國空間站(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建設記(13))

            轉眼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進駐中國空間站已一月有余,半年的太空生活度過了六分之一。

            在這期間,3名中國航天員完成了出艙活動等重要任務。第二次進入太空的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出艙行走的女航天員,創造了中國航天的新紀錄,也為世界航天發展貢獻了“她力量”。

            出艙活動吸引世界目光

            北京時間11月7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走出艙門后,王亞平沿著出艙扶手移動到安裝作業點,輔助翟志剛安裝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此外,她還站上機械臂,進行艙外典型動作測試。中國女航天員歷史性的“第一步”,走得又準又穩。

            在王亞平之前,自1984年以來,全球有15名女性進行過太空出艙活動。此次王亞平出艙漫步,同樣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和贊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前女宇航員凱蒂·科爾曼寄語王亞平說:“當你看向窗外,看到浩瀚星辰,看到地球,別忘了,全球女性也借著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

            成功的背后,是中國航天的厚積淀和硬實力。針對女航天員參加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任務對飛船和空間站進行了更完善的準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說,神舟十三號任務分析了女航天員的身體特點和個體需求,重點從生活保障、健康保障等方面開展了針對性設計,以確保女航天員長期飛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在出艙任務中,王亞平穿著一套新的艙外航天服,服裝上有國旗中星星的金黃色。據專家介紹,這套新的艙外服為女性航天員專用,其尺寸大小是按照王亞平的身材專門設計。在結構設計上,新的艙外服進行了適體性的版型優化,使得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對位更為準確,適合體型瘦小的女性航天員。出艙工作時,新的艙外服穿著合身、動作靈活,幫助航天員減少體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順利執行出艙任務。

            此前發射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除了搭載有艙外服等針對女性航天員的服裝類貨物外,還帶去了衛生用品、化妝品等物品,為女航天員的太空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

            未來5個月的空間站生活,王亞平還有一項專屬任務——在空間站開講“太空第二課”。

            在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中,王亞平曾給全國6000萬名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太空課。“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的寄語,在很多孩子心中種下了太空夢想?梢云诖痪煤蟮牡诙巍疤帐谡n”,將更精彩、更有趣。

            獨特優勢與艱辛訓練

            王亞平在接受采訪時曾說,之前的飛行經歷讓她對女性航天員的優勢和特點有了深切體會!芭蕴赜械挠H和力、韌性、耐心、細心,在任務完成和乘組配合上發揮著獨特的優勢。”

            在航天活動中,女航天員有不少優勢。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說,身材方面,女航天員身材小巧,太空行走時容易控制身體的移動,可更靈活地完成一些細致作業;生理方面,女性在太空失重環境中雌激素和鎂的代謝方面優于男性,體內鐵的含量和產生的廢物較低,不易出現血栓、鐵中毒、血管痙攣、心律紊亂等問題,更適合載人航天;在心理方面,女航天員對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較強,考慮問題更加周全,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比較強,男女航天員一起工作效率高、錯誤率少。

            此外,女性航天員進入太空也有利于全面開展醫學研究。可以說,沒有女性參與載人航天,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成果是不完整的。

            探索太空,女性能頂半邊天。但太空嚴酷的環境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改變,也不會專為女性而降低門檻。載人航天活動任務艱巨、技能復雜、環境特殊、危險性大,需要克服失重、超重、缺氧、震動、噪聲等諸多困難,對航天員的生理條件、心理素質要求很高。

            在航天員訓練中,女航天員和男航天員的訓練內容和標準基本一致。

            王亞平說,在水下做高強度、高負荷的出艙訓練時,航天員需要穿上200公斤的水下訓練服,六七個小時的訓練負荷非常大。由于體型沒有男航天員強壯,王亞平對艙外航天服的操控能力不占優勢。穿著同樣的衣服,往往需要用兩倍力量才能完成動作。

            為了縮小和男航天員的差距,只能不停地練。王亞平的體質訓練教員谷志明說,每次訓練,王亞平都會針對出艙任務加練臂力,練習抓握鉛球、俯臥撐、舉杠鈴等。每次練完之后,雖然身體很疲憊,但王亞平特別開心,因為技術又長進了,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大家對女航天員出艙充滿信心,我自己也有信心!痹趫绦猩裰凼柸蝿涨,王亞平曾這樣表示。隨著進入空間站并順利出艙,她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女性科技工作者擔當重任

            近年來,中國加大女性航天員培訓。從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運送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進入太空,到如今王亞平成功出艙,中國航天的女性力量在宇宙蒼穹中閃耀。

            在中國太空之家夢想的實現過程中,從臺前到幕后,有許多女性科技工作者擔重任、挑大梁,向全世界的女性傳遞出不畏艱難、追逐夢想的正能量。

            被稱為航天員“女教頭”的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從近30年前便開始參與航天員的選拔與訓練。曾經,在缺乏體系和資料、沒有訓練經驗的情況下,黃偉芬僅用3個月便交出一份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在她的帶領下,中國航天員培訓體系從無到有。隨著一個個航天英雄遨游太空,黃偉芬也成為英雄背后不可或缺的人,生動展現了“以平凡成就非凡,以無名造就有名”的精神。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帶領研制團隊對中國下一代運載火箭的重大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在空間站建設發射任務中,容易和同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確保發射安全順利。正如她所言,“那一刻,航天員的生命就寄托在我們身上。‘載人航天,人命關天’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給航天員的承諾。”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太空出艙活動專項指揮吳昊,是首位空間站出艙活動專項女指揮,也是出艙活動訓練組唯一的女教員。出艙活動中,地面支持小組通過“曙光崗”和航天員直接溝通。10個小時的活動中,吳昊口中的“曙光明白”一直指引和支持著航天員的每一個行動。吳昊說,“航天員都是萬里挑一的,作為航天員教員,我們也要努力變得更加優秀才行!

            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建設,浩瀚宇宙之中,“她力量”定會更加閃耀。

            本報記者 劉 峣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日本一卡二卡≡卡四卡精品|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91精品视频免费| 在线观看星空传媒入口|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欧美大片全黄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yuijizz| 日本人视频-jlzzjlzzjlzz|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浮力影院第一页 |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日本xxxx18护士|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韩国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文| 久久久久999|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狠狠色综合色区|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成人污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