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路上,感受脈動中國】“美麗鄉路”服務提質 “地標鮮果”助力振興
編者按:道路通,百業興。以“四好農村路”為代表的農村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連接萬里河山,為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客流物流,帶動鄉村整體面貌發生巨變,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興路。央廣網特別推出《鄉路上,感受脈動中國》系列報道,沿著“四好農村路”,訪村落、進田園、看產業,探尋鄉土文脈,縱觀發展變遷,與您一起感受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央廣網寶雞5月3日消息眼下,在陜西省寶雞市眉縣金渠鎮寧渠村的獼猴桃種植示范園內,果農們正在獼猴桃園子里忙碌著,以致富道路為畫軸,一幅果園忙碌的圖景在秦嶺北麓徐徐展開。
眉縣河營路與田間生產路縱橫交錯,助力當地農產品銷售(央廣網發 段懿庭 攝)
“過去的路可沒有這么平整……以前道路沒有硬化,農用機械下地難。尤其是到陰雨天,車輪容易陷在泥里。”寧渠村獼猴桃種植戶王乖乾回憶起前些年的經歷很是感慨。
眉縣寧渠村種植獼猴桃6500畝,曾經因交通不便,這里的獼猴桃面臨“走不出去”“賣不上價”的難題。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農村鄉路得到硬化。依托硬化的田間路以及與之相連的河營路,客商的貨車就能直接開到田間地頭,為群眾銷售獼猴桃起了大作用。”眉縣金渠鎮寧渠村黨總支部書記崔建龍指著寬闊平整的鄉路說。
在眉縣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園內,果農正在進行春季管護(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全長16公里的河營路兩側,總面積2.3萬畝獼猴桃種植園接連成片,農產品銷售市場、獼猴桃生產合作社、倉儲冷庫以及電商物流服務驛站沿道路布局,通過“四好農村路”建設及產業集群發展,打通了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道路好了,如今獼猴桃每斤的價格能多賣2-3毛錢,一畝地能多收入2000元左右。”王乖乾喜滋滋地說。
河營路一直延伸至太白山紅河谷森林公園(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河營路的南端終點是國家級旅游景區——紅河谷森林公園,景區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經過多年發展,河營路的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不僅成為眉縣產業發展的致富路,也成為旅游觀光示范路。
“我們建了充電樁,讓新能源車主無后顧之憂;設立電子地圖導覽,對游客進行旅游線路引導;還有移動設備充電站、飲水站、微波爐、電飯煲等設施,為旅客以及過往貨車司機提供貼心服務。”眉縣農村公路發展服務中心吳江在河營路“司機之家”服務驛站內介紹道。
近年來,眉縣河營路先后被評為陜西省首批“最美農村路”、陜西省“最美服務之路”。借鑒河營路最美農村路創建經驗,眉縣還打造了齊營路、青果路、湯交路等美麗縣鄉路,棗林村、文謝村、槐西村等最美村道,讓農村公路成為縣域發展的產業引領路、旅游示范路、幸福民生路。
監制:陶玉德
統籌:張偉 李紅笛
記者:侯凱奇
視頻:侯凱奇 段懿庭(實習)
鳴謝:寶雞眉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