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人類健康

          2022-04-07 09:1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日前,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這些科學事件既有基礎研究成果,也有現實可操作的措施。而人們也從這些事件中發現,氣候變化不僅會造成溫度變化或極端天氣增多,更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那么,“雙碳”與我們健康有哪些關系?極端氣候有哪些不良影響?我國“雙碳”監測工作開展得怎么樣?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

            氣候變化將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氣候變化的健康影響面前獨善其身。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正在快速增加,氣候變化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威脅亦尤為突出。

            “位列十大事件首位的是IPCC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巢清塵介紹,報告通過比較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狀態,指出當前氣候系統的很多狀態在過去幾個世紀甚至幾千年來都是沒有出現過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于200萬年以來的任何時候;1900年以來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3000年中任何一個世紀都快;1970年以來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為過去2000年以來最高。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會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路徑對人群健康產生廣泛而復雜的影響。入選第四位的就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氣候變化與健康特別報告》。

            “全球變暖的健康威脅被低估,氣候變化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遠超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每年有超過500萬人的死亡可歸因于異常的高溫和低溫。”巢清塵介紹,在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事件中,37%可歸因于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從地區分布看,全球與溫度相關的超額死亡人數中有一半以上發生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和南亞沿海城市。

            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可通過多種復雜路徑直接或間接對人群健康產生諸多不利影響,比如增加傳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甚至導致急性傷害或過早死亡。巢清塵特別強調,氣候變化可通過多種復雜路徑直接或間接對人群健康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氣候變化應對和環境健康具有明顯的協同效益。”巢清塵以今年2月《自然·通訊》發表的論文為證。文章《中國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帶來的空氣質量與健康效益》指出,在綠色發展路徑和1.5℃溫控目標下,中國在2030年和2050年可分別避免約11.8萬人和61.4萬人的與PM2.5相關的死亡。

            謹防“灰犀牛”,嚴控“黑天鵝”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就是要防止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灰犀牛”事件,以及小概率高風險的“黑天鵝”事件,這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入選的第七大事件反映了科學界對氣候系統危險閾值來臨的擔憂。”巢清塵介紹,氣候臨界點是指從一種氣候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的閾值,超過臨界點后氣候狀態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有些變化甚至是不可逆的。

            “目前氣候學家已經識別出多種已經接近或達到臨界點的氣候狀態,如大西洋洋流系統的減弱、亞馬孫雨林降水變化、北極海冰的融化、澳大利亞珊瑚礁的死亡、西伯利亞多年凍土的融化等。”巢清塵解釋說,大西洋洋流系統主要指的是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它通過在海洋表面向北輸送暖水團,并在海底向南返回冷流,將熱量從熱帶地區轉移到北半球。受大西洋洋流系統的影響,歐洲地區雖然地理緯度很高,但氣候相對溫和,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雖然位于北極圈內,但由于受大西洋洋流系統的影響成為不凍港。

            “如果大西洋洋流系統減弱甚至崩潰,將給北半球尤其是歐洲和北美的天氣氣候環境帶來嚴重影響,歐洲區域將大幅降溫。”巢清塵說。

            “未來氣候變化還將導致極端事件頻發,破紀錄熱浪的發生概率增加、熱帶氣旋可能向中緯度地區擴展。”巢清塵指出,202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21世紀熱帶氣旋將可能擴展到包括紐約、波士頓、北京和東京等大城市在內的中緯度地區。2020年第一次在葡萄牙登陸的亞熱帶風暴“阿爾法”和2021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登陸的颶風“亨利”可能是這一變化的預兆。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巢清塵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熱帶氣旋一般形成于低緯度的熱帶海洋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的海水溫度較高,具備形成熱帶氣旋的熱力條件。“未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赤道和兩極之間的溫差將會減小,為中緯度地區熱帶氣旋的形成和加強打開了一扇窗口。”

            全面監測碳排放總量

            “人類活動導致大氣、海洋和陸地變暖的事實已經毋庸置疑,到21世紀中葉之前全球地表平均氣溫仍將繼續升高,控制全球溫升水平需要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巢清塵表示,這些科學信息進一步堅定了全球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增強氣候適應能力的信心和決心。

            2021年中國氣象局建成了我國首個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提升了對溫室氣體的監測評估能力,為碳監測、核查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觀測網由1個全球本底站、6個區域本底站和52個溫室氣體監測站組成,其中青海瓦里關溫室氣體全球本底站是在國家發改委支持下于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巢清塵介紹,此后北京上甸子區域本底站、浙江臨安區域本底站、黑龍江龍鳳山區域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區域本底站、新疆阿克達拉區域本底站和湖北金沙區域本底站等也相繼建成,并在江蘇、山西、遼寧、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建設了52個溫室氣體監測站。

            這些監測站可以發揮哪些作用?“依托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站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濃度數據以及碳衛星二氧化碳柱總量數據建成的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可為全球、全國、省、市及格點尺度人為碳排放總量變化、自然碳匯變化提供客觀、全面和及時的監測與核查支持。”巢清塵說。

            (本報記者 崔興毅)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小莹的性荡生活37章|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99heicom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亚洲视频免费看|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成人自拍小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天堂bt资源www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 特级毛片A级毛片100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不卡二区在线|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黄色aaa毛片|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五月天丁香久久| 秋霞日韩久久理论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直接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