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評丨美消費者將成關稅政策“最終受害者” 就業疲軟或讓美聯儲“被迫降息”
當地時間8月20日,美聯儲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7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部分與會者指出,美國對全球貿易對象加征關稅的政策,將持續影響美國消費和服務價格。
美聯儲官網截圖
與此同時,與會者指出,迄今為止的證據表明,外國出口商只支付了加征關稅的“小部分成本”,美國國內企業和消費者則承擔了“主要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這是美聯儲對當下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判斷,而這一結論與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發起關稅戰時,美國業界做出的評價一致。
這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對美國關稅政策對價格的影響做出“逐步推升”的明確判斷。在成本分攤方面,其實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包括彼得森研究所也做出了非常明確的數據分析,結論就是九成以上的關稅成本都是由美國消費者承擔的。美聯儲也認為這些高關稅,無論是“對等關稅”還是行業關稅,都會逐步由美國的消費者來承擔,從而推升美國的通脹,所以它在降息方面采取了一個比較審慎的舉措。
此外,美聯儲7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還顯示,與會者認為,如果加征關稅對物價的影響長期持續,將危及長期通脹預期的穩定性。 劉英分析說,這是美聯儲對美國關稅政策長期影響做出的判斷。
關稅對商品價格帶來了上升的壓力,這是非常明確的。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在二季度因為高關稅是急劇下降的,高關稅的影響和沖擊在延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聯儲判斷美國的通脹會逐步走升,認為實際的價格會伴隨著關稅的升高而上漲。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而在就業問題上,美聯儲7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認為,隨著經濟活動和消費者支出增長放緩,美國就業的下行風險已顯著上升,有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弱”。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就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舉行兩天后,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增長放緩,今年5月和6月的就業增長數據也被大幅度下修。對此,劉英分析認為,雖然通脹威脅仍在,但勞動力市場的疲軟,有可能讓美聯儲在9月“被迫降息”。
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實際上就是美國經濟疲軟的具體體現,這為9月份美聯儲降息帶來了比較大的推動作用,降息25個基點是可能的。英國、瑞士,包括歐洲央行都降息了。但是美聯儲去年降息3次之后,今年截止到目前,始終按兵不動,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加征的高關稅推升通脹,美聯儲不敢輕易降息。但是因為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美聯儲可能9月份就不得不采取降息舉措。
策劃丨陳濛
記者丨王洹星
編輯丨單立娟
簽審丨鄒浩宇