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從7月數據看中國經濟增長點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7月,工業生產和服務業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暑期旅游出行增多,帶動相關服務業較快增長。7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8%。
7月25日,游客在湖北省襄陽古城管家巷文化休閑街區觀看星光音樂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東攝)
7月27日,工人在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臨工智慧農機裝備產業園的流水線上組裝拖拉機。新華社發(王彥冰攝)
數據顯示,1至7月,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4%和22.9%;“兩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水利、電力投資快速增長。
7月26日拍攝的合龍后的雙柳長江大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表示,今年以來持續享受“兩新”補貼的耐用消費品類別整體維持在比較高的增長區間,展現了系列政策帶來的積極作用,有力帶動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
在創新引領下,新動能穩步成長。1至7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新興產業的崛起帶動高新技術領域的工業生產較快增長,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增長表現亮眼。
7月29日,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參觀者在觀賞一款可用于零售、工業等多種場景的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7月24日,一名工人在泉州聯興發針織織造有限公司的萊卡+5G智能數字化生產車間操控機器人工作。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最新預計,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8個百分點。多家國際投行近期也將中國資產評級上調至“超配”,并以“真金白銀”加碼中國資產。
專家表示,下一步,宏觀政策、中觀政策以及微觀政策可能會在各個方面進一步發力。隨著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目標將得到進一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