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上海高校,抗疫答卷這樣做

          2022-04-17 15: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眼下,上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高校人員密集,不僅要織密防控安全網,也要保證特殊時期教學、工作和生活的有序推進。滬上的各家高校,如何答好這張試卷?

             創新:教學科研不停步

            云實驗、云課堂……疫情下的教學科研更顯“智慧”“溫度”和“擔當”。

            在華東師范大學,雖然教學地點和授課形式發生了改變,但絲毫沒有影響教師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全天線上教學活動有序開展。華東師大虛擬仿真平臺上,學生們足不出戶做起“云實驗”,教學科研不停步。

            本輪疫情發生之前,華東師大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就在校級虛擬仿真課程共享平臺上布置了30個大學物理實驗,全力服務本科實驗教學。除面向本校學生開放外,該平臺同時為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的多門課程實驗提供虛擬仿真操作,方便校外人員參與學習。

            在持續建設中的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一計劃兩中心”(“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運行不輟。推進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卡脖子”難題……許多80、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正爭分奪秒,實驗設備正常運轉,數據正在源源不斷產出。

            前些天,接到校園準封閉管理的通知,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2019級博士生丁銘有些忐忑:“如果這時候不在實驗室,前期很多工作就白費了。住在實驗室吧,又擔心住宿、洗漱的問題。”

            “實驗不能中斷!”她趕緊收拾衣物和日常用品,趕回張江校區。前不久,她剛建了一批模型,打算對嚙齒類動物開展情緒行為實驗,研究大腦如何對疼痛神經網絡進行調控。接下來幾天會進行數據采集。

            “我之前都多慮了!學校第一時間提供了行軍床,還配了熱水器,科研之余也和留守的老師同學們相約運動健身,這些日子也有別樣的趣味。”她說,“現在,感覺實驗動物們都快認我做‘鏟屎官’了。”

            升級:抗疫實例融入專業課

            這段時間,教學中出現了新現象——不少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抗疫例子,正在走進課堂。

            “為什么日常核酸檢測中,防疫人員在做咽拭子時棉簽拭子都要抹兩三下,并且要滑動比較長的距離呢?”作為“流體力學基礎”的授課教師,上海交通大學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的施奇偉,把問題拋給了屏幕那頭的學生。

            “用表面張力、納維爾斯托克斯方程和開放體系流體力學等概念來分析。”施奇偉接著講述。

            在講解數值模擬時,他將拭子簡化為圓柱體,直徑3毫米,內部的孔隙率為40%,采樣后空隙可充滿黏液。學生可模擬計算出咽拭子抹的次數和長度,與采集的黏液量之間的關系。

            在課堂之外,學生們查閱文獻、編程計算,更加仔細地觀察、體驗核酸檢測過程中的細節。“不僅教給學生專業知識,也讓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核酸檢測流程的復雜性以及結果分析的難度。”施奇偉認為,這是一種專業學習中的“溢出效應”。

            身邊的抗疫案例,讓學生們意識到所學知識并不是“懸空”的,可以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解決和優化,這是課程和知識的魅力所在。

            在這所高校,還有一位教授,推出了“無人駕駛送餐”新模式,他就是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楊明。“私家車送餐能力有限,我提出用三輪車作為運輸工具。考慮到三輪車運力小,我又與團隊策劃把實驗室的無人物流車拼裝起來,從而實現了一車拉約2000份餐盒的紀錄。”楊明說。

            當前,楊明還在研發無人“三蹦子”拖車:“講述智能小車背后的‘黑科技’,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們思考如何解決送餐中的關鍵問題。讓他們清楚自動駕駛的難點、痛點在哪里,有效地提升他們對科學研究的敏感性和探索思維。”

            有老師認為,在專業課堂上融入鮮活的抗疫案例,有助于將教育過程中的人文精神與科研精神完美地結合起來,于“潤物細無聲”中推動專業教學與“大思政課”同向同行。

            成長:抗疫路上全面發展

            每天防疫工作時間達四五個小時,負責樓內人員信息統計、防疫物資的領取與發放、組織核酸檢測……上海大學機自學院2019級研究生、黨員鳳澤元這些天沒有閑著,他也是為數不多的畢業生樓長。

            “臨近畢業,論文的壓力與防疫工作疊加,說不辛苦是不可能的,但感覺很有收獲,也感受到了社區志愿者的不容易。”鳳澤元說,自己能在研三最后的時光里與樓內同學一起抗疫,感覺很有意義。

            這些天,如何在宿舍安排好學習和生活?“雖然學習環境改變了,但靜下來的時光反而能讓我心無旁騖,重新尋找學習、生活的節奏感。”上海大學管理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祝博藝和同學們每天堅持早睡早起,保證高效專注地完成科研計劃,“疫情期間我學會了打乒乓球、練毛筆字,養成了每天跟著App跳操的習慣,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們成長了。”有高校輔導員說,這段時間,學生們收到的善意和溫暖,也感動著他們。

            足不出戶,溫暖同步!該校材料學院2021級研究生郝一帆、周紅燈、何忠書、呂明睿4名研究生共同創作了抗疫主題視頻《疫塵不染,靜待疫散》,目前總播放量達到5000多次;師生“隔空合奏”上演,朱歆怡、許舒萌、王璐佳等7名研究生主動參與《我的祖國》視頻錄制,致敬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抗疫戰士。

            趁著這個春天,華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近30名優秀專業教師,結合理工科院校的文化特點,推出“線上美育小講堂”,給閉環管理中的師生帶來美的享受。這個“線上美育小講堂”,從古青銅器文化到當代藝術,從攝影技巧到繪畫色彩,從日常美學到行為藝術,從藝術鑒賞到當代電影,無一不引起師生們的濃厚興趣。

            疫情促成長,逆境恰自強。在這個春天,上海的各所高校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同心守“滬”,而青年學子們,也在自覺自律中積蓄著成長的力量,在守望相助中彰顯著責任和擔當,在全面發展中變得更加昂揚、樂觀、向上。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视频| www..com色|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韩国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性欧美18~19sex高清播放|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波多野结衣bt| 又大又爽又湿又紧a视频| 黄色香蕉视频网站| 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波多野结衣aa| 又色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黄色软件app大全免费下载2023|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野花视频www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欧美乱人伦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播放|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有人有看片的资源吗www在线观看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